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赵德营镇 | 隶属:沈丘县 |
区划代码:411624104 | 代码前6位:4116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70.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1万人 |
人口密度:100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赵德营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明弘治年间,赵姓先辈赵德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以姓名定村名为赵德营。后郭姓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村名不变。…[详细] |
兴隆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明正统年间,从山西迁来2户龚姓家族,因村东有一干柳树,取名干柳树村。后因听之不雅,且当时是小集市,人们赶集次数越来越少,取兴旺本村之意,更名为兴隆村。…[详细] |
董小庄村 | ~203 | 村庄 | 据董氏家谱记载:清顺治年间,董贤阳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后生有3子,由于村庄较小,故取名为董小庄。…[详细] |
小齐营村 | ~204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有齐氏兄弟2人,从山西洪洞迁至孟常营东居住,后因两兄弟关系不和,次子迁至此地居住并建村,取名小齐营。…[详细] |
张大庄村 | ~205 | 镇中心区 | 明正德年间,五户姓张人家从张寨迁此居住,形成村落,因当时居住的人数比周围村庄人多,取名张大庄。…[详细] |
东张营村 | ~206 | 村庄 | 明弘治年间,张姓家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建村,村北有一个大水湖,取村名为湖张,后因听之不雅,便改为张寨。1958年又改为张营。村西也有一个张营村,为区…[详细] |
孟常营村 | ~207 | 村庄 | 明建文年间,孟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并建村,人才两兴,取名为孟常营。…[详细] |
良营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很久以前有位梁姓妇女带3个孩子逃荒至此安家居住,后来人口增多,逐渐形成村落,取名梁营。…[详细] |
宋营村 | ~209 | 镇中心区 | 清中期,赵德营村郭氏有3个儿子,分别送到卜楼、莲池和宋营各1人给人家做义子;后来此地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取名为宋营村,但宋营村全为郭姓。…[详细] |
程寨村 | ~210 | 村庄 | 1693年,从山西洪洞迁来一户姓程夫妇在此定居,后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因庄外建有坚固寨墙,取名为大程寨村。1836年李姓从项城北李桥迁此定居,后李姓…[详细] |
张刘营村 | ~211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张姓和刘姓从山西洪洞先后迁居此地,取名张刘营。1762年牛姓从赵德营东15千米玉帝庙迁此同住,村名不变。…[详细] |
后刘营村 | ~212 | 村庄 | 1769年刘姓三兄弟从曹楼分家,老三住曹楼、老大住代营、老二在两村之间建村,取名为后刘营。…[详细] |
王桥村 | ~213 | 村庄 | 明末,孟姓由山西迁至孟常营居住,后从孟常营迁至周营孟寨。公元1840年迁至此地李庄,后李姓绝嗣,王姓在村北修建座桥,更名为王桥。…[详细] |
张庄村 | ~214 | 村庄 | 清康熙四十年(1701)张氏从项城北习营迁居此地,租种地主马氏的土地为生,此地原叫李四坑,后马氏将地卖给张氏,张氏便在此建庄,命名为张庄。…[详细] |
小刘营村 | ~215 | 村庄 | 明末崇祯年间,刘姓从城关刘坟迁居此地,后人口增多,形成村落,又因村子较小,取名小刘营。…[详细] |
小欧营村 | ~216 | 村庄 | 欧姓109世欧阳容从密县迁居大欧营。112世欧阳云迁至居住,人口增多,此庄称小欧营。…[详细] |
曹楼村 | ~217 | 村庄 | 1672年曹氏在此居住,并在村内盖有楼房,取村名为曹楼。…[详细] |
代营村 | ~218 | 村庄 | 1672年,代营先是代庄,因代营所属之处,由北向南卢庄、代庄、于庄、郑庄4村相连,关系友好,后来4个村合在一起称为代营。…[详细] |
刘庄村 | ~219 | 村庄 | 刘姓人家从曹楼迁此定居,取名为刘庄。1958年设立刘庄生产大队属赵德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刘庄村民委员会,属赵德营乡。1987年撤乡设镇,属赵德营…[详细] |
洼刘营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1690年刘姓从大刘集迁此定居,后来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因地势低洼,刘姓建村,故取名洼刘营。…[详细] |
