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内黄县 > 东庄镇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东庄镇

[移动版]
地名:东庄镇隶属内黄县
区划代码:410527101代码前6位:4105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E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辖区面积:约88.5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3万人
人口密度:约71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东台头村~201村庄
村落形成于明代以前,因坐落在黄河故道高地,原村名叫台子头村,后演变为台头村,继按方位改称东台头,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台…[详细]
西台头村~202村庄
村落形成于明代以前,因坐落在黄河故道高地,原村名叫台子头村,后演变为台头村,按方位改称西台头,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台子…[详细]
郝村村~203村庄
明弘治十四年(1502),村中有郝、邢、刘姓,而郝姓居多,按姓氏命名郝村,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郝村”1950年成立行政…[详细]
李流村~204村庄
明初,李氏先祖携眷迁来定居,因地处黄河故道,按姓氏命名李家流村,清代中后期简化为李流村,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李家流村”。…[详细]
杨流村~205村庄
明初,杨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村,因地处黄河故道,按姓氏得名杨家流村,后简称杨流村,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杨家流村”。19…[详细]
旧县村~206村庄
旧县在历史上曾是内黄县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黄河决口,县城漂毁,迁至大固村(今大故县),由此而得名旧县。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详细]
侯流村~207村庄
侯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大故县村~208村庄
村落形成于秦汉,原名黑沙村,地处黄河故道。后迁现址,因地势较高改名大堌村。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黄河上游决口,淹没县城,县城从旧县村迁至大堌村,…[详细]
西故县村~209村庄
据内黄县城在宋、金时代由旧县村迁大故县村时,县府仓库、花园曾设在此,故有花园村之称。县城东迁后,自然形成西、东两个故县村。东村人口多叫大故县,西者人口…[详细]
后寨村~210村庄
据村落形成于宋代,后因大故县是县城,村落位于县城的北侧,村四周建有土寨,故名后寨,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后寨村”。195…[详细]
西野庄村~211村庄
明初,殷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来,在这片荒沙野地上定居,故称野庄,后按方位而名西野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西野庄”。1950…[详细]
东野庄村~212村庄
明初,殷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来,在这片荒沙野地上定居,故称野庄,后按方位命名东野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东野庄”。1950…[详细]
东街村~213村庄
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东庄集”。宋代,县城设在今旧县村,东庄在县城东,故名东庄,后为内黄县四大集镇之一。东庄集分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详细]
西街村~214村庄
宋代,县城设在今旧县村,东庄在县城东,故名东庄,后为内黄县四大集镇之一。东庄集分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因居西,称西街。四街原本一体,共称东庄集,东庄西街…[详细]
南街村~215村庄
宋代,县城设在今旧县村,东庄在县城东,故名东庄,后为内黄县四大集镇之一。东庄集分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因居南,称南街。四街原本一体,共称东庄集,东庄南街…[详细]
北街村~216镇中心区
宋代,县城设在今旧县村,东庄在县城东,故名东庄,后为内黄县四大集镇之一。东庄集分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因居北,称北街。四街原本一体,共称东庄集,东庄北街…[详细]
后村村~217村庄
据明永乐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庄座落在东庄集北而得名后村,沿用至今。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1958年成…[详细]
董村村~218村庄
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董姓五世祖董武□(后一字失考)为逃避战乱,明建文四年(1402)携眷迁至内黄县东庄集落户,明代后期因人口增多,按姓氏得…[详细]
郭村村~219村庄
郭姓兄弟二人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地定居建村,按姓氏得名郭家庄,后演变为郭村,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郭家庄”。…[详细]
黄村村~220村庄
原村名王村,后王氏族衰,黄氏兴盛,改称黄家庄。后演变为黄村,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黄家庄”。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详细]
小晁村~221村庄
村庄形成在汉代,据传为纪念汉代改革家晁错而始有大晁,继置小晁,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小晁”。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详细]
马固村~222村庄
马固是明代以前建村,因村落设在高堌堆之上,马姓居多,又取永留固居之意,而得名马堌,后简化为马固,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马…[详细]
大村村~223村庄
