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魏集镇 | 隶属:商水县 |
区划代码:411623103 | 代码前6位:4116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位集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明初,魏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兴集市,故称魏集。因人口繁衍增多,老大迁魏屯定居,老二迁魏河建村,老三居住老家,现在还有大魏屯、小魏集的之说…[详细] |
陈楼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清乾隆三十六年(1781),始祖陈忠、陈信从原籍黄寨东北6里处陈楼迁此定居,因原居陈楼,沿用旧名,亦称陈楼。…[详细] |
许寨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许姓祖先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清末,许姓组织捐款修建砖寨,故名许寨。民国时期,由于寨高墙宽,人心团结,土匪多次攻寨,均未攻破,至今在群众中还流传…[详细] |
魏屯村 | ~204 | 村庄 | 清初,魏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此地为古代屯田旧址,故名魏屯。…[详细] |
新集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清初,有逃荒之人在此南北大道旁定居,后逐步成为集市。因北有魏集,南有范集,此地兴集市较晚,故名新集。…[详细] |
汪屯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汪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此地为古时屯田旧址,始名汪屯。后人口繁衍增多,向村后发展,故名后汪屯,称原汪屯为前汪屯,现在统称汪屯。…[详细] |
胡屯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清初,胡姓于此建村,筑有楼房,始名胡楼。清咸丰年间,胡氏兄弟分家打官事,被官府所罚,楼阁土地卖空,因此地为古代屯田之地,改称胡屯。…[详细] |
邓屯村 | ~208 | 村庄 | 明初,邓姓祖先由山西洪洞县迁商水东南50里处(今地)定居,因此地为古代屯田处,故名邓屯。…[详细] |
谷李屯村 | ~209 | 村庄 | 明初,谷、李两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此地为古代屯田旧址,故名谷李屯。…[详细] |
高庄村 | ~210 | 村庄 | 明洪武初年(1368),高姓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高庄。后赵姓迁居此地,高姓无子嗣承继,村名未变。…[详细] |
小莫庄村 | ~211 | 村庄 | 小莫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湾集村 | ~212 | 村庄 | 赵湾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石营村 | ~213 | 村庄 | 明初,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项城西关南石营居住。清初,始祖石沣中、石会中兄弟二人从南石营迁赵楼居住。清光绪年间,石姓人口增多,改赵楼为大石营。…[详细] |
小石营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明洪武元年(1368),石家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此地古时驻扎过军营,得名石营。后因人口繁衍增多,一支迁居石营南建村,此地称小石营。…[详细] |
党桥村 | ~215 | 村庄 | 明初,党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紧靠汾河设有渡口,故名党渡口。明末,建桥后改称党桥。…[详细] |
常庄村 | ~216 | 村庄 | 明初,常姓先祖同结义兄弟数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常庄。…[详细] |
韩营村 | ~217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韩姓始祖韩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古代此地驻扎过军营,故名韩营。…[详细] |
夏寨村 | ~218 | 村庄 | 明洪武四年(1371),夏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清末筑寨,故名夏寨。…[详细] |
营子村 | ~219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一部分移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安营,后又分居各地,称此地为营子。…[详细] |
郭屯村 | ~220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郭氏始祖兄弟从山西洪洞县枣林庄迁居此地,因古代此地屯田,故名郭屯。清同治年间,创修土寨,称郭屯寨,后演变为郭屯。…[详细] |
井王庄村 | ~221 | 村庄 | 明末清初,淮阳县金姓与今平店乡王姓相继迁入此地,依靠为郭家种地为生,因金姓在先,王姓在后,故名金王。又因与张姓为邻,张姓仗势欺人,逼走了金、王二姓人家…[详细] |
苏童楼村 | ~222 | 村庄 | 明初,苏、童两姓结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与万家楼相邻,故称苏童楼。…[详细] |
前苏村 | ~223 | 村庄 | 明初,苏姓始祖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兄居前村,称前苏。弟居在后村,称后苏。…[详细] |
洪桥村 | ~224 | 镇乡结合区 | 清初,洪氏始祖于此建村,因村西有一公路桥,故名洪桥。…[详细] |
钊常村 | ~225 | 村庄 | 明初,钊姓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钊庄。明洪武年间,常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建村,取名常庄。1987年6月,因重名更名为东常庄。…[详细] |
杨洼村 | ~226 | 村庄 | 杨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苏寨村 | ~227 | 村庄 | 清初,苏姓祖先从淮阳迁居刘大庄,后又迁此建村,因附近有一古土寨,故名苏寨。…[详细] |
沈庄村 | ~228 | 村庄 | 明初,沈姓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沈庄。…[详细] |
殷庄村 | ~229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殷姓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紧靠坡洼,定名殷坡,后改称殷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代,魏氏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兴集,取名魏集。
基本介绍:
位集镇地处商水县东南边缘,东与项城市南顿镇毗邻,南与上蔡县接壤,辖2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214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5.4万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位集镇位于豫东平原,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无霜期280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芝麻、绿豆、红薯、花生、棉花等。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形成了多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镇党委政府在土地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高效养殖业和
历史沿革:
1927年属淮阳县第五区。
1947年11月属商水县平店区。
1951年4月属县十一区(魏集)。
1955年12月属县二区(平店)魏集乡。
1956年10月属郭屯乡。
1958年5月设魏集中心乡。
1958年7月属平店乡。
1958年8月属平店公社。
1961年属平店区。
1962年6月属平店公社。
1962年8月置魏集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设魏集乡。
1988年4月撤乡设魏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