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曲镇 | 隶属:太康县 |
区划代码:411627106 | 代码前6位:4116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57.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5万人 |
人口密度:7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龙东村 | ~201 | 村庄 | 宋代时期村西北有水渠,弯弯曲曲好似一条龙,村民以“渠”“曲”的谐音定位龙曲。因村分为龙曲东、龙曲西、龙曲南、龙曲北四个村庄。因村在龙曲东边,故取村名龙…[详细] |
龙西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宋代时期村西北有水渠,弯弯曲曲好似一条龙,村民以“渠”“曲”的谐音定位龙曲。因村分为龙曲东、龙曲西、龙曲南、龙曲北四个村庄。因村在龙曲的西边,故取村名…[详细] |
龙南村 | ~203 | 村庄 | 宋代时期村西北有水渠,弯弯曲曲好似一条龙,村民以“渠”“曲”的谐音定位龙曲。因村分为龙曲东、龙曲西、龙曲南、龙曲北四个村庄,因村在龙曲北的南边,故取村…[详细] |
河坡村 | ~204 | 镇中心区 | 龙皇阁大学王十朋隐居在太康大吉岗东北十里,在此地建18所楼,取村名楼王村。后又在楼王村东1里建一书馆,因王氏六世孙长子东坡在此读书,此地并以东坡为名,…[详细] |
郑寨村 | ~205 | 村庄 | 据《郑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郑氏占籍汴梁散居太康,后筑寨护村,故取村名郑寨。…[详细] |
牌坊杨村 | ~206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杨姓村民迁此建村定居,后建一座牌坊,故取村名牌坊杨。…[详细] |
段庄村 | ~207 | 村庄 | 清乾隆十二年(1747)有一名进士,从太康县城南段楼移居在此,后更名为段庄。…[详细] |
幼学李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明天顺元年(1357)李姓村民迁此定居,因转楼乡东南角有老学李,取名幼学李。…[详细] |
张山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郭马庄。宋代末年来祖张山搬迁此地,建村命名西张村。张山去世后,村民为纪念始祖,故改村名为张山。…[详细] |
付楼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明洪武元年(1368)付氏来祖迁此建村定居,不久发迹,连盖几栋高楼,取名付楼。…[详细] |
大东村 | ~211 | 村庄 | 这里居住的霍姓是霍去病的后代。西汉武帝大太子吉广死后埋葬于此,况且此地有一高岗,村民为纪念太子吉广的大恩无私,因村位于大吉岗西的东边,故取村名大吉岗东…[详细] |
大西村 | ~212 | 村庄 | 这里居住的霍姓是霍去病的后代。西汉武帝大太子吉广死后埋葬于此,况且此地有一高岗,村民为纪念太子吉广的大恩无私,因村位于大吉岗西边。故取村名大吉岗西。…[详细] |
良种场村 | ~213 | 村庄 | 良种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冯洼村 | ~214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冯氏迁此定居,因村原是一片洼地,且村民皆姓冯,故取村名冯洼。…[详细] |
楚张村 | ~215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名张庄。后分为南楚张,北楚张两个村。后在续家谱时,合并称楚张。…[详细] |
丁庄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清雍正元年(1723)丁姓来祖几经迁徒至太康北45公里沙岗,此地原有东、西、北三个大沙岗(北岗尚存),此村落在三岗之间,来此居住者皆姓丁,故取村名沙窝…[详细] |
潮坡村 | ~217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白、杨二姓来此建村居住,因南邻张山、大吉岗,长庄坡在岗的北坡,又由于村庄较长,故名长庄坡。潮即土壤,湿润肥沃,故更名为潮坡。…[详细] |
可杨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古称杨桥。明洪武元年(1368)谢、杨二姓迁此建村,因村东有座拱桥得名杨桥。后来,谢姓想以谢杨为名,此名对杨姓不吉,意见分歧,经二姓协商于民国二年(1…[详细] |
料城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据《民国三十一年县志》记载,汉武帝刘秀曾在此屯积粮草,饲料类似小城,遂取村名料城。…[详细] |
轩庄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明洪武元年(1368)轩姓村民来祖迁此,并择地建村居住,故取村名轩庄。…[详细] |
王泽村 | ~221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王氏自江南颖上县几经迁徒至太康西北梅岗西,故称高庄。高氏迁此,王氏至,又名新庄,到王氏十二世王泽普,由于此人积德好善,乐于助人,…[详细] |
黑李王村 | ~222 | 镇乡结合区 | 明洪武十三年(1380)张、王二姓迁此定居,王姓脸黑习武,张姓银髯飘拂,二者交好,亲如弟兄,随着时代的发展,村庄的增大,王姓较多,故取村名黑里王。后演…[详细] |
李寨村 | ~223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李姓迁移黄巢岗(即黄岗)西。清嘉庆年间(1796-1820)筑寨护村,故取村名李寨。…[详细] |
董庄村 | ~224 | 镇乡结合区 | 明成化元年(1465)董氏村民来祖迁此落户建村,取名董庄。…[详细] |
龙北村 | ~225 | 镇乡结合区 | 宋代时期村西北有水渠,弯弯曲曲好似一条龙,村民以“渠”“曲”的谐音定位龙曲。因村分为龙曲东、龙曲西、龙曲南、龙曲北四个村庄。因村在龙曲的北边,故取村名…[详细] |
于庄村 | ~226 | 村庄 | 于姓迁此居住建村居住,取名于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三区(王集)。1958年成立大吉岗生产大队,属高贤公社。1975年分置成立于庄生产大队,划属龙曲公…[详细] |
聂庄村 | ~227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1368)聂氏迁居太康西北35里梅岗西建村居住,故取村名聂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传,宋时该村西处有一水潭,名龙潭。从龙潭向东邻铁底河有一水渠,水清渠深,引水如龙,取名龙渠。后村民以“渠”“曲”谐音命名为龙曲。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龙曲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0年9月,龙曲镇被确定为2020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基本介绍:
太康县龙曲镇地处周、汴、商三市交界处,南距县城22公里,106国道穿镇而过,现辖27个行政村,拥有耕地5.6万亩,人口3.8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97年撤乡建镇。近几年来,龙曲镇认真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活商、科教兴镇、畜牧立镇”战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繁荣进步。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财政收入达240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2100元,被周口市委、市政府评为“科技示范乡”、“治安模范乡”、“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三五普法先进集体”。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方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成绩斐然。先后建立了三万亩辣椒基地,一千亩高效节水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三区(王集)。
1975年成立龙曲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龙曲乡。
1998年改置龙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