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濮阳市 > 南乐县 > 谷金楼镇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谷金楼镇

[移动版]
地名:谷金楼镇隶属南乐县
区划代码:410923106代码前6位:410923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J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辖区面积:约4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3万人
人口密度:67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谷金楼集村~201乡中心区
据明初谷姓自濮阳县梁庄乡谷家楼迁来,沿用原村名谷家楼,“家”、“金”谐音,后演变为谷金楼,渐成集市,更名谷金楼集。…[详细]
宋谷金楼村~202乡中心区
据明崇祯年间,宋足兴墓志铭记载:原名后谷金楼村。又据宋氏家谱记载:其祖宋彦名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清道光年间,因宋氏族大人多…[详细]
闫李谷金楼村~203村庄
据清光绪《南乐县志》记载:原名西谷金楼。因位于谷金楼西而得名。又据李氏家谱记载:其祖于明初由山西迁此,清光绪年间,因筑土寨分为寨里、寨外,寨里以阎氏居…[详细]
西邵郭村~204村庄
据元代邵氏居此,有官至谏议大夫者,颇有权势,建有花园一座,日久成村,其围墙称为“邵郭”,因物命村名,故名邵郭。1945年以大坑为界分为东、西两村,因位…[详细]
东邵郭村~205村庄
元代邵氏居此,有官至谏议大夫者,颇有权势,建有花园一座,日久成村。其围墙称为“邵郭”,因物名村,故村名邵郭。1945年以大坑为界分为东、西两村,因位于…[详细]
孟郭村~206村庄
据孟郭马氏族谱记载:马氏祖马顿田明洪武年间,由河间府迁来,此地古有孟氏大族居此。村筑有土寨,称郭,以姓氏命名,故称孟郭。…[详细]
官庄村~207村庄
据此地古有官府公房、庄田,呼为官庄。又据官庄任氏族谱记载:始迁祖任刚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官庄,渐成村落,自明初至今村名无改。…[详细]
南杨村~208村庄
明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李氏自山西大同府朔州马邑县大理村迁来时就称杨村,系以姓氏取名。1945年为与北邻杨村(今属河北省)相区别,而名南杨村。…[详细]
西小楼村~209村庄
据早年有逯姓人家居此,人口较少,故得名小逯疃。又因村东有王小楼、魏小楼,逯、楼在当地同音,后演变为西小楼。又据本村明嘉靖年间碑文记载:当时已名西小楼。…[详细]
韩村村~210村庄
明永乐年间以前,村子韩姓居多,以姓氏取名韩村。…[详细]
后岳连村~211村庄
明以前此地称王庄村,明初山西洪洞县有民迁此,其中有一名医姓岳名连,四方求医者甚多,遂以岳连为村名。1945年村前后分开,南为前,北为后,因位于北,故名…[详细]
前岳连村~212村庄
明以前此地称王庄村,明初山西洪洞县有民迁此,其中有一名医姓岳名连,四方求医者甚多,遂以岳连为村名,而王庄废。1945年村前后分开,南为前,北为后,因村…[详细]
后平邑村~213乡中心区
平邑历史悠久,是南乐县已知地名中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东周时筑城,“邑”即城和县的意思。平邑取意平原城邑,故称平邑。平邑又为春秋末期赵国公子平的封邑,称平…[详细]
中平邑村~214乡中心区
平邑历史悠久,东周时筑城,邑即城和县的意思。平邑取意平邑原城邑,故称平邑。是南乐已知地名中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又说平邑位于春秋末期赵国公子平的封邑,故称…[详细]
前平邑村~215乡中心区
平邑历史悠久,是南乐县已知地名中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一说东周时筑城,“邑”即城和县的意思。平邑取意平原城邑,故称平邑。二说平邑又为春秋末期赵国公子平的封…[详细]
东平邑村~216乡中心区
平邑历史悠久,是南乐县已知地名中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东周时筑城,“邑”即城和县的意思。平邑取意平原城邑,故称平邑。平邑又为春秋末期赵国公子平的封邑,称平…[详细]
三坡村~217村庄
三坡辖常坡、田坡、侯坡,合称三坡。1945年三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1984年称三坡村委会。…[详细]
十里屯村~218村庄
明宣德六年(1431),山西人张玉荣率其家族迁此形成村落,因距县城10里,故名十里屯。…[详细]
吴家屯村~219村庄
据吴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其祖于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渐成村落,屯即村意,因吴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吴家屯。…[详细]
李家屯村~220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栗氏族迁此立村,名“栗家屯”。后又有李氏迁来,李氏人多族大,故改“栗家屯”为“李家屯”。…[详细]
六屯村~221镇乡结合区
六屯辖霍屯、高屯、张屯、陶屯、徐屯、蒋屯,合称六屯。自然村皆以姓氏命名。1945年6个自然村合成一个行政村,称六屯。…[详细]
崔方山固村~222乡中心区
据清光绪年间《南乐县志》记载:其地南旧有东西二土山,因其形方正,俗称方山。后因河决冲刷,仅余残迹。崔氏宗族迁残山固堆建村,故称崔方山固。…[详细]
后陈家村~223乡中心区
据清光绪年间《南乐县志》记载:其地北旧有东西二土山,因其形方正,俗称方山。后因河决冲刷,仅余残迹,陈氏宗族迁此,以残山固堆而居,故称陈方山固。清末以南…[详细]
梁方山固村~224村庄
据清光绪年间《南乐县志》记载:其地南旧有东西二土山,因其形方正,俗称方山。后因河决冲刷,仅余残迹,梁氏宗族迁残山固堆建村,故称梁方山固。…[详细]
王方山固村~225村庄
据清光绪年间《南乐县志》记载:其地南旧有东西二土山,因其形方正,俗称方山。后因河决冲刷,仅余残迹,王氏宗族迁残山固堆立村,故称王方山固。…[详细]

地名由来:

传,明代有谷姓自濮阳县梁庄乡谷家楼迁来,沿用原村名谷家楼,“家”、“金”谐音,取姓氏及美好希冀而名。后演为谷金楼。成集后称谷金楼集。

基本介绍:

谷金楼镇位于县境北偏东。北面与河北省大名县接攘,南与城关镇和张果屯乡为邻,东靠韩张镇,西与西北分别与寺庄、西邵两乡相连。面积49平方公里,辖谷金楼集、宋谷金楼、阎李谷金楼、前岳连、后岳连、王方山固、梁方山固、后陈家、崔方山固、西邵郭、东邵郭、孟郭、官庄、韩村、西小楼;南扬村,后平邑、中平邑、前平邑、东平邑、三坡(含常披、田坡、侯坡)、十里屯、吴家屯、李家屯、六屯(含蒋屯、陶屯、高屯、霍屯、张屯、徐屯)25个行政村。

谷金楼乡辖域内旧有官庄私立小学,始建于清,颇有名望。平邑村旧有浮图,久废。西南部旧有二土山,名方山,“方山夕照”誉为南乐八大景之一。阎李谷金楼村中有古槐树,枝繁叶茂。

谷金楼乡

+查看详细谷金楼镇概况>>

历史沿革:

汉代为元城县地。

东魏属平邑县。

隋大业初属贵乡县。

唐代先属朝城县,后属昌乐。

北宋初属南乐县贤相乡。

明嘉靖年间改乡为里。

清代改里为社。

1929年废社建乡,同年设区,属第五区。

1934年属第一区。

1948年属第四区,区部设在谷金楼集。

1956年始设谷金楼乡。

1958年成立谷金楼公社。

1984年复谷金楼乡。

2020年改置谷金楼镇。


以下地名与谷金楼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