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考城镇 | 隶属:兰考县 |
区划代码:410225103 | 代码前6位:4102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B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75000 |
辖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8万人 |
人口密度:约8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张南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明初刘、李、潘三姓在此开饭铺,成三家铺。后有一张姓商人迁此建村,起村名张庄。清初筑寨名张庄寨,清咸丰年间,因村东有张君墓,故改名张君墓。2014年张君…[详细] |
张西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明初刘、李、潘三姓在此开饭铺,成三家铺。后有一张姓商人迁此建村,起村名张庄。清初筑寨名张庄寨,清咸丰年间,因村东有张君墓,故改名张君墓。2014年张君…[详细] |
徐寨村 | ~202 | 镇中心区 | 传明永乐年间徐、杨二姓迁此建村,起村名徐杨氏村,后徐姓人多,杨姓人丁不旺,改名徐寨。因姓得名。…[详细] |
龙王庙村 | ~203 | 镇中心区 | 明宣德年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修建龙王庙,故名。…[详细] |
阮寨村 | ~204 | 村庄 | 清初阮姓迁此建村,故名阮寨。1954年6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建阮寨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张君墓区。1…[详细] |
中刘寨村 | ~205 | 村庄 | 传清初刘姓迁此建村,因村后大刘寨和小刘寨之间,得名中刘寨,故名。…[详细] |
张北村 | ~206 | 镇中心区 | 明初刘、李、潘三姓在此开饭铺,成三家铺。后有一张姓商人迁此建村,起村名张庄。清初筑寨名张庄寨,清咸丰年间,因村东有张君墓,故改名张君墓。2014年张君…[详细] |
张东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明初刘、李、潘三姓在此开饭铺,成三家铺。后有一张姓商人迁此建村,起村名张庄。清初筑寨名张庄寨,清咸丰年间,因村东有张君墓,故改名张君墓。2014年张君…[详细] |
袁庄村 | ~208 | 镇中心区 | 传清末袁姓迁此建村,故名袁庄。1976年自张北生产大队析设袁庄生产大队,属张君墓公社。1984年3月改为袁庄村民委员会,属张君墓乡。1986年12月属…[详细] |
刘土山村 | ~209 | 镇中心区 | 明末刘姓从湖北迁此土山遗址上建村,故名。…[详细] |
小胡庄村 | ~210 | 镇中心区 | 传清末胡姓从民权胡道口迁此建村,因村南有大胡庄,得名小胡庄。…[详细] |
吕庄村 | ~211 | 村庄 | 吕姓最先迁此建村,故名吕庄。1954年6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建吕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张君墓区。1…[详细] |
冯庄村 | ~212 | 村庄 | 明初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杨堂村,清乾隆年间,又从杨堂迁此建村,故名冯庄。…[详细] |
北孙庄村 | ~213 | 村庄 | 清初孙姓从孙庄迁此建村,在孙庄北,故名。…[详细] |
王土山村 | ~214 | 村庄 | 传清咸丰年间,王姓从今徐鹤乡杨桥村迁此土山旁建村,故名王土山。…[详细] |
赵寨村 | ~215 | 村庄 | 传明洪武年间赵姓从山东省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
东马庄村 | ~216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马姓迁此建村,名马庄因村在张君墓东,故名。…[详细] |
大胡庄村 | ~217 | 镇中心区 | 原名冷庄。明初,冷姓迁此建村,后胡姓迁此,冷姓迁走,村庄较大,改村名大胡庄,故名。…[详细] |
石寨村 | ~218 | 村庄 | 传明成化年间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石寨。…[详细] |
候集村 | ~219 | 村庄 | 候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王庄村 | ~220 | 村庄 | 王姓兄弟迁入居住,名大王庄,故名。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成立大王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详细] |
马集村 | ~221 | 村庄 | 清初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设集,故名马集。…[详细] |
杜庄村 | ~222 | 村庄 | 村中杜姓最多,故名杜庄。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成立杜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张君墓区。1…[详细] |
大李庄村 | ~223 | 村庄 | 清初李姓先居此地,又因庄子较大,故名。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成立大李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详细] |
焦里河村 | ~225 | 村庄 | 焦李氏居住在一条河边,建村后取名焦李河。…[详细] |
南孙庄村 | ~226 | 村庄 | 南孙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郑庄村 | ~227 | 村庄 | 传明成化年间郑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
