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舒庄乡 | 隶属:商水县 |
区划代码:411623206 | 代码前6位:4116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59.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舒庄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明初,舒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舒庄。…[详细] |
三所楼村 | ~202 | 乡中心区 | 明初,王氏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建楼房三所,故名三所楼。…[详细] |
王一侯村 | ~203 | 村庄 | 元末,称南荒村。明代,王氏先祖官居侯位,村名改称王一侯。…[详细] |
东魏庄村 | ~204 | 村庄 | 明初,魏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定名魏庄。…[详细] |
乔庄村 | ~205 | 村庄 | 明末,乔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乔庄。…[详细] |
便宜张村 | ~206 | 村庄 | 明末,张姓从上蔡县双河寨迁此定居,因弟兄们分家产时多分了财产,占了便宜,故名便宜张。…[详细] |
大朱庄村 | ~207 | 村庄 | 明初,朱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与小朱庄只一路相隔,且村庄大人口多,故名大朱庄。…[详细] |
小朱庄村 | ~208 | 村庄 | 明初,朱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西与大朱庄只一路之隔,故名小朱庄。…[详细] |
杜店村 | ~209 | 村庄 | 清初,杜姓在周口至上蔡通行要道处开设店铺,故称杜家店,后演变为杜店。…[详细] |
西王楼村 | ~210 | 村庄 | 明初,牛姓在此建村,名牛小庄,后王姓迁此,人口增多并建有楼房,更名为王楼。…[详细] |
杨集村 | ~211 | 村庄 | 清初,杨姓居此建村,并成立集市,故名杨集。1958年,供销社由杨集搬迁到舒庄,集市被撤销,村名仍称杨集。…[详细] |
汾河村 | ~212 | 村庄 | 明初,因特产双黄鸭蛋,故名爬蛋河,后演化为爬头河,因村北紧靠汾河,1969年改称汾河。…[详细] |
府里庄村 | ~213 | 村庄 | 元代,蒙古贵族王爷在此营造府社,下人称“府里”,故名府里庄。后王爷北迁,下人仍居此,延其名。…[详细] |
扶苏寺村 | ~214 | 村庄 | 前233年,楚在县境内筑三城,之一名阳城(今扶苏寺)。秦代,在此置阳城县治所,陈胜建“张楚”改权时,改阳城为扶苏,因村东有寺院,故名扶苏寺。…[详细] |
訾楼村 | ~215 | 村庄 | 明初,訾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内建有一座楼房,故名訾楼。…[详细] |
胡庄村 | ~216 | 村庄 | 明末,胡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胡庄。…[详细] |
吴庄村 | ~217 | 村庄 | 明初,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吴庄。…[详细] |
郭大寨村 | ~218 | 村庄 | 明初,郭姓迁此建村,村东南有古寨,故名郭大寨。…[详细] |
魏木营村 | ~219 | 村庄 | 元代,蒙古人居此,村名为喂牧营盘。蒙古人北迁后,村庄易名魏穆营,后演变为魏木营。…[详细] |
胡林庄村 | ~220 | 村庄 | 明初,胡、林、庄三姓居此建村,故名胡林庄。后胡、庄二姓人家无子嗣承继,林、訾二姓在此居住,村名沿用胡林庄。…[详细] |
杜谭村 | ~221 | 村庄 | 杜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钟镇仓村 | ~222 | 村庄 | 钟镇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棚村 | ~223 | 村庄 | 明初,王姓先祖王棚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先祖名字得名王棚。…[详细] |
路楼村 | ~224 | 村庄 | 明初,路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村中建有一座楼房,故名路楼。…[详细] |
文庄村 | ~225 | 村庄 | 明初,文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文庄。…[详细] |
大张村 | ~226 | 村庄 | 明初,张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庄大人口多,故名大张。…[详细] |
高庄村 | ~227 | 乡中心区 | 明初,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高庄。…[详细] |
西杨庄村 | ~228 | 村庄 | 明末,杨姓从杨集迁此定居,故名杨庄。1918年属商水县南区扶苏寺地方。1947年12月属郾商西县。1949年2月属商水县。1949年4月属九区(巴村)…[详细] |
北王张村 | ~229 | 村庄 | 明末,王、张二姓居此建村,因处王楼之北,故称北王张。…[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初,舒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舒庄。
基本介绍:
舒庄乡地处商水县西南部,现辖21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192个村民组,8900户,3.6万人,6万亩耕地。白谭公路,城巴公路穿境而过,汾河、清水河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名胜尤多。古阳成遗址、秦扶苏之墓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出生地均在该乡境内。
该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绿豆、花生、芝麻、烟叶、棉花等,花生是该乡主导经济作物,每年的花生面积均在3万亩以上,主要特产是汾河村的双黄鸭蛋紫皮蒜,杜庄的凉粉,马岗集的芝麻香油。
近年来,舒庄乡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各
文化旅游: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城故城遗址。阳城故城遗址在今商水县舒庄乡的扶苏村北,为秦朝末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该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由夯土筑建。外城东北部夯土墙现仍高出地面,
历史沿革:
1948年属商水县杨集区。
1949年属县九区(巴村)。
1951年属县十三区(白寺)黄庄乡。
1955年属县八区(白寺)扶苏寺乡。
1956年属高庄乡。
1958年属白寺乡,是年8月并入农场。
1959年属巴村公社。
1961年属白寺公社。
1975年增设舒庄公社。
1983年改称舒庄乡。
区划: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