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王庄乡 | 隶属:西华县 |
区划代码:411622204 | 代码前6位:4116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41.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6万人 |
人口密度:8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大王庄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宋嘉泰元年(1201)建村,为商水八里湾移民,因紧靠当时的贾鲁河,取名为河庄。因当地流传“北有毕口,南有赵口,两口吞河庄,此庄发不了”的谶语,且本村王…[详细] |
贾庄村 | ~201 | 村庄 | 明崇祯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贾氏兄弟二人在此落户,给当地张姓地主家种地。后来,居住人数增多,发展成村,得名贾庄。…[详细] |
霍坡村 | ~202 | 村庄 | 清嘉庆年间建村,因村民多为霍姓,村庄建在一处坡地上,故名霍坡。…[详细] |
刘草楼村 | ~203 | 村庄 | 清初,从刘老家迁出一族人,在此地建村,盖有一所小楼,得名刘小楼。后来村民认为小楼不雅,因小楼楼顶由茅草覆盖,遂更名为刘草楼,故名。…[详细] |
王金庄村 | ~204 | 乡中心区 | 明代,有王姓、晋姓人家在此居住,发展成村,取村名王晋庄。后晋姓人迁出,因“晋”、""金""同音,更名为王金庄。…[详细] |
李庄村 | ~205 | 乡中心区 | 明末,李姓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故名李庄。…[详细] |
邓营村 | ~206 | 村庄 | 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邓氏两兄弟,兄住今聂堆镇邓营,为北邓营,弟在此发展成村,称南邓营,后演变为邓营,“营”为大移民时期的编组单位,故名。…[详细] |
刘老家村 | ~207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刘氏一族从山东济南枣林庄迁到现西华县东王营乡刘井村。明天顺四年(1460),又迁至此地建村,因思念故土,取村名刘老家,故名。…[详细] |
三官庙村 | ~208 | 村庄 | 清初建村,当时村中建有一座庙宇,庙内有尧、舜、禹三座泥塑神像,故名三官庙。…[详细] |
牌坊街村 | ~209 | 村庄 | 明末,闯王李自成起义后,千顷李家在此建了一座很大的牌坊,后人在此聚居成村,得名牌坊王,后演变为王牌坊,故名。…[详细] |
簸箕刘村 | ~210 | 村庄 | 清代,此地原有东罗庄、西李庄、簸箕柳三个村庄。因当地人善以柳条编制簸箕而得名。1948年,三村合并以簸箕柳定村名。1950年分土地时,工作人员填土地证…[详细] |
粟楼岗村 | ~211 | 村庄 | 明末,栗姓和楼姓共同在此建村,当时此地为一高岗,故名栗楼岗。…[详细] |
孔寨村 | ~212 | 村庄 | 清初,祖上因经商由山西迁移此地筑寨建村,因当时与孔营村相邻,迷信孔姓高贵,不受欺压,封建社会时期不服苦役,减免杂税,故定村名孔寨。…[详细] |
方庄村 | ~213 | 村庄 | 明代,方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居住,发展成村,故名方庄。…[详细] |
范庄村 | ~214 | 村庄 | 清初,范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荒耕田,随着人口增多,聚居成村,故名范庄。…[详细] |
丁口村 | ~215 | 村庄 | 明代,丁姓一族人在此居住建村,当时贾鲁河从村西流经,因贾鲁河曾在此决口,故得名丁口。…[详细] |
李楼村 | ~216 | 乡中心区 | 清嘉庆年间建村,因村中李姓富户在村里盖了几间楼房,故得名李楼。…[详细] |
马岔村 | ~217 | 村庄 | 明嘉靖元年(1522)建村,当时由凌姓、于姓在这里居住,后来马姓相继从万花集(今东王营乡李方口村)马行岔出,因村中马姓人丁逐渐兴旺,且是半路岔来,故名…[详细] |
陈庄村 | ~218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有陈、姚两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姚姓人家迁出,陈姓逐渐兴旺,得名陈庄。…[详细] |
东孙庄村 | ~219 | 村庄 | 清代,孙姓一族在此居住建村,取名孙庄。后为与小孙庄区分,以所处地理位置,更名为东孙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南宋嘉泰三年(1203),一部分移民由商水县八里湾迁此,因此地东临贾鲁河,得名河庄。1914年,当地流传有“北有毕口,南有赵口,两口吞一庄,此庄发不了”的谶语,当时村民大多比较迷信,且本村王姓人居多,遂改名为大王庄。
荣誉排行: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大王庄乡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大王庄乡位于西华县城东南10公里,南临周口市,周郑公路贯穿全境,另有县城至李大-庄、东王营两条县级公路共同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公路交通网络。固定电话突破2500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在乡政府所在地设有信号中继站,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乡下辖2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0400人,耕地面积43900亩。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8766万元,财政收入3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10元。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围绕发展经济的中心,多策并举,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广新优品种,发展优质农业
我乡传统作物以小麦、棉花、花生为主,在稳
历史沿革:
1948年属李大庄区。
1958年属李大庄公社。
1975年从李大庄公社、迟营公社析置大王庄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大王庄乡,同年,乡政府驻地由大王庄搬迁至王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