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商丘市 > 睢县 > 孙聚寨乡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孙聚寨乡

[移动版]
地名:孙聚寨乡隶属睢县
区划代码:411422203代码前6位:4114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N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辖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58万人
人口密度:约53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孙西村~201乡中心区
据《孙氏族谱》载:元初孙福行,由山西洪洞迁襄邑城西南二十九里孙楼。三世孙泉敕授文林郎受封于章子县知县。迁此筑寨,以人名村,称孙聚寨。明中期张寨,壬庄,…[详细]
孙东村~202乡中心区
据《孙氏族谱》载:元初孙福行,由山西洪洞迁襄邑城西南二十九里孙楼。三世孙泉敕授文林郎·受封于章子县知府。迁此筑寨,以人名村,称孙聚寨。明中期张寨,王庄…[详细]
马庄村~203村庄
明初马伟,字勋甫,携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杞县西岗。其弟居睢州西三十里马堂。明末农民义军四起,马芝广避乱由马堂迁此,以氏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详细]
刘尧村~204村庄
明初刘顺兴由山东单县迁睢州城西二十五里余林。清康熙时,十一世刘进科由余林析此,以烧窑为业,名村刘窑。“窑”、“尧”同音,讹写今名。1949年属三区。1…[详细]
小郭村~205村庄
明洪武年间,郭氏始祖太元奉旨由山西洪洞迁睢州城西南二十里大郭,派衍叉王。清雍正间,郭儒宾由叉王迁此,为别于东北五里大郭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详细]
董庄村~206村庄
明崇祯十五年(1642)三月,李自成并袁时中部围睢州城。董廷贵为避战乱由城南六里董庄迁此,以氏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详细]
袁店村~207村庄
明正德年间,杨守贵由北堤内袁堤湾村分居迁此开店故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1962年为孙聚寨…[详细]
张桥村~208村庄
明洪武初张德例赠修职郎,因忤时政,携眷由梁西(今开封)隐匿于此,割荆棘,立家室,卧薪苦,振家声,建村围,村名重兴寨。明万历年间,村人于姬水两岸建琉璃庙…[详细]
代集村~209村庄
明初代逸由湖广麻城县代楼随燕王征北有功,授指挥屯于此,以氏命村称代庄。后与王拐、孙楼、刘东头、兴隆集并村成集,更名代集。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详细]
寺前李村~210村庄
唐贞观年间,轩辕氏讳豹者由山西洪洞迁襄邑西南二十八里轩老家,派衍于此,以氏命村称轩庄。明洪武年间,国子监、太学生李瑞廷,字祯祥奉旨由山西洪洞迁杞县南荆…[详细]
屈楼村~211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屈清奉旨由山西洪洞迁此,以氏名村称屈庄。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屈楼生产大队。196…[详细]
太和村~212村庄
明正德元年(1506),张玉召由兰封韩岭乞食于睢州西南三十五里兰张村。逾五世,于清顺治年间,张志田由兰张分居于此。以种菜瓜享名,村名菜瓜张。解放后更今…[详细]
司洼村~214村庄
明代,司马氏由山西洪洞迁睢州城西南二十三里司老家。明嘉清年间,五世司建仁,敕授文林郎,由司老家析居于此,以氏与地势命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详细]
刘楼村~215村庄
明代,刘顺兴由山东单县迁睢州城西南余林。清顺治年间,十一世刘儒庠由余林析此,筑楼,以姓与楼名村称刘楼。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详细]
刘六村~216村庄
明初刘氏兄弟六人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名村刘六。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刘六生产大队。1962年为孙聚寨区刘六生…[详细]
周坦村~217村庄
周氏世居安徽怀远县百合村,明初周富任山东历城县知县,遂家焉。其弟贵,启正随太祖征讨,周启正定居太康东北马头。周贵落户于此,建坛。名村周坛。1949年属…[详细]
常庄村~218村庄
明初,有某氏兄弟六人为避灭族之灾,以王、郑、常、邹、武为姓,由山西东迁,万历年间常学仲避荒迁此,称常庄。村扩大,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详细]
刘庄村~219村庄
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六月间连降暴雨,平地水深数尺。刘耀武由睢州城东十里刘关爷庙为避水患迁此建村,以氏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详细]
滑楼村~220村庄
明永乐伐建文,兵戈不息,为避乱滑成文、滑成章兄弟二人由巩县逃出,弟成章于太康西北滑庄落户,兄成文迁此,建楼,称今名。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孙聚…[详细]
张庄村~221村庄
清光绪十二年(1886)张银山,从城西南三十里大张分居迁此,以姓命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小郭生产…[详细]
朱庄村~222村庄
清顺治年间十世朱国铭由火楼析居于此,以氏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蒋新庄生产大队。1962年为孙聚…[详细]
贾庄村~223村庄
隋炀帝年间,山东历城贾家楼贾润甫随李密起义,后与密有隙,辞官隐居襄邑城北四十五里三皇店(今属民权县)。明崇祯八年(1635)润甫后裔为避山东朱炳南白莲…[详细]
袁尧村~224村庄
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六世孙克俭于清嘉庆年间,由城内分居迁此建窑,以姓与窑名村袁窑。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朱庄生…[详细]
经楼村~225村庄
明初经楼奉诏由山西洪洞迁此,以人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经楼生产大队。1962年为孙聚寨区经楼生…[详细]
东李村~226村庄
清初李氏始祖焕彩,从州西南小杨庄迁此建楼齐树梢,命村李梢楼。为别于西李梢楼更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姚…[详细]
西李村~227村庄
清顺治年间,李焕彩家贫由睢州城西南三十六里小杨投亲于此,寄居外祖父家。清中期李文义、李敬一、李纯一父子三秀才筑高楼齐树梢,更村名李梢楼。后人众,分村为…[详细]
一刀刘村~228村庄
元末,战争频仍,刘龙为避乱由睢州城南六里刘店迁此,以氏名村称刘庄。明末,李自成义军经此,在树上刻一刀为行军标记,更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详细]
叭蜡庙村~229村庄
叭蜡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杨村~230村庄
明嘉靖年间,杨氏由杨阁庙(名后杨庄)析居于此,以氏名村称杨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别于后杨庄更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详细]
后杨村~231村庄
明洪武年间,杨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外迁。兄杨歧迁杞县大岗。弟携夫人逯氏迁此。逯氏殁,建逯太君阁。以杨姓及阁名村称杨阁庙。简称杨庄。为别于南杨庄更今名。…[详细]

