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庄镇 | 隶属:永城市 |
区划代码:411481103 | 代码前6位:4114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5万人 |
人口密度:约7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高庄村 | ~201 | 主城区 | 1371年,灾民从当时从山西洪洞县逃荒至此并建庄,取名高庄。…[详细] |
郭寨村 | ~202 | 村庄 | 唐代初期,郭姓一族在此地安营扎寨,因郭姓一族人丁兴旺后为方便管理,分为东、西郭寨。以东郭寨为首的五个自然村形成村民委员会,故名东郭寨。…[详细] |
坡里村 | ~203 | 村庄 | 坡里村正处半山腰,取名坡里,意在山的坡中间。因本村地势低洼,故称坡里。…[详细] |
洪楼村 | ~204 | 村庄 | 洪氏聚居形成的村落且建有土楼,取名洪楼。…[详细] |
练庄村 | ~205 | 村庄 | 练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练庄。1958年成立练庄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练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1986年高庄撤乡设镇,练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详细] |
冀庄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冀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冀庄。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因冀庄自然庄为中心,叫冀庄高庄社。1959年初成立冀庄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冀庄村民…[详细] |
谢店村 | ~207 | 村庄 | 谢店,早期此地有一家姓谢的财主,人弱财多,后有吴姓一家逃荒至此买下谢姓土地,所以称谢店。…[详细] |
车集村 | ~208 | 村庄 | 在清代嘉庆年间,车集交通畅通,每天车辆人流川流不息,由此得名车集。…[详细] |
程菜园村 | ~209 | 村庄 | 程菜园,相传过去程姓在此种菜,故名程菜园。…[详细] |
闫瓦房村 | ~210 | 城乡结合区 | 闫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村内都是瓦房,取名闫瓦房。…[详细] |
邵庄村 | ~211 | 村庄 | 邵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邵庄。1961年建立邵庄大队,以驻地邵庄命名,属高庄公社。因与外社大队重名,根据商署文(1981)49号批复,更名为郭邵庄大队…[详细] |
前张村 | ~212 | 主城区 | 张姓居多,又因地理位置区分,得名前张庄。…[详细] |
高台村 | ~213 | 村庄 | 高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高台。1958年夏建制行政村。1959年初成立高台大队,以大队驻地命名,属高庄公社。1984年因体制改革,更名为高台村民委员会…[详细] |
曹河涯村 | ~214 | 村庄 | 曹姓族人聚居逐渐形成的村落且位于宋代运粮河旁,故名曹河涯。…[详细] |
王庄村 | ~215 | 村庄 | 王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王庄。1961年成立大厂大队,属高庄公社。1974年大厂大队分为大厂、王庄两个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年改置为王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
大张村 | ~216 | 村庄 | 张氏聚居此地形成的村落且聚落规模较大,取名大张庄。…[详细] |
葛店村 | ~217 | 村庄 | 葛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葛店。1959年初成立葛店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葛店村名委员会,属高庄乡管辖。1987年高庄撤乡设镇,葛店村民委员…[详细] |
陶庄村 | ~218 | 村庄 | 陶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陶庄。1974年由坡里大队划出谢庄、孟庄,由蒋洼大队划出孙庄、陶庄、刘庄,成立谢庄大队,以驻地谢庄命名,属高庄公社。因和外社大…[详细] |
丁瓦房村 | ~219 | 村庄 | 丁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丁瓦房。1959年初成立曹庄大队,以所辖自然村曹庄命名,属高庄公社。因与外社大队重名,根据商署文(1981)49号批复,更名为…[详细] |
东郭庄村 | ~220 | 村庄 | 郭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东郭庄。原属于郭庄小公社。民国36年夏建制行政村。1959年成立郭庄大队,以驻地郭庄命名,属高庄公社。因和外社大队重名,根据商…[详细] |
大厂村 | ~221 | 村庄 | 张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庄子里以前有座大厂,取名张大厂。…[详细] |
单庄村 | ~222 | 村庄 | 单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单庄。1959年设单庄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改置为单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辖。1986年高庄撤乡设镇,单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详细] |
潘庄村 | ~223 | 城乡结合区 | 潘姓在此聚居形成村落,取名潘庄。1961年初建立贾庄大队,以驻地贾庄命名,属高庄公社。因与外社大队重名,根据商署文(1981)49号批复,改名潘庄大队…[详细] |
黄屠庄村 | ~224 | 村庄 | 黄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黄屠庄。1961年建立黄屠庄大队,以驻地黄屠庄命名,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黄屠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辖。1986年高庄撤…[详细] |
屠庄村 | ~225 | 城乡结合区 | 屠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屠庄。1959年建立孙楼大队,以大队驻地孙楼命名,属高庄公社。因和外社大队重名,根据商署文(1981)49号批复,改名为屠庄大…[详细] |
赵小厂村 | ~226 | 城乡结合区 | 明洪武年间,从山东常青县迁往至永城居住形成聚落,取命赵小厂。…[详细] |
蒋洼村 | ~227 | 村庄 | 蒋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蒋洼。1958年夏建制行政村。1959年成立大队,以所辖自然村蒋洼命名,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蒋洼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辖…[详细] |
黄李村 | ~228 | 村庄 | 黄氏、李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黄李。1964年建黄李大队,以大队驻地黄李命名,属高庄公社。1984年更名为黄李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辖。1986年高庄撤…[详细] |
申楼村 | ~229 | 村庄 | 申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村里建有土楼,取名申楼。…[详细] |
韩庄村 | ~230 | 村庄 | 韩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韩庄。1961年成立韩庄大队,属高庄公社。1984年因体制改革,更名为韩庄村民委员会,属高庄乡辖。1987年高庄撤乡设镇,韩庄…[详细] |
周庄村 | ~231 | 村庄 | 周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周庄。1961年设周庄大队,以驻地周庄命名,属高庄公社。1984年改置为周庄村民委员会,归高庄乡管辖。1986年高庄撤乡设镇,…[详细] |
地名由来:
一说:古时候,全国连年受灾,灾民从当时从山西洪洞县逃荒至此,一家兄弟四人逃到永城,兄弟四人各占一地,由于姓高的人居多,因此取名高庄寨,后简称今名。二说:清朝末年,该地居住着姓谢的大户,后来随着外地逃荒户居住此地,形成一个集镇,且因其地势高于四周,故取名高庄。
基本介绍:
高庄镇位于永城市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人,面积78平方公里,永淮公路贯穿全境,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点,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星火科技示范先进乡镇。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8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6元。
境内煤炭储量达3亿多吨,座落有年产90万吨的葛店煤矿和年产180万吨的国家统配矿——车集煤矿。国家投资34亿元的神火工业园位于镇区东南0.5公里,矸石电厂、电解铝厂、碳素厂、铝型材加工厂等四大重点项目正在开工兴建。该镇粮棉油、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尤以高庄酥梨享誉国内外,曾荣获全国优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高庄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3年9月,高庄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高庄镇(优质小麦))榜上有名。
2023年1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高庄镇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2023年1月,2022年商丘市健康乡镇名单出炉,高庄镇入选。
2021年10月,高庄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舞狮)。
2021年9月,高庄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高庄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1945年设高庄乡。
1959年成立高庄公社。
1961年改高庄区。
1968年复为高庄公社。
1984年称改高庄乡。
1986年撤乡设高庄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