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滑县 > 瓦岗寨乡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瓦岗寨乡

[移动版]
地名:瓦岗寨乡隶属滑县
区划代码:410526209代码前6位:4105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E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辖区面积:约55.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9万人
人口密度:70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大操村~200村庄
据《瓦岗农民起义》记载,隋末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寨起议军,在此建了练兵场,后有人搬居于此,方位在大操场东部,故取名东大操。故称大操村。…[详细]
瓦岗寨村~201乡中心区
据《点将台碑文》记载,隋末炀帝苛政,河南荒旱,黄河两岸大饥,妹村翟让触法避难于此,于大业十二年(616)二月翟纠集青壮,正式成立瓦岗军,依青之险,截击…[详细]
周道村~206村庄
隋代末年,翟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大量的农民和有识之士集结到瓦岗,并在瓦岗以西设置了报到处,即现在的周道。…[详细]
赤水村~207村庄
传隋末瓦岗军在此作刑场,杀贪官,斩污吏,除恶霸,血染黄沙,遇水皆红,名曰赤水。…[详细]
彭庄村~208村庄
据《瓦岗农民起义》记载,隋末翟让率领起义军于瓦岗,曾经在此地驻军搭帐篷,取名“彭庄”。…[详细]
马庄村~209村庄
隋末翟让在瓦岗兴兵起义,在瓦岗东南2.5千米处设立军马场,故取名“马庄”。…[详细]
赵庄村~210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赵姓迁居于此,取名“赵庄”,后因战乱,高筑寨墙,又称赵家寨,赵家寨年久失修,雨淋风化,寨已无墙,又渐变为赵庄。…[详细]
前百尺口村~211村庄
据《滑县民国县志》记载,明代年间,古为濮水和酸水之处有沟百尺,故名“百尺沟”,后演变为“百尺口”。按两个街道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前百尺口和后百尺口。此…[详细]
后百尺口村~212村庄
据《滑县民国县志》记载,明朝年间,古为濮水和酸水之处有沟百尺,故名“百尺沟”,后演变为“百尺口”。按两个街道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前百尺口和后百尺口。1…[详细]
张虎庄村~213村庄
原名“青龙寨”,因村的东、北、西部沙岗相连,形似猛虎,又因主要姓氏为张姓,1800年更名为张虎庄。…[详细]
小范庄村~214村庄
隋末因瓦岗军在此处开设小灶得名。据传当年该地方为黄河故道河岸,有人在此开设“饭庄”,因规模不及南面饭庄,旅客惯称“小饭庄”,沿革为“小范庄”。…[详细]
大范庄村~215村庄
隋代末年,瓦岗军熬大锅粥招待饥民,人们把瓦岗吃饭的地方叫做“饭庄”,即现在的大范庄。…[详细]
邓庄村~216村庄
清光绪年间,邓月贵居铁甲五品,赏载雕翎,在此安家,由于官高势大,以其姓定为“邓庄”。…[详细]
魏庄村~217村庄
明代,有一姓赫的在朝官拜御史,因触法判罪后,其家仆魏氏携其子而逃,在此落户,取名“赫魏庄”,后姓赫的逐渐绝迹,故又称之为“魏庄”。…[详细]
新乡屯村~218村庄
原名桃园,明代末年,归新乡县所辖,在新乡县东,故称东屯,因村周围均系延津、滑县、长垣县地盘,这些异县村庄又称“东屯”为“新乡屯”。…[详细]
原东村~219村庄
明代,实行迁民,原氏人家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取名“原庄”。1980年,经上级批准,由原庄一个自然村分为两个行政村为原东、原西,此为原东村。…[详细]
原西村~220村庄
明代初期实行迁民,原氏人家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取名“原庄”。1980年,经上级批准,由原庄一个自然村分为两个行政村为原东、原西。…[详细]
耿庄村~221村庄
明代,姓耿的从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取名“耿家庄”,后渐变为“耿庄”。…[详细]
西孟庄第一村~222村庄
西孟庄第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孟庄第二村~223村庄
西孟庄第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孟庄第三村~224村庄
西孟庄第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孟庄第四村~225村庄
西孟庄第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东孟庄村~226村庄
东孟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刘庄村~227村庄
前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伦庄村~228村庄
此地原系黄河故道,一片沙丘土岭,清乾隆年间,瓦岗寨村姓伦的在此大量购买土地,并落户于此,人多数成了伦家的佃户,因此改名为“伦庄”。…[详细]
冯寨村~229村庄
据《冯氏家谱》记载:明代时期,大石庄冯氏和刘氏先后搬迁于此,取名“冯寨”。…[详细]
东西屯村~230乡中心区
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粮仓。1958年建队,属瓦堽公社称东小屯大队、称西小屯大队。1974年将“瓦堽”恢复为“瓦岗”,称东小屯大队,称西小屯大队,属滑…[详细]

地名由来:

据《春秋左传》记载,周敬王十八年(即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夏天,齐国出兵进攻鲁国西部边远之地。晋国士鞅等率兵前来援救鲁国,鲁定公在瓦地与晋国救兵会师。事后,人们为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会师,便在原会师地的高岗上建造了一座亭子,俗称“瓦亭”,此地称为“瓦岗”。据西晋史学家杜预注释:“瓦,卫地…,东郡燕县(即现在滑县牛屯镇一带)东北有瓦亭。”又据《春秋大事年表》载:“卫辉府滑县东南瓦岗集,即古瓦亭。”史学家杨伯俊在其《春秋左传注》中说:“瓦,即今河南滑县之瓦岗集。”因为这里曾为“瓦”地,并有“瓦亭”又因“瓦亭”建在高岗之上,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瓦岗”。隋大业七年(611年),翟让领导农民在此安营扎寨,聚众起义,故名瓦岗寨。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瓦岗寨乡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19年11月,瓦岗寨乡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4年04月,瓦岗寨乡入选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瓦岗寨乡上榜。

基本介绍:

瓦岗寨乡位于滑县东南35公里处,东临106国道,南临新荷铁路、307省道、阿深高速公

路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55.6平方公里,6.1万亩耕地,系隋末“瓦岗军”发详地。全乡共辖29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9721户,现有人口总量38138人,其中农业人口36476人,全乡共有党员1253名,其中农民党员966名。2004年,全乡财政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瓦岗寨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之乡,属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乡,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粮油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04年,全乡粮食总产达3.3万吨,油料总产0.8万吨,以盛产

+查看详细瓦岗寨乡概况>>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瓦堽隶属滑县南二区(广惠区)。

1942年,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滑(县)、长(垣)两县交界地建卫南县,瓦堽属卫南县一区。

1949年滑卫两县合并后,瓦堽为滑县九区。

1958年9月,成立瓦堽人民公社。

1974年,省、县进行考古确认了瓦岗寨的历史,将“瓦堽”复为“瓦岗”。

1981年称瓦岗寨公社。

1983年,改社为乡。


以下地名与瓦岗寨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