地名:大李庄乡 | 隶属:扶沟县 |
区划代码:411621204 | 代码前6位:4116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4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4万人 |
人口密度:5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李庄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大李庄明代叫张楼。李姓于明末从六上小李庄迁来。清中期发户,人口增多,因村西有座轩辕庙,称轩辕庙李。1947年黄水后,轩辕庙被淹没。李姓大部迁回村中,故…[详细] |
河套村 | ~202 | 村庄 | 元代称轩辕王家。明永乐年间,高姓先祖高大功从东明县迁此建村,因建在马家河与双洎河交汇处,故称高河套。…[详细] |
七里河村 | ~203 | 村庄 | 建村时,因临河,且距县城七里,故名七里河。…[详细] |
冯老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因杜姓坟地在此,又是富户,称杜老庄。1950年土地改革时,因冯姓居多,改名冯老庄。…[详细] |
沈家村 | ~211 | 村庄 | 沈姓原住门楼李村,清代迁出,在此建庄得名沈家。1951年土改时,曾和张庄、门楼李合为一村,叫三合村。1962年分开后仍称沈家。…[详细] |
何家寨村 | ~212 | 村庄 | 清代称轩店,村北二里有何店。当时地处交通要道,何玄德在此开店,为保平安,共同商定,在此修寨,取名何家寨。清末,黄道会起义,四方又联合修筑加固寨墙,改名…[详细] |
皂角树李村 | ~213 | 村庄 | 明末李姓从扶沟晋岗李村迁此建村,因村内有一株大皂角树,故名皂角树李。…[详细] |
任庄村 | ~214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任姓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称任庄。至明末任姓一部又迁往东北建一村,亦称任庄。1983年为区分北边的任庄,改称南任庄。…[详细] |
中营村 | ~215 | 村庄 | 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扎营,故有东营、中营、西营之分。居中,故名中营。…[详细] |
河沿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清代,该地条河,由北向南流经此处,沿河两岸高姓和葛姓建村而居,因高姓多故名。…[详细] |
刘庄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刘氏于明万历年间,从扶沟县城东北下刘村迁此定居,称刘庄。…[详细] |
邵口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清代,马家河流经村边,村有渡口,村人皆姓邵,故名邵口。…[详细] |
常岗村 | ~219 | 村庄 | 春秋时有兄弟二人,一占白亭城,一占郁岗寨,郁岗寨古时叫固王城(又称太极寨),因固王城与常岗相距甚近,首尾相连,又叫城二岗。因“城二”与“常”谐音,后演…[详细] |
潘庄村 | ~220 | 村庄 | 潘姓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潘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代称张楼。李姓于明末从六上小李庄迁此居住。清代中期,人口增多,因村西有座轩辕庙,改村名为轩辕庙李。1938年黄水后轩辕庙被淹没,李姓水后返回,改村名为李庄。后因东南有一村也为李庄,该村聚落较大,为区分将此村改称大李庄。
基本介绍:
扶沟县辖乡。1950年建轩辕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更名大李庄乡。位于县城北。面积47.4平方公里,人口2.4万。扶(沟)郑(州)、扶(沟)开(封)公路交会穿境。辖高河套、六上、高庄、大张、冯老庄、大李庄、沈家、何家寨、任庄、中营、高河沿、刘庄、邵口、常岗、潘庄15个村委会。工业以粮油加工、玻璃钢套、汽车修理、酿酒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温室大棚(香菇、黄金瓜、蔬菜)、林果业、饲养业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1912年属中区(关帝庙)。
1949年属吕潭区。
1958年设立轩辕人民公社。
1959年撤销轩辕人民公社,分属城关人民公社、包屯人民公社。
1961年重建轩辕人民公社,属城关区。
1965年改为轩辕大队,属包屯公社。
1975年析包屯公社南部、城关公社北部,设立大李庄公社。
1983年改为大李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