地名由来:

据《孙氏族谱》载:元初孙福行由山西迁睢州城西南二十九里孙楼,三世孙聚敕授文林郎,山东章丘知县。迁此筑寨,称孙聚寨。明中期张寨、王庄、小金港并入,筑寨逢集,更名重兴集。清咸丰三年(1853)重筑寨,又称今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孙聚寨乡入选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1年3月,孙聚寨乡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孙聚寨乡位于睢县西南15公里,东邻惠济河,西邻祁河,51号省道(民太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有着显著的区位优势。该乡辖30个村委,76个自然村,276个村民组。人口45762人,耕地面积48525亩。东接河堤、白庙,南邻平岗、潮庄,西与长岗接壤,北与河集毗邻。自古以来,孙聚寨乡是睢县西南部的重要集镇。全乡总面积85平方公里。

孙聚寨乡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民太路51号省道已拓宽建成国标二级公路标准,与孙平道、红星道在孙聚寨交汇,成为睢县西南部的交通枢纽。乡区域内平行贯穿东西的五条主干路与平行贯穿南北的五条主干路相交相汇,形成规则的交通网络,将土地划成方块田,连结成方

+查看详细孙聚寨乡概况>>

历史沿革:

明属锦衣乡中岗里。

清属孙聚河阳社。

民国属四区长岗。

1949年属三区。

1956年设孙聚寨乡。

1958年设孙聚寨公社。

1962年设孙聚寨区。

1965年复设孙聚寨公社。

1984年设孙聚寨乡。


以下地名与孙聚寨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