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六村乡 | 隶属:内黄县 |
区划代码:410527205 | 代码前6位:4105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E |
长途区号:0372 | 邮政编码:455000 |
辖区面积:约6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杨桑村 | ~201 | 村庄 | 村落形成于汉代,当时多种植桑树,故名桑村。又因位于三个桑村之西,曾叫“西桑村”。明永乐年间,杨姓祖先从山西洪洞迁居于此,繁衍生息人口日众,村名改为杨桑…[详细] |
郭桑村 | ~202 | 村庄 | 据春秋时期已有此村,因村中种桑较多,故名桑村。后因明代迁民,东有东桑村,西有西桑村,曾称中桑村。又因村中郭姓较多,改名郭桑村,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详细] |
张桑村 | ~203 | 村庄 | 据春秋时期已有此村,因村中种桑树较多,故名桑村。后因明代迁民,曾称东桑村。又因村中张姓较多,改名张桑村,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详细] |
薛村村 | ~204 | 村庄 | 据明惠帝建文年间,薛、郭、邓、车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薛姓人口较多,故称薛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薛村。…[详细] |
破车口村 | ~205 | 乡中心区 | 此地原为黄河渡口,一次河水泛滥,冲决渡口,为保护大堤,人们将几辆装上土的破四轮车堵住决口,才化险为夷,以此命村名破车口,并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详细] |
温邢固村 | ~206 | 村庄 | 据明代以前,有一邢氏人家始居于此,建宅黄河故道沙丘土岗之上,高于平地,取“堌堆”之意,据地形村名称“邢堌”。后邢氏绝续,明永乐年间,温、王两姓从山西洪…[详细] |
马邢固村 | ~207 | 村庄 | 据村内明崇祯年间马氏宗谱碑记载:马姓始祖马景和于明宣德八年(1433)自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马长砦迁来。因村位于黄河古(堌)堤之上,又因居住者为邢…[详细] |
刘邢固村 | ~208 | 村庄 | 据刘、张两姓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庄坐落在黄河故道,沙丘土岗之上,地势高于地平面,取“堌堆”之意,以地形取村名邢堌,又因刘…[详细] |
尚庄村 | ~209 | 村庄 | 据尚氏始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在黄河故道古(堌)堤上建村,名尚家邢堌,又简称尚邢堌,又演变为尚庄,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尚家…[详细] |
千口村 | ~210 | 村庄 | 千口村原名为“迁口”,取迁来之民傍河口定居之意。“迁”的繁体字是“遷”,为书写方便,渐变为“千口”,沿用至今。据赵姓祖碑和刘姓家谱记载:明永乐五年(1…[详细] |
马集村 | ~211 | 村庄 | 据村里原居住有苏、李、马三姓,村名原叫苏李马集,后苏、李二姓绝续,改称马家集,又演变为马集,以后虽又迁入它姓,马姓又绝,但村名未改,沿用至今。清乾隆四…[详细] |
赵庄村 | ~212 | 村庄 | 据明代赵姓迁入此村后,盖有土楼,始称赵楼,后改名为赵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赵家庄。…[详细] |
前化村 | ~213 | 村庄 | 传原村名叫阚村,《宋史·河渠·黄河》载有“元祐八年(1093)五月,黄河南犯德清,西决内黄,东淤梁村,北出阚村......,河水四出,坏东郡浮梁“。后…[详细] |
中化村 | ~214 | 村庄 | 传原村名叫阚村,《宋史·河渠·黄河》载有“元祐八年(1093)五月,黄河南犯德清,西决内黄,东淤梁村,北出阚村......,河水四出,坏东郡浮梁“。后…[详细] |
后化村 | ~215 | 村庄 | 原村名叫阚村,《宋史·河渠·黄河》载有“宋元祐八年(1093)五月,黄河南犯德清,西决内黄,东淤梁村,北出阚村......,河水四出,坏东郡浮梁“。后…[详细] |
太平村 | ~216 | 村庄 | 村落形成较早。据传原居住着闫、王、李三姓,人口较少。因战争曾在这里安营,故村名为营庄。明初张姓自山西迁居村东北角,此时社会已较太平,按县里的军事编制村…[详细] |
北六村 | ~217 | 村庄 | 传村庄形成于明初,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同期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6个村关系密切,因此6个村统称六村,因村庄位于5个六村…[详细] |
袁六村 | ~218 | 村庄 | 据村庄原名胡家凹,因胡姓及凹地较多而名。袁姓于明代迁来后,原有老户胡、周、李姓相继绝续。与袁姓一起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遂以六村命…[详细] |
代六村 | ~219 | 乡中心区 | 据村庄形成于明初,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代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与其同期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密切,因此6个村统称六村,此村居住戴姓,故…[详细] |
陈六村 | ~220 | 村庄 | 传村庄历史悠久,原有马、刘二姓,因马姓较多,称马家营。明初陈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后居住马家营,马、刘二姓相继绝续。与陈姓一起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详细] |
穆六村 | ~221 | 乡中心区 | 据明初穆氏先祖穆荣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与其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便以六村命名,加姓氏区分,故称穆六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详细] |
焦村村 | ~222 | 乡中心区 | 焦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初穆姓居民自山西洪洞迁来后,与其一起迁来的其他五姓分居周围相邻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便以六村命名,以姓氏及方位区分为穆六村、焦六村、戴六村、陈六村、袁六村、北六村。
基本介绍:
六村乡位于内黄县城南21公里,东临硝河与后河镇、白条河园林场为邻,西与井店镇接壤,南与河南省内黄监狱和浚县界毗连、北邻亳城乡。面积6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辖22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308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0人,耕地4.9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1.83亩。200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20000万元。
六村乡是革命老区,原为濮(阳)、内(黄)、滑(县)三县交壤之地。1926年千口村(当时属濮阳县第九区)赵纪彬在大名师范参加0,1927年7月,在千口、后化村建立0支部。同年十月,在千口村建立第一届0濮阳县委员会。1928年冬,硝河两岸农民协会在县委领导下清算薛化庄(辖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六村乡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辣椒)。
2022年2月,六村乡被评选为安阳市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文化旅游:
内黄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年代为1928年,位于内黄县。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温氏祠堂,位于内黄县六村乡温邢固村,是内黄农民革命纪念地,现存祠堂3间,大门为旧式起脊式门
历史沿革:
1949年六村乡隶属内黄县井店区。
1956年成立内黄县第一个集体农庄(高级农业社)——东方红集体农庄。
1957年撤区建乡成立六村乡。
1958年成立六村人民公社。
1984年成立六村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