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翔街道 | 隶属:中站区 |
区划代码:410803010 | 代码前6位:4108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豫H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700人 |
人口密度: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龙洞村 | ~201 | 主城区 | 一村西北有一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山,山南腰间有一自然形成的山洞,洞口约60厘米,入洞后,别有天地,奇石怪状,迂迴曲折,暗井洞岔随处可见,传说有100多里…[详细] |
河口村 | ~202 | 村庄 | 一千年前有游民在此落户,因村居南、北山之间,西有河口,故名。…[详细] |
西张庄村 | ~203 | 村庄 | 村西仙鹤岭顶端,有一古庙遗址,称小白庙,庙内现有石碑、柏树、古钟。据钟上记载,西张庄原名闪庄,明代时一张姓人由焦作于村迁来,由于张姓人口发展多,改为张…[详细] |
刘庄村 | ~204 | 村庄 | 因居民刘姓居多,故名。1949年始置刘庄村公所,属博爱县第五区。1953年成立刘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成立刘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博爱县许…[详细] |
寺后村 | ~205 | 村庄 | 村南山岭上,有古庙一座——龙王庙,又名龙泉寺,因在庙北偏东,故名东寺后,后简称为寺后。…[详细] |
大洼村 | ~206 | 村庄 | 清初移民于此,因地势四面环山,中间低洼,而村处于洼处,故名。…[详细] |
栗井村 | ~207 | 村庄 | 明代就有此村,有一眼小井,井边有一棵大栗树,故名。…[详细] |
周窑村 | ~208 | 村庄 | 明代时有周姓在此开采小煤窑,故名。1949年始置周窑村公所,属博爱县第五区。1953年成立周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成立周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详细] |
东张庄村 | ~209 | 村庄 | 明代初张姓迁来在此落户,得名张庄。后在元明拉锯战中把张姓杀绝,但仍沿用张庄的村名,为了区别于离此十余里西边的张庄,故名东张庄。…[详细] |
许河村 | ~210 | 村庄 | 清初有许、靳两姓自外地迁来,两家为表兄弟,一家靠北岭,一家依南岭而居,中间有一季节性石河,因村居河边,又因许家发展人多,故名。…[详细] |
赵庄村 | ~211 | 村庄 | 明代时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山沟落户,得名赵庄,后来人口发展,山上山下都居住人,山上就叫上赵庄,山下就叫下赵庄,统称赵庄。…[详细] |
北业村 | ~212 | 村庄 | 一传明代时,山东、山西两省有居民迁来此地,四周不靠村,土话叫“不野”,后演变为北业。二传明代初,山西洪洞县居民迁入此地。村中有座龙王庙,庙中碑文记载叫…[详细] |
桑园村 | ~213 | 村庄 | 传明代初,山西洪洞县居民迁来此地,当时荒无人烟,只有一片桑树林,便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
十二会村 | ~214 | 村庄 | 明代初叶,十二家回民自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得名十二回,天长日久,演变成十二会。…[详细] |
地名由来:
寓意“龙洞山区早日飞翔”得名龙翔街道。
荣誉排行:
2021年9月,龙翔街道入选2021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龙翔街道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龙翔办事处位于焦作市西北山区,辖14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面积72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积5400亩,退耕还林地5000亩,现有耕地400亩,现有林地面积10万亩。常住人口2886户,计9425人,其中农业人口6612人,非农业人口2813人,农村劳动力3200人。平均海拔前山区为200米,后山区为500米,最高山峰970米。辖区群山起伏,夏季凉爽,春秋温和,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林果、农牧、矿产开采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0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山区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龙翔办事处辖区各村的水、电、道路、通讯、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
文化旅游:
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党政军机关旧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十二会村。年代为1939—1948年。 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党政军机关旧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1946年10月12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建立龙洞人民公社,隶属中站煤矿人民公社。
1962年划归郊区。
1980年更名为龙洞乡。
1988年10月划归中站区。
2005年11月撤乡改办,改设龙翔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