胡元子村 | ~228 | 村庄 | 传明末胡姓迁此建村并筑有土园子,故名。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76年自郑庄生产大队析设公社胡园子生产大队,属张君墓公社。…[详细] |
半截楼村 | ~229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胡姓迁此建村,名胡庄,后董姓迁此并盖楼,楼盖半截,因水患停工,故改村名半截楼村,故名。…[详细] |
石楼村 | ~230 | 村庄 | 传姓石的人姓比较多,而且村里有座楼,因此取名石楼。…[详细] |
孟楼村 | ~231 | 村庄 | 明初孟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盖楼,得名孟楼。…[详细] |
李三阳村 | ~232 | 村庄 | 清末黄河泛滥,有一个治理黄河的官员叫李三阳,定居此地,故名。…[详细] |
东官路村 | ~233 | 村庄 | 开封至考城县城有一条大路通过此地。有一名朝内官员路过这里时,停留一会,往东去了。群众便称此路为东官路。建村后,起名东官路,故名。…[详细] |
南王庄村 | ~234 | 村庄 | 明万历年间王姓迁此建村,因村位明黄河故道南,故名南王庄。…[详细] |
贾马口村 | ~235 | 村庄 | 明末年间贾、马两姓在此建村,因故堤有一缺口,故名。…[详细] |
林河寨村 | ~236 | 村庄 | 清代,因黄河泛滥,村北冲出一条河,故名。…[详细] |
万土山村 | ~237 | 村庄 | 传明初曹、宋、万三姓迁此土山建村,因曹姓人多起村名曹土山,后改宋土山。明末,万姓人多又有两家财主,改村名万土山。…[详细] |
沈宋集村 | ~238 | 村庄 | 传明万历年间有一姓沈的阁老在此建村,起村名沈村集,后姓宋的又被万历皇帝封为阁老,改村名沈宋集,故名。…[详细] |
孔庄村 | ~239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孔姓从外地迁此建村。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建孔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张君墓区…[详细] |
张新村 | ~240 | 村庄 | 1957年成立高级社,当时办公地点在张公安寨,共辖5个自然村,最小的是新庄,只有3户人家,当时为不漏掉这个小村,将办公地点设在此处,故名张新。…[详细] |
翟庄村 | ~241 | 村庄 | 明初,翟姓从外地迁此建村,故名翟庄。1981年,为区分另一个翟庄,又因位在张君墓公社的南部,故名南翟庄。…[详细] |
魏花园村 | ~242 | 村庄 | 传明洪武年间魏姓迁此定居,后魏家有一文官告老还家,善种花栽树,把家搞得像花园,人称魏家花园,建村后,名魏花园,故名。…[详细] |
刘埠口村 | ~243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刘姓迁此黄河埠口处建村,故名。…[详细] |
曹李村 | ~244 | 村庄 | 明初曹、李两姓从外地迁此建村,故名。1954年6月属六区。1978年成立曹李生产大队,属张君墓公社。1984年3月改为曹李村民委员会,属张君墓乡。19…[详细] |
马庄村 | ~245 | 村庄 | 马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营村 | ~246 | 村庄 | 清光绪年间曾有三个兵营的清兵在此驻扎后在此建成,故名。…[详细] |
宁庄村 | ~247 | 村庄 | 宁、粱两姓最早迁此建村,因宁姓人丁兴旺,得名宁庄…[详细] |
后杨庄村 | ~248 | 村庄 | 传清咸丰年间此地曾有大村杨园,后因黄河水淹村,杨姓迁堤北建村,故名。…[详细] |
李教官村 | ~249 | 村庄 | 有一李姓官员最早在此居住,后居民逐渐增多,逐建村,故名李教官。…[详细] |
南李庄村 | ~250 | 镇中心区 | 因李氏人多,故名李庄,又因有两个李庄,在南,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曾为考城县县治而得名。古称张庄寨。取“昭光烈考武皇”之意,故名考城。
基本介绍:
考城镇(原张君墓镇)素有兰考县东大门之称。位于兰考县城东 33公里,处于豫鲁边界三县九乡镇的结合部,现有51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340个村民小组。镇域人口7 .8万,版土面积94平方公里。1997年初,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原为考城县治。1955年建张君墓区,同年改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6年建镇,2014年更名为考城镇。
考城镇辖51个村委会、137个自然村,3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万余亩,总人口8.6万人。:张南村、张西村、徐寨村、龙王庙村、阮寨村、中刘寨村、张北村、张东村、袁庄村、刘土山村、小胡庄村、吕庄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考城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3年12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考城镇为河南省第三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花生)。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考城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考城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考城镇榜上有名。
2015年4月,2015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考城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考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49属考城县,为考城县人民政府驻地。
1954年考城县与兰封县合并,属兰考县六区。
1958年撤区建群英公社。
1962年改称张君墓公社。
1983年改称张君墓乡。
1986年撤乡建张君墓镇。
2014年更名考城镇,属兰考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