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张坞镇 | 隶属:宜阳县 |
区划代码:410327108 | 代码前6位:4103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C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辖区面积:约1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凹里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因与邻村相比地处低凹处,故得名凹里。1936年设凹里联保,属第四区。1943年设凹里保,属张坞乡。1947年9月宜阳分为宜南、宜北2个县,设凹里乡,凹…[详细] |
程子村 | ~201 | 村庄 | 据传:早年有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程光子,人们称之为“夫子”,以后演变为“程子”故称。…[详细] |
尚午村 | ~202 | 村庄 | 尚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岳村 | ~203 | 村庄 | 南宋时岳飞率兵抗金,行军到此安营扎寨。又因本村王姓居多,故名王岳。…[详细] |
新庄村 | ~204 | 村庄 | 明末天下大乱,饥荒严重,饿蜉遍地,大量由山西洪洞、洪武地区迁徙而来的饥民到宜邑洛水北福昌西居住,后移洛河南岸,见这里风水好,便长居于此,故称新庄。…[详细] |
元村村 | ~205 | 村庄 | 在元朝政权稳定之初,这里初有住户,以此得名西村,当地的县衙财税人员为西村定名前元村、后元村,后元村后来改为元村。…[详细] |
田庄村 | ~206 | 村庄 | 以姓氏命名,很早以前姓田的居住于此,故称。…[详细] |
程午村 | ~207 | 村庄 | 程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岳社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位于岳山脚下。过去每逢春秋之季,四方游客上岳山赶庙会。上山前后,他们均在此处落脚,逐渐形成香火鼎盛的神社,故称。…[详细] |
张坞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据旧县志载,西魏孝武帝大统年间(535~551),地方武装首领张白坞组织义军驻扎于此,故得名张坞。…[详细] |
茶沟村 | ~210 | 村庄 | 据传以前种植过茶树,故称。1960年建茶沟大队,属张坞人民公社。1983年5月为茶沟村民委员会,属张坞乡。2010年12月为茶沟村民委员会,属张坞镇。…[详细] |
通阳村 | ~211 | 村庄 | 相传古代这里是一个驿站,俗称饭铺。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在此吃饭住店。多数客官来自南阳一带,这条道路一直通往南阳。…[详细] |
庞沟村 | ~212 | 村庄 | 原名彭沟,后改为庞沟,以姓氏加村势地貌命名。故名庞沟。…[详细] |
元过村 | ~213 | 村庄 | 东汉隐士严子陵少有才识,名播海内,后来游学长安时,结识刘秀和侯霸等人,便来到洛阳居住,并曾在这里居住多时。百姓为纪念他,建子陵爷庙,这里便命名为严过村…[详细] |
下龙村 | ~214 | 村庄 | 相传汉朝刘秀在此住过,因在上龙窝村下边,故称。…[详细] |
上龙村 | ~215 | 村庄 | 据传:古代当地降蛟龙一条,在该地伏卧,后人取名龙窝。蛟龙在上、中、下游停留处,分上、中、下龙窝,而居上部,故城上龙窝,后简称上龙。…[详细] |
竹溪村 | ~216 | 村庄 | 位于花果山下。因依山傍水,古时有五溪六竹园,水竹环绕,水清竹秀,风景幽雅,故称。…[详细] |
平北村 | ~217 | 村庄 | 据传当地有三个水泉,一个龟泉,一个眉泉,一个凤泉,三泉水面相平,按方位有平南、平北之分,故称。…[详细] |
平南村 | ~218 | 村庄 | 据传当地有三个水泉,一个龟泉,一个眉泉,一个凤泉,三泉水面相平,按方位有平南、平北之分,故称。…[详细] |
七峪坡村 | ~219 | 村庄 | 位于七峪河中游,早前居民居住在半坡上,故称。…[详细] |
七峪村 | ~220 | 村庄 | 因位于花果山、岳山主峰之下的七条大沟汇合的山谷,故名七峪。…[详细] |
苏羊村 | ~221 | 村庄 | 据传:西边有一道沟叫豹子沟,东边有一道沟叫狼沟,豹子和狼同时追赶猪羊,追到这里,猪、羊都被吓死,故名。…[详细] |
下村村 | ~222 | 村庄 | 因在苏羊村下边而得名。1960年建下村大队,属张坞人民公社。1983年5月为下村村民委员会,属张坞乡。2010年12月为下村村民委员会,属张坞镇。…[详细] |
石门村 | ~223 | 村庄 | 石门村地处伏牛山一谷口,因地壳运动使然,两大石柱直立,上盖一石,形成一座巨门样,故称石门村。…[详细] |
留召村 | ~224 | 村庄 | 据传古代邵夫子到此私访,夜宿落,称“留邵”后念转音为“留召”故称。…[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西魏大统年间,地方武装首领张白坞组织义军驻扎于此,故得名张坞。
基本介绍:
张坞镇位于宜阳县城西40公里处,东邻莲庄镇,西与洛宁县涧口乡接壤,南依熊耳山,北临洛河与三乡镇相望。南山北川,土地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公顷,辖25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3.8万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有花岗岩、铁矿石、钾长石、蛭石等,花岗岩储量上亿立方米,铁矿石储量309万吨,钾长石储量185万吨,蛭石储量635万吨。省道安虎线贯穿全乡20公里,县道元木路11公里,洛河自西向东流经全镇25公里;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仰韶文化遗址和龙潭寺、七峪庙、七峪瀑等著名自然景观。近年来,张坞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福民强镇”目标,坚持“工业兴镇、产业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张坞镇被确定为2021年度洛阳市文明村镇。
历史沿革:
明代属通阳保,分通四里。
清乾隆初分属莲峰区的龙一里(程子、程屋一带)、龙二里(凹里至穆册关一带)、龙三里(苏羊、冯庄、留召一带)、通顺里(通阳一带)。
1933年实行保甲制,设第四区(凹里)。
1936年属第四区(三乡)。
1943年属礼贤乡凹里。
1944年设张坞乡公所。
1947年宜阳分宜南、宜北2个县,属程屋区。
1950年属第五区(程屋)。
1951年属第六区(程屋)。
1955年撤销程屋区,划归五区(三
区划: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