宋代建村,因人口多村子大而得名,习惯读音为“大(dai)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大村”。1950年成立行政村。195…[详细]
汉晁村~224村庄
村落形成于汉代。据汉景帝年间,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藩(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被冤杀,其后代在此隐居,为纪念晁错,将此村命名为汉晁,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详细]
南流河村~225村庄
据村址是黄河支流的岸边,名流河村,又因在北流河、中流河之南,按方位又称南流河村。历史上曾按姓氏改称:马流河、焦流河、魏流河,现在仍称南流河村。明嘉靖十…[详细]
三流河村~226村庄
明初建村,傍黄河支流而居,明代中期,村落形成后,又各冠以姓氏,而有李流河、池流河、牛流河。1950年,牛流河为一个行政村,池流河、李流河为一个行政村,…[详细]
渡店村~227村庄
明代前,这里是黄河支流的渡口,有一商旅客店,人称渡口店。后来西北1.5千米处有一郞庄,为避水灾和匪患,人口迁到渡口店。明代迁民后逐渐演变为渡店,沿用至…[详细]
凡村村~228村庄
凡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新张铺村~229村庄
明初,自山西洪洞张村迁来之民为纪念原籍,故取名新张村,后因在此设铺亭(驿站)又改称新张铺,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清光绪十八年(1892)《…[详细]
韩庄村~230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韩姓从山西洪洞迁至新张附近定居建村,故名韩家新张,简称韩新张,后演变为韩庄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韩家新…[详细]
小屯村~231村庄
明初,郑姓、高姓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入,取聚集屯垦之意,称小屯村,因在县城南曾叫过南小屯,后因高姓家族居多,改称高小屯。晚清时期,复称小屯,沿用至…[详细]
吴村村~232村庄
村庄原名为“五湾”,在今村址北百米处。据传古代某义士冒犯了官府,惹下大祸,村民为避祸将村庄南移,改“五湾”为吴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详细]
董庄村~233村庄
明初,董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靠近新张铺得名董家新张,后简称董新张,演变为董庄。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董家新张”。清光绪十八年(…[详细]
李庄村~234村庄
明代初期只有三户李姓人家,村名称小李家庄。清属新张铺地方管辖,后演变为李庄。1982年更名为东李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详细]
三新张村~235村庄
明初,袁、李、姜三姓从山西洪洞张村迁入内黄,为纪念老家取名新张村,冠以姓氏,分别取名袁家新张、李家新张、姜家新张。后简称为袁新张、李新张、姜新张。清代…[详细]
张村村~236村庄
张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季村村~237村庄
季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乔庄村~238村庄
据岳村为明前一古老村庄。明初,乔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临近岳村建村,故以姓氏得名乔家岳村。后演变为乔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详细]
王庄村~239村庄
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焦庄村~240村庄
焦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周庄村~241村庄
据明初周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称周家庄,后简称周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周家庄。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详细]
菅庄村~242村庄
菅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庄村~243村庄
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甫上村~244村庄
甫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西汉高帝九年(前198)始置内黄县,县治曾设在今旧县村,东庄位于县城(今旧县村)东,故名东庄。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东庄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2年2月,东庄镇被评选为安阳市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基本介绍:

东庄镇位于内黄县城西5公里处,辖45个行政村,6.3万人,镇域面积88.53平方公里,耕地7.4万亩,是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南省名优温棚瓜菜之镇、安阳市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安阳市连续五年特色农业乡镇。

东庄,因在故内黄县城旧址(旧县村)以东而得名。清咸丰11年(1861年)筑寨围,周长9华里18步,更名为“古风镇”。民国时期为三区区公所驻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内黄县第二区区公所驻地。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区级建制的东庄乡和新张乡。1958年合并为东庄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东庄乡。1987年撤乡并镇。

东庄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通讯便捷,交通

+查看详细东庄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清袭元代乡、里、甲制,称东庄里。

1911年东庄集称镇。

1945年属二区。

1956年设东庄区。

1957年撤区改为东庄乡。

1958年,新张乡并入东庄乡,改置东庄人民公社。

1984年复置东庄乡。

1987年东庄乡撤乡设镇,称东庄镇,沿用至今。


还有2个地名与东庄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东庄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