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冷乡 | 隶属:温县 |
区划代码:410825203 | 代码前6位:4108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H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辖区面积:约20.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北冷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传有二:一说是明代时,李家弟兄从西冷分出向东扩为两个村,并以“西冷”为准,此地居北,称名“北冷”。二说是东汉初年,村南有道土岭,刘秀屯兵在岭上,岭北为…[详细] |
西南冷村 | ~202 | 村庄 | 传明代前,李家弟兄从西冷分出向东扩为两村,并以“西冷”为准,此地居南,称“南冷”。后又发展为东、西两村,位于西的称“西南冷”。…[详细] |
东南冷村 | ~203 | 村庄 | 传明代前,李家弟兄从西冷分出向东扩为两村,并以“西冷”为准。此地居南,称“南冷”,后又发展为东、西两村,位于东的称“东南冷”。…[详细] |
西保丰村 | ~204 | 村庄 | 传明天启年间,沁河发大水,淹没了原保封镇,部分村民搬到了村西2.5千米立庄,位原保封镇西,取名“西保封”。后因村东南古杨庄更名为“小西保封”,改称“大…[详细] |
东保丰村 | ~205 | 村庄 | 明初,从山西迁民来此,此地村紧邻西保封,村小,故称“小西保封”,也称“小保封”。1985年按照村所在方位得名,称此村为“东保丰”。…[详细] |
杜庄村 | ~206 | 村庄 | 传有二:一说明初,杜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取村名为“杜庄”。二说唐代时就已存在,宋代时传八仙聚此得名,称名“聚仙庄”。明初,移民杜姓迁来,又改称为“杜庄…[详细] |
陈卜庄村 | ~207 | 村庄 | 传明洪武五年(1372),陈卜率其家老少从山西泽州迁此居住,取村名“陈卜庄”。…[详细] |
靳冯蔺村 | ~208 | 村庄 | 传有二:一说明代前,此地一带蔺草丛生,因冯家居住,取名“冯蔺”。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马、胡、田、宋、靳五大姓定居各片,后来,靳片村取名“靳冯蔺”。二…[详细] |
东周村 | ~209 | 村庄 | 传唐代时,此地四周一片汪洋,唯村地高于水面,象个船形,称“舟船”。亦有“三周二蒲(蒲草)”之称,后同音演变为“周村”。之后又分为东、西周村,位于东的称…[详细] |
西周村 | ~210 | 村庄 | 传唐代时,此地四周一片沼泽,唯村地高于水面,象个船形,称“舟船”,亦有“三周二蒲(蒲草)”之称,后同音演变为“周村”。后又分为东、西周村,位于西的称“…[详细] |
许北张村 | ~211 | 村庄 | 传元代,此地西南为寺庙之北窗,得名“北窗村”。明初,许、张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为“许北张”。…[详细] |
地名由来:
传明代前在村南有道土岭,得名北岭。明清时以谐音称为北冷村。
基本介绍:
北冷乡位于温县县城北8公里处,乡政府驻地北冷村,东经113o06’,北纬35o00’,东与武德镇乡接壤,西与林召乡相邻,南与温泉镇、南张羌镇、赵堡镇为邻,北至徐堡镇。最东点为小保丰村,最西点为西周村,东西长7.8公里;最南点为西南冷村,最北点为陈卜庄村,南北宽5.7公里。全乡总面积20.7平方公里,耕地1.98万亩,辖11个行政村,8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
北冷乡地处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四市之中心。南有温县黄河公路大桥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焦温高速、焦晋高速南北贯通,武孟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国家级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县乡级道路星罗棋布,交通四通八
文化旅游:
苏王王长旧宅位于北冷乡苏王村,年代为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苏王王长旧宅被公布为温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冷古墓群位于北冷乡北冷村,年代为汉—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北冷古墓群被公布为温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后称名北冷村。
1912年初属沁阳二区。
1930年设文德镇。
1945年划入归温县,属六区。
1950年属五区。
1952年属六区。
1955年设北冷中心乡。
1958年设北冷乡。
1958年成立北冷公社。
1983年撤北冷公社,设北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