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堰岔村 | 隶属:英庄镇 |
区划代码:411303107213 | 代码前6位:4113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豫R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老河沟(古称运粮河)自北向南流,原为古代渠道,至村北再筑堰分流,故名。
基本介绍:
堰岔村位于卧龙区的南隅,东与隔河相望的宛城区相接,西与新野毗邻。全村辖4个自然村;总人口2073人;10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为2950亩;全村共有党员48名、8个党小组。两委班子6人。全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花生、等。
我村在2002年以前的5年间,部门群众因对上属支部有经济问题,多次-,导致该村整个工作处于全瘫痪状态。区、镇两级也多次下工作组驻村,均未彻底解决问题。“两委”班子几次换届选举均被流产,是个出了名的老大难村。2003年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支部建立后,多次召开支部会议全体党员大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新时期0员、干部的职责就是带领群众致富。定期
历史沿革:
清末属白马保。
1936年属瓦店区白马乡。
1937年属南阳县英庄乡。
1949年属英庄区高庄乡,后改属堰岔乡。
1958年设堰岔大队,属英庄公社。
1984年改设堰岔村民委员会,属英庄乡。
1994年属卧龙区英庄乡。
1999年属卧龙区英庄镇至今。
周边相关:
堰岔村附近有南阳武侯祠、南阳汉画馆景区(汉画像馆)、南阳月季博览园、张衡博物馆、紫山风景区、南阳市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独山玉、棉土布、玫瑰花茶、南阳鹿茸血酒、南阳角雕、虎头靴等特产,有麦秆画、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阳汉画、南阳烙画等民俗文化。
区划: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堰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