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窑乡 | 隶属:辉县市 |
区划代码:410782208 | 代码前6位:4107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G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辖区面积:约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00人 |
人口密度:约7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沙窑村 | ~201 | 村庄 | 建于清初,建村时,山林茂盛,孙、张、宋三家各开一个木炭窑,以烧木炭为生,人称仨窑。后因土壤含沙较多,又更为今名。…[详细] |
水寨窑村 | ~202 | 村庄 | "曾""寨古堆。因东有山寨,西有泉水,庄下有两个石窑,故名。"…[详细] |
南窑村 | ~203 | 村庄 | 以前这里人们以烧木炭为生,炭窑多,在窑之南,根据其地理方位得名。…[详细] |
北沙水村 | ~204 | 乡中心区 | 为与南沙水村相别,故名。1947年为北沙水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1958年为北沙水大队,属南寨公社。1973年属沙窑公社。1983年为北沙水村民委员会…[详细] |
南沙水村 | ~205 | 乡中心区 | 从前因这里土少砂多,人门想水盼水,名为沙水。为与派生的北沙水相别,故名。…[详细] |
中腊江村 | ~206 | 村庄 | 因位于腊江中部,故名。1947年为中腊江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1958年为中腊江大队,属南寨公社。1973年属沙窑公社。1983年为中腊江村民委员会,…[详细] |
水磨村 | ~207 | 村庄 | 原以姓氏得名曹家湾。后因河上建有水磨,易为今名。…[详细] |
南坪村 | ~208 | 村庄 | 始建于清,因村建在南河道南侧约50亩大的平台上,故名。…[详细] |
郭亮村 | ~209 | 村庄 |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郭亮屡败官军,后部将周君叛变,带领官军围困郭亮。因众寡悬殊,郭亮退守这里,用悬羊击鼓之计转移。此处建村后人们纪念他,故名。…[详细] |
井郊村 | ~210 | 村庄 | 因庄南有一眼古井,以井得名。1947年为井郊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后改属辉县第九区。1958年为井郊大队,属南村公社。1973年属后庄公社。1983年…[详细] |
岭西村 | ~211 | 村庄 | 明初,赵姓迁此,在双泉岭(山岭名)西麓建村,故名。…[详细] |
石门郊村 | ~212 | 村庄 | 碑载:明成化十五年(1479),李、刘、宋三姓逃荒至此建村,原名“南井郊”。后因村东山沟壑立似石门,改为今名。…[详细] |
涧顶村 | ~213 | 村庄 | 因在两条山涧中的山顶上建村,故名。1947年为涧顶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后改属第九区。1958年为涧顶大队,属南村公社。1973年属后庄公社。1983…[详细] |
后庄村 | ~214 | 村庄 | 唐时建村,因在下寺院后边,故名。1947年为后庄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后改属第九区。1958年为后庄大队,属南村公社。1973年属后庄公社。1983年…[详细] |
新庄村 | ~215 | 村庄 | 新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庙村 | ~216 | 村庄 | 村北原有白娘娘庙,故名。1947年为白庙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后改属第九区。1958年为白庙大队,属南村公社。1973年属后庄公社。1983年为白庙村…[详细] |
小井村 | ~217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山西省陵川县有宋姓三户迁此建村,因挖一口小井以供吃水,故名。…[详细] |
金牛寺村 | ~218 | 村庄 | 村以寺得名。1947年为金牛寺村公所,属辉县第二区,后改属第九区。1958年为金牛寺大队,属南村公社。1973年属后庄公社。1983年为金牛寺村民委员…[详细] |
地名由来:
清同治四年(1865)张、宋、孙3姓各自开设木炭窑,故名仨窑。后因土质多含沙石,曾名砂石窑,简称沙窑。
基本介绍:
辉县市辖乡。1973年置沙窑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4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0.5万,通公路。辖沙窑、南沙水、中腊江、水寨窑、南窑、水磨、南坪、郭亮、北沙水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盛产山楂、核桃、柿子。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沙窑乡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太平兴国禅院碑位于辉县市沙窑乡后庄村西部永安山下中湖内。立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青石,螭首龟趺。通高2.43米、宽0.76米、厚0.26米。螭首两面上部均为龙爪戏珠,碑额阳面正中圭形部
历史沿革:
1947年属辉县第二区。
1973年从南寨公社析出部分村,成立沙窑公社。
1983年改设沙窑乡。
1988年撤辉县设辉县市,属之。
2005年撤销后庄乡,划入沙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