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庙仙乡 | 隶属:罗山县 |
区划代码:411521202 | 代码前6位:4115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S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辖区面积:约9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庙仙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据传元初浙江一华姓来此卜地,认为此处是“吉穴”,便把祖坟迁来葬此,井盖一庙宇,名华严寺;建村,名庙华暹。“华”“遑”切音,人们叫成庙遑暹。后华姓衰落,…[详细] |
吴乡村 | ~201 | 村庄 | 元末建村,名十八莲塘;明末吴姓易此,更名吴乡。…[详细] |
南李店村 | ~202 | 村庄 | 原村名为邱家店,明末李姓迁此居住,更名为邱李店;清初邱姓迁走,改称李家店,后为罗山县城北的李家店,更称南李店。因村委会位于此,故名。…[详细] |
围孜村 | ~203 | 村庄 | 清初,陈姓迁此建村,周环水壕,名陈水围孜,后简称围孜。…[详细] |
项寨村 | ~204 | 村庄 | 明代项姓建村并筑墙围寨,故名。1932年属第五区。1942年属费公乡。1949年属莽张区万家乡。1952年属庙仙区李店乡。1958年秋属莽张公社李店大…[详细] |
熊林村 | ~205 | 村庄 | 熊姓村民迁此居住,并树林中建村,名熊林。…[详细] |
高庄村 | ~206 | 村庄 | 明末,高姓建村,得名高庄。1949年属莽张区。1952年属庙仙区。1958年名双建大队,属莽张公社。1975年属庙仙公社。1983年更名为高庄村民委员…[详细] |
姜嘴村 | ~207 | 村庄 | 明末,姜姓依山嘴处建村,名姜嘴。1949年属莽张区。1952年属庙仙区。1958年名姜嘴大队,属莽张人民公社。1975年秋属庙仙公社。1983年7月更…[详细] |
周店村 | ~208 | 村庄 | 明初,周姓建村开店,取名周店;后为生活方便,大部居民迁至路旁居住,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章楼村 | ~209 | 村庄 | 清初章姓由光山县大畈迁此建村修楼,故名章楼。…[详细] |
柴乡村 | ~210 | 村庄 | 明末,柴姓迁此建村,故名。1942年属竹河乡。1949年属竹河区。1958年属竹竿公社,名李寨大队。1961年属城郊公社。1983年队改村,置柴乡村民…[详细] |
蒋洼村 | ~211 | 村庄 | 明代,蒋姓于低洼处建村,故名蒋洼。1949年属竹河区。1950年属河口区。1952年属庙仙区。1958年秋名蒋洼大队,属竹竿公社。1962年属城郊公社…[详细] |
方集村 | ~212 | 村庄 | 明中期,方姓建村,后成集,名方集。1949年属竹河区。1951年属竹竿区。1952年属庙仙区。1959年名方集大队,属城关公社。1962年属城郊公社。…[详细] |
邢桥村 | ~213 | 村庄 | 元末邢姓迁养马河东岸建村,河上有一石桥,故名邢桥。…[详细] |
赵洼村 | ~214 | 村庄 | 清初,赵姓由江西罗通县迁此岗洼建村,名赵洼。…[详细] |
地名由来:
明代在此建庙,属华严南庙。清代改为黄氏祠,遂名庙遑暹(huangxian),仍以其韵名庙黄仙,后简称庙仙。
基本介绍:
罗山县辖乡。1961年建庙仙公社,1962年并入城郊公社,1975年复建庙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0公里。面积91.6平方公里,人口3.4万。通公路。辖吴乡、围孜、项寨、熊林、姜嘴、高庄、章楼、柴乡、方集、庙仙、蒋洼、邢桥、赵洼、周店、南李店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料、棉花,养殖猪、鱼等。古迹有杨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河南省爱卫办命名庙仙乡为2021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历史沿革:
春秋属楚地。
隋属罗山县。
1928年属信阳第七行政区。
1949年设竹河区。
1951年析设竹竿区。
1952年改设庙仙区。
1955年复竹竿区。
1961年成立庙仙公社。
1962年并入城郊公社。
1975年复庙仙公社。
1983年改设庙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