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铺镇 | 隶属:鹿邑县 |
区划代码:411628107 | 代码前6位:4116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63.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2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镇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镇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镇南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镇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大寺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大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丁路口社区 | ~004 | 村庄 | 丁路口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古同村 | ~200 | 村庄 | 老人相继传说,始祖姓张两兄弟,修文、修表、修母姓李,原是从山西迁民而来此地,张老头不同意迁,而其妻李氏愿迁,老两口各带儿子分道扬镳了,李氏带修文,修表…[详细] |
代楼村 | ~201 | 村庄 | 明代,戴氏迁至此地,且建一楼,得名戴楼。…[详细] |
黄楼村 | ~202 | 镇中心区 | 黄氏家族从陕西迁来此地居住,并建有楼房,故名。…[详细] |
火王村 | ~203 | 村庄 | 是王姓首先定居,故称王庄。以前,土匪抢劫小贾滩,途经此庄,此村红缨会记载,赶走土匪,后来土匪为报复此庄,在商丘一带借土匪为首,由于众寡悬殊红缨会无法抵…[详细] |
小朱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朱氏家族迁来此地定居,因当时就几户人家,故名小朱。…[详细] |
军吴村 | ~205 | 村庄 | 老人介绍,以前有个姓吴的大官,犯下大罪被充军至此,其后代在此定居,并在此建立村落,故名。…[详细] |
刘寨村 | ~206 | 村庄 | 明代,刘氏迁移至此立村,为防止土匪建寨墙,故名。…[详细] |
韩老家村 | ~207 | 村庄 | 韩氏迁此定居,因部分居民迁出建庄,称为老家,故称韩老家。…[详细] |
邵庄村 | ~208 | 村庄 | 明代,邵氏迁移至此立村,故名。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为马铺人民公社邵庄大队。1983年为马铺乡邵庄村…[详细] |
圣堂村 | ~209 | 村庄 | 因村内李姓居多,且李姓先祖名为圣堂,故名。…[详细] |
谢庄村 | ~210 | 村庄 | 谢氏家族迁此定居,故称谢庄。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为马铺人民公社谢庄大队。1983年为马铺乡谢庄村民…[详细] |
段庄村 | ~211 | 村庄 | 明代,段氏年间移民至此立村,故名。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为马铺人民公社段庄大队。1983年为马铺乡段…[详细] |
张庄村 | ~212 | 村庄 | 明代,张氏迁移至此立村,故名。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为马铺人民公社高明寺张庄大队。1983年为马铺乡…[详细] |
蔡楼村 | ~213 | 村庄 | 蔡氏家族成员在此建庄居住,建有楼房,故名蔡楼。…[详细] |
张寨村 | ~214 | 村庄 | 清代,原名张庄,为防卫长毛造反,由殷楼殷举人、吴菜园吴举人(二人为文举人)和张庄(即张寨)武举人三人联合,在张庄打寨圩子一座,改张庄为张寨。又名尚义寨…[详细] |
谢老家村 | ~215 | 村庄 | 明代,谢氏迁移至此立村,因部分居民迁出建庄,称该庄为老家,故名。…[详细] |
燕庄村 | ~216 | 村庄 | 燕氏家族迁此定居,故称燕庄。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为马铺人民公社燕庄大队。1983年由燕庄大队析设燕…[详细] |
大陈村 | ~217 | 村庄 | 明代,陈氏迁移至此立村,因村大,人多,故名。…[详细] |
刘瓦村 | ~218 | 村庄 | 明代,刘氏迁移至此立村,村中建有瓦房,故名。…[详细] |
完楼村 | ~219 | 村庄 | 是完老家分处来的,原有完颜姓建楼,得名完楼。…[详细] |
后王村 | ~220 | 村庄 | 清代,叫王苇坑,因村西南有一生长芦苇大坑,后来此坑失去生机,后来芦苇也没有了,把王苇坑分前王庄和后王庄,本村为后王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清代初,此地为驿站,名马丘铺。因驿途匆匆,不耽误行期,又名急公铺,后更名为马铺。
基本介绍:
马铺镇位于鹿邑县北部,商沈公路纵穿全境,交通便利。北靠枣集乡,南临惠济河? 与老庄乡隔河相望,西邻贾滩乡,西北与柘城县毗邻,东与亳县交界。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4.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15。29’--35’,北纬33。55’--34。02’。共辖15个行政村,1个林场,113个自然村,40363人。
该镇地势北部稍高,南部较低,坡度较缓,平均海拔43.5米。气候温和,夏季雨量充沛,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该乡总耕地面积62104亩,南部多淤质土,北中部多两合土,以农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等,经济作物以棉花、烟叶为主。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马铺镇入选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2年3月,马铺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0年9月,马铺镇被确定为2020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15年4月,2015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马铺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清代为马铺镇。
1912年为急公镇。
1949年为鹿邑县第十二区(高口区)马铺乡。
1954年设马铺区。
1956年撤区,设马铺中心乡。
1958年改马铺人民公社。
1961年改马铺区。
1965年复人民公社。
1983年复乡。
1990年撤乡改马铺镇。
区划: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马铺镇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