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寨镇 | 隶属:新密市 |
区划代码:410183108 | 代码前6位:41018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A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50000 |
辖区面积:约9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白寨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白姓祖上从山西洪洞迁密于此定居,并筑一寨子,后逐渐成村,取名白寨。因村民委员会以冠名,故得名。…[详细] |
韦沟村 | ~202 | 村庄 | 韦氏家族久居沟中以姓氏取名韦沟。1940年属光林乡。1948年属密县五区。1955年9月属白寨中心乡。1956年6月,属光林区。1958年属白寨东风人…[详细] |
堂沟村 | ~203 | 村庄 | 地处沟中,洪武三年(1370)自山西洪桐迁密至此,建三槐堂,故而得名堂沟。…[详细] |
史沟村 | ~204 | 村庄 | 史姓常居住在此地沟中,故称史沟。1940年属光林乡。1948年属密县五区。1955年9月属白寨中心乡。1956年6月,属光林区。1958年属白寨东风人…[详细] |
光武陈村 | ~205 | 村庄 | 据《后汉书》记载,刘秀大将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刘植在此作战,刘植战死于此,留下贾复城、鸡鸣冢等遗迹。民间相传王莽撵刘秀到此,刘秀称帝后名光武陈。元末,陈…[详细] |
周家寨村 | ~206 | 村庄 | 周家寨原是一座古寨子,又叫“土围子”,寨中居民全为周姓,故名周家寨。…[详细] |
油坊庄村 | ~207 | 村庄 | 因早年间庄内有一香油加工作坊,取名油坊庄。…[详细] |
杨树岗村 | ~208 | 村庄 | 此村内有一道山岗,岗上长有杨树,取名杨树岗。因村委会位于此村,故得名杨树岗村民委员会。…[详细] |
良水寨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时,山西洪洞一白氏族人迁入建寨,打井取名凉水寨,后改为良水寨。…[详细] |
翟沟村 | ~210 | 村庄 | 此地因翟姓居住沟中,而取名翟沟,后来翟姓人士越来越少,几十年前这里曾被外人称为“石岭头”“桃树沟”等。因村委会位于此村,故得名翟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
王寨河村 | ~211 | 村庄 | 村处溱水上游椿板河西岸,王氏筑寨定居,故名王寨河。…[详细] |
牌坊沟村 | ~212 | 村庄 | 清末,王氏第三门后人因孝敬老人而得牌坊,村位于沟内,故得名牌坊沟。…[详细] |
张楼沟村 | ~213 | 村庄 | 明代,张姓祖上由山西洪洞迁密于此地沟中,后逐渐成村,有村民在村中建一木楼,取名张楼沟。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此地,故得名。…[详细] |
黑峪沟村 | ~214 | 村庄 | 明代,张姓祖上由山西洪洞迁密于此地沟中,后逐渐成村,有村民在村中建一木楼,取名张楼沟。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此地,故得名。…[详细] |
三岔口村 | ~215 | 村庄 | 三岔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寨沟村 | ~216 | 村庄 | 因处摩旗山南侧的沟中,村民在村旁建一寨子,得名寨沟。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时诛杀村民,后自山西洪洞移民于此得以补充,得名。又因村民委员会驻于此,而得名。…[详细] |
山白村 | ~217 | 村庄 | 明初,白姓自洪洞迁密,一支居于靠摩旗山南坡得名山白。…[详细] |
皇帝岭村 | ~218 | 村庄 | 此地山岭五帝时期轩辕黄帝曾在此驻兵活动,始称黄帝岭。后又传明代朱元璋幼年时曾逃难于此,称皇帝岭。建村后称皇帝岭村。…[详细] |
西腰村 | ~219 | 村庄 | 因地处摩旗山的西半山腰而得名西腰。1940年属光林乡。1948年属密县五区。1955年9月属白寨中心乡。1956年6月,属光林区。1958年属白寨东风…[详细] |
刘堂村 | ~220 | 村庄 | 原名罗家堂,后来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密后改为刘家堂,建国后改为刘堂。…[详细] |
高庙村 | ~221 | 村庄 | 明中期,高姓祖上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迁密于此,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建高家庙,取名高庙。因村民委员会以冠名,故得名。…[详细] |
柳沟村 | ~222 | 村庄 | 清末,居民自荥阳贾峪镇老街迁至此地沟中,因柳树较多而得名柳沟。…[详细] |
北东岗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因村庄位于线沟东边的山岗上。建国前,村民都在沟里住着,后来人都逐渐搬到岗上居住,位置偏东而得名。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此,故得名东岗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古称黑大王坟。明永乐年间白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人筑寨建屋,改名白寨。
基本介绍:
"白寨镇位于新密市东北18公里处、郑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S316公路纵贯全境,距郑州西南环城高速入口5公里。全镇总面积91.8平方公里,74291亩可耕地,辖23个行政村,依次为韦沟、堂沟、史沟、光武陈、周家寨、油坊庄、杨树岗、东岗、白寨、良水寨、翟沟、王寨河、牌坊沟、张楼沟、黑峪沟、三岔口、寨沟、山白、皇帝岭、西腰、刘堂、高庙、柳沟。302个村民小组,9349户, 57850人,其中农业人口54553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尤其以石灰石和煤炭储量大、分布广。1995年撤乡建镇,先后被省命名为“中州名镇”、郑州市命名为卫生镇。为郑州市规划的森林生态镇。2006年生产总值61500万元,财政收入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白寨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白寨镇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白寨镇上榜。
历史沿革:
明代以前属王寨里。
康熙三年(1664)改称王寨保。
1928年分属光林寺联保和圣水峪联保。
1940年为光林乡。
1948年成立五区。
1955年撤销五区分设白寨、山白2个中心乡。
1956年合并2个中心乡称光林区。
1958年撤并山白、白寨2个中心乡,改为白寨乡。
1958年改为白寨东风公社。
1960年改为白寨区。
1963年改为白寨公社。
1983年改为白寨乡。
1995年改置白寨镇。
新密市白寨镇名优特产,主产于白寨韦沟村,韦沟村号称樱桃沟。该樱桃又分为旱樱桃和晚樱桃两个系列,旱樱桃汁多味微酸,晚樱桃肉多、酸甜适中,颗粒饱满。樱桃是北方成熟最早的水果,阳历5月上旬成熟。因成熟期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