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寺镇 | 隶属:项城市 |
区划代码:411681104 | 代码前6位:4116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6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6万人 |
人口密度:10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桥北头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桥北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张庙村 | ~20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张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后有一座天爷庙,故名张庙。…[详细] |
吴庄村 | ~202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吴姓兄弟二人从吴场(今秣陵镇)同时迁出,分别在前后两处建村,位于后,故名后吴庄,此后又迁入夏、张、蒋姓,村名沿用。…[详细] |
高寺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古代,此地原为一座高丘,名高阳丘。宋《太平寰宇记》载:“应玚,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高丘上建寺庙,称高丘寺。清同治元…[详细] |
席营村 | ~204 | 村庄 | 14世纪初席姓迁此建村,故名席营,后因战乱灾荒,席姓绝嗣。《高氏族谱》记载:明太祖年间,来祖升公从山东枣林庄移民槐坊店(今沈丘槐店镇),后因河患,于明…[详细] |
袁楼村 | ~205 | 村庄 | 清代,袁氏迁此建村,因在前后盖有两座楼房,故而得名前袁楼、后袁楼。…[详细] |
油坊村 | ~206 | 村庄 | 清咸丰年间,高姓从小高庄迁此落户,因经营油坊,故名油坊庄。后朱姓迁入,村名未改。因东南部付集镇有一油坊庄,又称为北油坊庄。…[详细] |
程庄村 | ~207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程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成村,名程庄。清道光十一年(1831),程氏兄弟分家,又分为大程庄、小程庄两个村。…[详细] |
团店村 | ~208 | 村庄 | 明宣德年间,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成村,张、董、李、杨、潘、程等多姓氏团聚一处,因村中有寺庙,始名团清寺,后又称为团村。因村西紧靠缠丝河(已无痕迹)码头,…[详细] |
张营村 | ~209 | 村庄 | 《张氏家谱》记载:“张本吴姓,世居嵩南二十里之酸枣庄。始祖明初軍役繁难避迁南来,卜项东之团村聚稍西大莲池坡因家焉”,故名张营。1981年因重名,更今名…[详细] |
张老家村 | ~210 | 村庄 | 《张氏族谱》记载:“张本吴姓,世居嵩南二十里之酸枣庄,始祖大公,以明初军役繁难避迁南来,卜项东之团村聚稍西大莲坡因家焉”。后因大莲池坡不能久居,迁此成…[详细] |
新庄村 | ~211 | 村庄 | 1975年,因汾河河堤外扩,大朱营、小朱营、大马庄、小马庄四个自然村村址后移,为便于管理,新成立新村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高闫村 | ~212 | 村庄 | 1990年,东高庄、西高庄、阎庄河北、阎庄河南新成立一个群众自治组织,以高、阎二姓命名,称为高阎村民委员会。…[详细] |
袁庄村 | ~213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袁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成村名袁庄。清道光年间,从张老家迁入张姓,村名沿用。…[详细] |
瓦房村 | ~214 | 村庄 | 明万历年间,张姓从张老家析此成村,建有瓦房,故名瓦房庄。…[详细] |
曹坡村 | ~215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曹氏夫妻携六子迁居此处,地势虽洼,常年积水,但游鱼满坡,全家便择高地,结草构庐安家,成村名曹家坡,简称曹坡。…[详细] |
黄冢村 | ~216 | 村庄 | 明初,黄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因村后有冢,故村名为黄冢。清乾隆年间,刘姓从大刘营析此,繁衍成巨户,村名沿用。…[详细] |
孙堂村 | ~217 | 村庄 | 明初,孙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因村前有水塘,名孙塘,后演为孙堂。明万历年间,因兄弟分家,一人迁出另建前孙堂,更名为后孙堂。…[详细] |
白衣阁村 | ~218 | 村庄 |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张姓由张老家析此成村,因村后有白衣奶奶阁,故名白衣阁。…[详细] |
樊庄村 | ~219 | 村庄 | 樊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小集村 | ~220 | 村庄 | 明崇祯年间,来祖张福由张老家移此成村,后起集,名张小集。1958年“后村民集体搬迁至蒋庄,1978年又迁回,村名仍为张小集。…[详细] |
蒋庄村 | ~221 | 村庄 | 蒋姓始居,名蒋庄,后蒋姓绝迹。明后期,山西洪洞县移民靳氏后裔,分别从北靳庄(汾河北岸,娄堤闸东1182步,庄户已平)、小靳营(永丰镇)、靳老家(范集镇…[详细] |
张凤庄村 | ~222 | 村庄 | 明正德年间,来祖张凤迁徙此地建庄,后人为不忘祖先,以来祖名定庄名。…[详细] |
陈楼村 | ~223 | 村庄 | 陈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楼堤村 | ~224 | 村庄 | 楼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袁阁村 | ~225 | 村庄 | 明初,袁姓项城袁氏始祖袁持衡,从汝南先迁至秣陵镇西关外,后又移至秦坡村定居,袁学诗后人迁居此地居住,清光绪年间,袁保恒建有阁楼一座,称袁家阁,简称今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高寺,古代此处有高丘,名高阳丘。后丘上建寺庙,名高丘寺。清同治元年(1862)修寨,称高丘寺寨。后简称高寺。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高寺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1年9月,高寺镇入选2021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4年7月,高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8年9月,高寺镇被授予第二批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称号。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高寺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高寺镇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老城乡,北邻丁集镇、永丰乡。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59610亩,辖26个行政村,106个自然,人口6.6万。镇政府驻地高寺。
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太平环宇记》载:“应 、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后,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
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改为高寺乡,2001年撤乡设镇。是“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卫生镇”、“周口市重点镇”。
高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
文化旅游:
后高老家遗址位于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100米处。后高老家遗址为裴李岗文化遗址。呈椭圆形,稍高于周围地面,现为农田。文化层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80米,厚18米,面积405万平方米,19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楼行政村,北靠汾河,西临于营行政村,李庄、杨庄、高大庄自然村坐落于遗址之上。该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遗物。曾在杨庄村后出
历史沿革:
1947年属项城县新高区。
1949年属项城县第一区。
1955年设高寺小乡。
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人民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
1983年改为高寺乡。
2001年改置高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