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陡沟镇 | 隶属:正阳县 |
区划代码:411724104 | 代码前6位:4117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Q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辖区面积:约100.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陡沟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明洪武年间,村民从湖北麻城迁此始居,因地形起伏,壁陡沟深,故名陡沟。…[详细] |
代湾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明末,戴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靠河湾,故名。…[详细] |
张湾村 | ~202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张姓从大张湾分迁至此定居,名小张湾。…[详细] |
隗湾村 | ~203 | 村庄 | 明末,隗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西靠河湾,故名。…[详细] |
祝湾村 | ~204 | 村庄 | 清初,祝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靠河湾,故名。…[详细] |
孟庄村 | ~205 | 村庄 | 清初,孟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建村,因南有孟庄,故名。…[详细] |
常闵村 | ~206 | 村庄 | 清初,闵姓从湖北麻城迁此,称今名。明属柳寨里。清属柳寨保。1921年属陡沟镇。1932年属陡沟联保。1945年属陡沟乡。1951年属孟庄乡。1956年…[详细] |
小魏庄村 | ~207 | 村庄 | 清初,魏姓从湖北麻城迁此,故名。明属柳寨里。清属柳寨保。1921年属陡沟镇。1932年属陡沟联保。1945年属陡沟乡第七保。1951年属缪庄乡。195…[详细] |
西闵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清初,闵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此地有几个闵庄,居西,故名。…[详细] |
大鲁村 | ~209 | 村庄 | 清初,鲁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村大人多,故名。…[详细] |
汪楼村 | ~210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汪姓从湖北麻城迁此,筑楼成村,故名。…[详细] |
谢庙村 | ~211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谢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建村,因村中有寺庙,故名。…[详细] |
八里村 | ~212 | 村庄 | 明天顺年间,李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因离兰青店八里,且居响水河河湾内,故名。…[详细] |
孟寨村 | ~213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孟氏从湖北麻城迁此,因村周围筑有寨墙,故名。…[详细] |
尚田村 | ~214 | 村庄 | 明末,尚姓从湖北麻城迁此,称上田庄。后演为今名。…[详细] |
周湾村 | ~215 | 村庄 | 清初,周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靠河湾,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洪武年间,村民从湖北麻城迁此始居,因地形起伏,壁陡沟深,故名陡沟。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陡沟镇位于正阳县西南部,北距县城27公里,南临淮河。全镇辖 16个行政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10万亩耕地,辖16个村,263个村民组,总人口3.7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66万元,农民储畜存款余额达6345万元。
二、特色和亮点
1、蔬菜栽培
常年种植面积在9000亩左右,塑料大棚500亩。名优产品生姜、大蒜,以其独特、浓郁的辛辣风味俏销四方。
2、农产品加工
尤以手工馒头、空心挂面最为著名,与生姜、大蒜并称陡沟四大特产。
3、河沙开采
17公里淮河岸线,河沙资源丰富。现有8家采
文化旅游:
老母洼遗址位于正阳县陡沟镇尚田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6年1月22日老母洼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名陡沟,始有陡沟之名。
明洪武四年(1371)属汝阳县。
弘治十八年(1505)为柳寨保,属真阳县。
清雍正元年(1723)改属正阳县。
1921年分属三、四区。
1945年为陡沟乡。
1949年属陡沟区。
1956年分属胡冲、老店、孟庄3个中心乡。
1958年为陡沟乡,同年8月成立钢铁(陡沟)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陡沟区。
1962年复为陡沟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陡沟乡。
1988年改设陡沟镇。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