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淮阳区 > 豆门乡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豆门乡

[移动版]
地名:豆门乡隶属淮阳区
区划代码:411626201代码前6位:4116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371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8万人
人口密度:约1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豆东村~201乡中心区
原由姓窦的西乡人迁居到此地,即现在的十字街。南靠沙河,商人卸货到此。卸在窦家,称窦家门。后演为豆门。1962年分为东西两个村。该地位于东,故取名豆东。…[详细]
贾营村~202村庄
清末贾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后有兵营驻扎在此,故取名贾营。1958年设贾营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贾营村民…[详细]
张集村~203村庄
原名天佑寨。后因匪患破寨重建后改名同安寨。后四门建寺改名喇嘛寺。因四门有寺,进出寨又通四门。在此期间有一集市,得名藏集。后张姓发展壮大,取名张集。清同…[详细]
马楼村~204村庄
最早由马姓迁此建村居住,并建有楼房,故取名马楼。1958年设马楼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马楼村民委员会,属豆门乡…[详细]
万庄村~205村庄
万姓村民先祖最早迁此建村居住,取名万庄。1958年设万庄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万庄村民委员会,属豆门乡。201…[详细]
豆西村~206乡中心区
原由姓窦的西乡人迁居到此地,即现在的十字街。南靠沙河,商人卸货到此。卸在窦家,称窦家门。后演为豆门。1962年分为东西两个村。该地位于西,故取名豆西。…[详细]
武湾村~207村庄
清末武姓在沙河拐弯处建村,取名武湾。1958年设武湾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武湾村民委员会,属豆门乡。2019年…[详细]
三合庄村~208村庄
三合庄原为三个村庄。丁庄由郸城县迁入,窦庄由沈丘迁入,刘庄由项城迁入。初建村时三村不和睦。1947年成立了农民协会,三个村庄人民齐心合力,紧密团结,合…[详细]
夏刘营村~209村庄
明代刘姓从山西迁来靠沙河建村。后有兵营驻扎,故命名刘营。又因沙河河水急流直下,故得名下刘营。后演变为夏刘营。1958年设夏刘营大队,属鲁台人民公社。1…[详细]
红山村~210村庄
历史上养牛多,叫牛庄。1919年在村西北角盖一座庙,名叫牛王爷庙,庙墙是用红砖砌成的,故取名红山庙。1958年设属红山庙大队,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详细]
八营村~211村庄
宋代金兀术侵略中原,岳飞抗金,在此村安营扎寨,即第八十五营。后百姓都称此村为八十五营。1958年设八十五营大队,属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详细]
楚庄村~212村庄
楚姓迁此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楚庄。1958年设属楚庄大队,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楚庄村民委员会,属豆门乡。2019年属…[详细]
刘西村~213村庄
以前住着汪、许两姓,后汪姓搬走,村名为许集。清末刘姓迁到此村,刘家有个大园子,刘家人与人为善,有个南方人去淮阳烧香路过,住进刘家,回去后有人问他,他就…[详细]
刘东村~214村庄
以前住着汪、许两姓,后汪姓搬走,村名为许集。清末刘姓迁到此村,刘家有个大园子,刘家人与人为善。后有个南方人去淮阳烧香,住进刘家。有个大园子。刘家人与人…[详细]
马营村~215村庄
明嘉靖年间马姓在此建村居住,后有兵营驻扎此地,故取名马营。1958年设马营大队,属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马营村民委员会…[详细]
肖庄村~216村庄
1950年肖姓村民祖先迁此建村落户,故取村名肖庄。1958年设肖庄大队,属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肖庄村民委员会,属豆门…[详细]
张庄村~217村庄
清康熙年间先祖张珍从沈丘白集张大庄迁入此地张楼居住。高姓来祖也从山东枣林迁此居住,两村合称张高村。后又因姓氏析置出张庄和高庄。张庄因位于倒栽槐,故命村…[详细]
孙营村~218村庄
孙姓在此建村。在宋代岳飞抗金时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当地人开始习惯在村名后加营字,故取名孙营。1958年设孙营大队,属鲁台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详细]
胡营村~219村庄
明代期间胡氏村民先祖从淮阳八里庙迁来建村居住,因习惯在村后面加营字,故取村名为胡营。1958年设胡营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详细]
王庄村~220村庄
清末王姓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落户,故取村名王庄。1958年设王庄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王庄村民委员会,属豆…[详细]

地名由来:

北宋年间,有詹、罗两姓临沙河埠口居住,因詹姓人口多,取名詹口(亦称展口)。明宣德二年(1427)窦姓来祖由山西迁此,临沙河而居,沙河里行船多,船只每天晚上至展口附近时,夜宿总停靠在窦姓人家门前,久之将展口改称窦家脚门,简称窦家门,后简写为豆门。

基本介绍:

豆门乡是淮阳南大门,面临沙颖河,西邻项城市,东接沈丘县,106国道、漯阜公路和正修建的周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3715平方公里,耕地50241亩。辖1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48000人。农村支部18个,机关支部8个,党员1086人。

全乡以农业为主,初步形成“西部菜果,中部烟,东部良种繁育田”的种植格局。该乡发展塑料大棚200个,地膜覆盖作物12000多亩,发展葡萄、樱桃、梨树、桃树、草莓、巨型石榴等精品林果业3000多亩,发展反季节蔬菜及陆地蔬菜2400多亩,烟叶3500亩,麦瓜棉间作套种1万亩,林业育苗2500亩,粮经比例达到6:4。

+查看详细豆门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56年设立窦门乡,属淮阳县。

1958年分属鲁台、朱集人民公社。

1975年6月设立窦门公社。

1984年更名为豆门乡。

2019年属淮阳区。

淮阳黄花菜

淮阳黄花菜双层六瓣,七芯健全,鲜菜色泽黄绿,干菜色泽黄褐,菜条肥厚,油分充足,香气浓郁。 淮阳黄花菜以优良的品质而著名。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黄花菜蛋白质含量≥14.0%,氨


以下地名与豆门乡面积相当:



豆门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