邵庙村 | ~221 | 村庄 | 1670年,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处居住,后来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因村东有座小庙,取名邵庙村。…[详细] |
马楼村 | ~222 | 村庄 | 据马氏家谱记载:明弘治年间,暴雨成灾,豫东尤甚,黄令调山西户口以实中原;来祖马姓受命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居住,发现此地有鹿出现,动物生存地非常吉祥,因此…[详细] |
大刘集村 | ~223 | 村庄 | 弘治年间,刘姓从山西洪洞迁到本镇曹楼。刘氏后人刘大兴又从曹楼迁到此处居住并建庄,村庄逐渐形成集市,取名大刘集村。…[详细] |
西张营村 | ~224 | 村庄 | 据张姓家谱记载:李闯、王三袭河南,杀的路断人稀,调山西户口以实中原,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居住,因来时被狼咬伤腿,腿变粗,称粗腿张营,后因名字不好听…[详细] |
崔庄村 | ~225 | 村庄 | 明弘治年间,崔姓从付井东王迁此居住,取名崔庄。…[详细] |
后楼村 | ~226 | 村庄 | 据李氏家谱记载:元末时政暴烈,兵寇作乱,洪水成灾,豫东尤甚。永乐年间,调山西户口以实中原,李奎从山西洪洞迁至马场,后迁此定居,因村子位于前李楼后边,取…[详细] |
盆尧村 | ~227 | 村庄 | 据李氏家谱记载:元末时政暴烈,兵寇作乱,洪水成灾。永乐年间调山西户以实中原,李奎从山西洪洞迁至马场。后李姓后代李记和李营再迁此地,勤劳节俭,靠烧盆度日…[详细] |
王其庙村 | ~228 | 镇中心区 | 嘉庆十一年(1860),王氏先祖王喜从山西洪洞迁到此地,建立村庄,并建庙宇15间,取名为王喜庙村,后演变为王其庙。…[详细] |
陈楼村 | ~229 | 村庄 | 据陈氏家谱:明永乐年间,陈姓二户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在村内盖了三间土楼,故名陈楼。…[详细] |
付营村 | ~230 | 镇中心区 | 明万历年间,付姓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后李姓由此处西五里庄迁来,因付姓来的早人多,取名付营。…[详细] |
唐楼村 | ~231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盖了座楼房,取名为唐楼。后李姓从五里庄迁居此地,唐姓没落,将楼卖给李姓,村名不变。…[详细] |
董尧村 | ~232 | 村庄 | 宋神宗年间,董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村内建有许多座窑,故取名董尧。…[详细] |
王关庙村 | ~233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王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来盖了座大庙,称关公庙,声势颇大,遂取名王关庙。…[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弘治年间,赵姓先辈赵德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以姓名定村名为赵德营。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赵德营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赵德营镇:明弘治年间,赵姓先辈赵德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以姓名定村名为赵德营。
基本介绍:
赵德营镇位于沈丘县城东南25公里,东临付井镇,西靠石槽乡、范营乡,南与冯营乡、老城镇相连,北与周营乡接壤。东南长10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70.92平方公里,耕地61440亩,辖33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303个村民组,70767人,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省际沿边改革建设综合试点镇”、省“中州名镇”,省“东西合作示范区”。
近年来,发展和建设步伐加快,1987年撤乡建镇后,拓宽、开通街道13条,硬化街道7300米,修下水道11000米,新建临街楼房50幢。1995年制定了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城镇总体规划;1996年投资256万元建工业区,开通长3300米,宽44米的工业区主
历史沿革:
1955年成立赵德营中心乡。
1956年为赵德营乡。
1958年建赵德营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设赵德营。
1987年设赵德营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