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铜钟镇 | 隶属:正阳县 |
区划代码:411724103 | 代码前6位:4117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Q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辖区面积:约10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7万人 |
人口密度:3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铜钟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北宋时期,此处有座大庙,庙有古铸铜钟得名。元末,因此处是过路店,改称铜钟店,后渐演今名。…[详细] |
崔塘村 | ~201 | 村庄 | 清初,崔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后建祠堂,以此得村名。…[详细] |
大李村 | ~202 | 村庄 | 清初,李姓从湖北麻城迁此,称今名。明属礼庄里。清属礼庄保。1921年属守信乡。1932年属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49年属崔塘乡。1956年…[详细] |
建安村 | ~203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李姓居此,因村东有古建安城,遂取名建安铺。后演今名。…[详细] |
王寨村 | ~204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王姓从湖北马成迁此筑寨,故名。…[详细] |
北王村 | ~205 | 村庄 | 1999年姚楼村民委员会分为2个村,因北部王姓人口居多,故名北王村。…[详细] |
大黄村 | ~206 | 村庄 | 清初,黄氏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村大人多,故名。…[详细] |
土桥村 | ~207 | 村庄 | 清末,村内有碎砖拌土彻成的小桥,名土扶桥,简称土桥,故名。…[详细] |
大盛村 | ~208 | 村庄 | 清初,盛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名盛庄。后演今名。…[详细] |
汪庄村 | ~209 | 村庄 | 清初,汪姓从湖北麻城迁此,故名。明属新兴里。清属新兴保。1921年属里仁乡。1932年属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56年属姚楼中心乡。1957…[详细] |
姚寨村 | ~210 | 村庄 | 清初,姚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并筑寨,故名。清属新兴保。1921年分属同心乡、义勇乡。1932年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50年属姚寨乡。1956年…[详细] |
姚前村 | ~211 | 村庄 | 1999年姚楼村民委员会分为二个村,因南部姚氏居多,故名姚前村。…[详细] |
小李村 | ~212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李姓居此,名小李庄。明属礼庄里。清属礼庄保。1921年属合作乡。1932年属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50年属范店乡。1956年属…[详细] |
闫庄村 | ~213 | 村庄 | 因为卢庄村分开后,本村闫姓最多,故名。清属礼庄保。1921年属兴仁乡。1932年属铜钟联保。1945年属铜钟乡。1950年属范店乡。1956年属姚楼中…[详细] |
小胡庄村 | ~214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胡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名胡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传,北宋时期,此处有座庙,内有一古铸铜钟,故名铜钟。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同中镇位于正阳县城南25公里,地处淮河北岸,紧临省道开龚路,东与息县相邻。全镇拥有土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辖15个行政村,326个村民组,总人口34697人。
二、特色和亮点
1、种植业
年优质花生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
2、畜牧业
全镇已发展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黄牛场3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27户,年出栏200只以上的养鸡专业户25个。
3、乡镇企业
2002年乡镇
历史沿革:
北宋时期名铜钟,始有铜钟之名。
明洪武四年(1371)属汝阳县。
弘治十八年(1505)设铜钟镇巡检司,属真阳县。
清雍正元年(1723)改属正阳县。
1921年属三区。
1945年为铜钟乡。
1949年属铜钟区。
1956年分属姚楼、永兴铺2个中心乡。
1957年改属铜钟、永兴铺2乡。
1958年设东风(铜钟)人民公社。
1961年为铜钟区。
1962年复为铜钟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铜钟乡。
1988年改设铜钟镇。
正阳盛产珍珠豆型花生,种植历史悠久。花生籽仁富含脂肪,含量一般在53%左右,有的品种高达57%,花生油清香浓郁,品质优良,是人们喜爱食用的植物油。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饱和脂肪酸占20%,并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