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沈丘县 > 付井镇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

[移动版]
地名:付井镇隶属沈丘县
区划代码:411624105代码前6位:411624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68.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7.1万人
人口密度:103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付井村~200镇中心区
明中期,付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安居并建村,建村时又挖了一眼井,便取村名为付井。…[详细]
赵口村~201村庄
赵氏先祖在明中期,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村民为生计涉水到河北岸以割草打柴换米度日,后因河水猛涨,涉水困难,便在河岸建渡口,因而得名赵口村。…[详细]
王营村~203村庄
明弘治年间,王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人员逐渐增多,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九里村~204镇中心区
九里岗又名九里山。有九个大山,秦始皇驱山平海,把九座山赶走了,只剩下九个山根,故名九里。…[详细]
高湖村~205村庄
弘治年间,高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恰似湖底,故村名为高湖,后高氏二子分居,长子住西为大高湖,次子住东为小高湖,是长子所居。…[详细]
马堂村~206镇中心区
明中期,马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在村南建了一座观音堂庙,取村名为马堂。后来王姓在清初,从沙河北纸店镇大王庄迁此定居,村名不变。…[详细]
孙小楼村~207村庄
明弘治年间,孙姓祖先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处,建立村庄,村庄比较小,后又在村内盖了一座楼,故名孙小楼。…[详细]
周庄村~208村庄
明弘治年间,周姓祖先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故名周庄。…[详细]
东李楼村~209村庄
明弘治年间,李姓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因当时此地有座楼,又因本村位于西李楼的东边,故名东李楼。…[详细]
卜楼村~210镇乡结合区
明弘治年间,卜姓祖先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建村,后又在村内建一座楼,取村名为卜楼。…[详细]
岗王村~211村庄
明弘治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与九里岗相对,便取名为岗王。…[详细]
玉帝庙村~212村庄
明中期,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在村西建一座庙,庙内塑立玉皇大帝神像,故名玉帝庙。…[详细]
梅庙村~213村庄
清中期,梅氏祖先从山西迁此定居,建立村庄,又在村北修建了一座庙,取名为梅庙。…[详细]
周寨村~214镇乡结合区
明弘治年间,周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为防匪患在村周围修寨,因全寨村委均为周姓,故取村名为周寨。…[详细]
洼李庄村~215镇乡结合区
洼李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宿营村~216镇乡结合区
明弘治年间,宿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因人丁兴旺,遂建一村,取名为宿营。…[详细]
腰庄村~217村庄
明中期,李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建村,因前后有三个李庄,中间的李庄像人的腰部,故名腰李庄。…[详细]
赵庙村~218镇乡结合区
明中期,赵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清初,赵姓村名在村南修了一座庙,故名赵庙村。…[详细]
西李楼村~219村庄
明弘治年间,李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当时村民李合翠建楼一座,人称李合翠楼,简称李楼,为区别于东部的另一个李楼,更名为西李楼。…[详细]
郭岗村~220村庄
明弘治年间,郭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建村,村庄地势较高颇像土岗,便取名为郭岗。…[详细]
吴营村~221村庄
明弘治年间,吴姓先祖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生有二子,长子在东建村为大吴营,次子在西建村,取名为小吴营村。…[详细]
杨庄村~222村庄
明后期,杨氏先祖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杨氏有三子,成人后,各自立门户,三子去河北落户,取村名为杨寨,次子去村东2千米处安家,取名小杨庄,长子仍定居在此地…[详细]
夏庄村~223村庄
明弘治年间,夏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因人丁兴旺,遂建一村,取名为夏庄。…[详细]
陈营村~224村庄
明弘治年间,陈、王二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立村庄,当时陈姓居多,便取村名为陈营。…[详细]
陈观村~225村庄
陈观有陈、赵、李、张、闫五姓,早在明弘治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当时陈姓居多,便取名为陈庄。清初,居民在村南建一座庙,叫“三官庙”,古时“庙”也称“…[详细]
王楼村~226村庄
乾隆年间,王姓先祖从本镇王老庄迁此居住,建立村庄并在村内建有一座楼,取村名为王楼。…[详细]
王周庄村~227村庄
明弘治年间,村民从本镇王老庄迁此定居并建村,其中有一人名叫王周,声望很高颇受众爱,就以该人定村名叫王周庄。…[详细]
东王村~228村庄
清初,王姓从本镇王老庄移居此地居住并建村,取名为王老家,后为和周围同名村庄区别,位于西王老家东部,故名东王老家,简称东王村。…[详细]
李庄村~229村庄
明弘治年间,李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后因人丁兴旺,遂建一村,取名为李庄。…[详细]
南杨集村~230村庄
明中期,梅、涂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当时附近村民多于此处交换农副产品,逐渐形成了集市,村内杨姓大户又较多,便取名为杨集村。…[详细]
王庄村~231村庄
明弘治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并建村,当地有很多大枣树,故名枣树王庄。…[详细]

地名由来:

传,一户付姓人家门前有一口井,井水甘甜醇厚,路人口渴了都在这里喝水,故取名付井。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付井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付井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付井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5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付井镇为第四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付井镇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素有沈丘东大门之称。东与安徽省界首市相邻,北依古黄金水道沙颖河,京九铁路翘首可望,省豫20线横穿腹地。镇域面积68.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7.1万人,6.3万亩耕地,是豫东沿边的明星乡镇。

付井镇因街中古有一口深井,姓付人家邻其居住,故而得名。80年代初期付井人即以灵活的头脑,长远锐利的目光,重点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采取工农业齐头并进的长远发展思路,打造本地名牌。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唱响发展主旋律,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推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努力把付井打造成“商贸活镇、工业重镇、城建

+查看详细付井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55年乡政府从杨集迁往付井,成立付井乡。

1958年成立付井人民公社。

1981年复称付井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87年10月撤乡设付井镇至今。


以下地名与付井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