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武陟县 > 嘉应观乡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

[移动版]
地名:嘉应观乡隶属武陟县
区划代码:410823200代码前6位:410823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H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100
辖区面积:约75.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61万人
人口密度:47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二铺营村~200乡中心区
传明初此地和东边的何营两处都是黄河渡口,有驻军把守,何营称头铺营,此处为二铺营。后因实行军屯驻军落户于此,以二铺营名村。…[详细]
刘村村~201村庄
《刘氏家谱》载:“刘氏先祖原居山西洪洞县,明洪武二年(1369),奉旨迁于武陟县东南离城三十里,入千秋上乡四图四甲,辟草为田。因姓而名其庄曰刘家村“。…[详细]
西五村~202村庄
由黄村、狮路口、官亭、申村、小张村5个自然村组成,因位于刘村西侧,1948年后统称西五村。…[详细]
大刘庄村~203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刘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成村,得名刘家村,后为区分北边的小刘庄,改称大刘庄。…[详细]
杨庄村~204乡中心区
传明初杨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成村,得名杨庄。…[详细]
东水寨村~205乡中心区
传原名永宁镇,后因村北的沁河水流急,河岸经常塌方危及村庄,人们就在河边筑起一道道防水寨子保护村庄,演称水寨镇。随着人口发展,居住分散形成了许多自然小村…[详细]
中水寨村~206村庄
传原名永宁镇,后因村北的沁河水流急,河岸经常塌方危及村庄,人们就在河边筑起一道道防水寨子保护村庄,演称水寨镇。随着人口发展,居住分散形成了许多自然小村…[详细]
东后庄村~213村庄
传清代从姚旗营迁来几户在此搭庵熬碱,后定居形成三个小村落,统称三小庄。位于东侧,以方位析分为东小庄。…[详细]
吴小营村~214村庄
吴氏宗祠石碑记载:“吴氏祖居山西,明嘉靖年间吴官保迁军至此,安营扎寨,由此得村名”。…[详细]
范庄村~215乡中心区
《范氏族谱》载:“范氏先祖乃宋代西夏人,后迁山西洪洞县,传至后人范宝,于元代迁此定居,取村名范家庄”。后简称范庄。…[详细]
西营村~216乡中心区
传明末一武将名姚旗,曾率兵扎营于此,因其武艺超群、性正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得名姚旗营。后以三皇庙为界,西侧为西姚旗营,简称西营。…[详细]
东营村~217乡中心区
因位于姚旗营东侧,以方位称东姚旗营,简称东营。…[详细]
御坝村~218村庄
清雍正元年黄河在武陟决口,雍正皇帝亲临治河并修筑挑水坝,后赐名“御坝”。清末黄河大堤看护人员在御坝碑旁居住繁衍成村,以坝名村得名御坝。…[详细]
秦厂村~219村庄
传清代以前此地为黄河滩,后来秦姓人家在此种地建场打粮,逐渐定居成村得名秦家场,后演称秦厂。…[详细]
后小庄村~220村庄
传清代从姚旗营迁来几户在此搭庵熬碱,后定居形成三个小村落,统称三小庄。位于北侧,以方位析分为后小庄。…[详细]

地名由来:

嘉应观,俗称庙宫。清康熙六十年(1721)至雍正元年(1723),黄河在武陟先后5次决口,康熙派四皇子胤祯雍正亲临堵口。雍正继位后,为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敕建集宫、庙、衙署为一体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并取“嘉瑞长应”之意,赐名嘉应观。

荣誉排行:

2021年9月,嘉应观乡入选2021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基本介绍:

嘉应观乡位于武陟县城东南隅10公里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全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5.2万,土地面积10.8万亩(其中黄河滩地8万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先后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畜牧业生产十佳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基本形成了畜牧、木材、食品加工、纸加工、服务业等八大产业群体。嘉应观乡交通方便,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位于乡政府东邻,区位、交通、滩区、旅游等优势十分明显。

区位优势。位于郑州、焦作、新乡三市的金三角地带,是郑州的大后方,是焦作的南大门,特别是黄河四桥竣工后

+查看详细嘉应观乡概况>>

文化旅游:

武陟嘉应观

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杨庄村南,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

历史沿革:

1953年并村建二铺营乡,属武陟县第六区。

1955年设二铺营中心乡。

1956年改二铺营乡。

1958年成立二铺营公社。

1983年复名二铺营乡。

1993年更名嘉应观乡。


以下地名与嘉应观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