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过渡湾镇 | 隶属:保康县 |
区划代码:420626109 | 代码前6位:42062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F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辖区面积:约15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4万人 |
人口密度: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过渡湾街社区 | ~018 | 镇中心区 | 解放前,这里没有桥和渡船,每逢河水暴涨,两岸人民隔河相望,原称“隔渡湾”。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开峰峪乡政府做专用渡船,解决了过河困难,改称“过渡湾…[详细] |
二堂村 | ~200 | 村庄 | 位于过渡湾镇台子南200米,清溪河河湾处,早年县府曾在此设堂审案。县府为大堂,此地即称“二堂”,何年建“二堂”无法考证,但“二堂”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以…[详细] |
倒座庙村 | ~201 | 村庄 | 位于过渡湾镇三岔路口,西南600米处,保康至开峰峪公路旁,村边山坡有一座庙宇,庙门相迎上山坡,与一般建筑格式相反而得名倒座庙。以倒座庙命名村委会名称,…[详细] |
梅花村 | ~202 | 村庄 | 早年避难者在山上修有一座山寨,周围多梅花树,逢时梅花盛开,故改名梅花寨,后因整个地形如梅花,故而得名梅花。以梅花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梅花村民委员会…[详细] |
茶庵村 | ~203 | 村庄 | 因村头原有一庙,有道人烧茶水,供行人饮水,故而得名茶庵。以茶庵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茶庵村民委员会。…[详细] |
罗家坪村 | ~204 | 村庄 | 因早年罗姓在此居住而建村,故而得名。以罗家坪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罗家坪村民委员会。…[详细] |
青滩村 | ~205 | 村庄 | 村前南河里,原有一水潭,清澈见底,得名清潭,“潭”与“滩”谐音,后来改为清滩。以清滩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清滩村民委员会。…[详细] |
过渡湾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南河水穿境而过,南北分离,两岸隔河相望,得名“隔渡湾”1954年过往行人坐渡船过河,改名过渡湾。以过渡湾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过渡湾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中厂村 | ~207 | 村庄 | 早年,附近有三个火纸厂,的火纸厂位于中间,故而得名中厂。以中厂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中厂村民委员会。…[详细] |
鸿兴园村 | ~208 | 村庄 | 鸿兴园村位于过渡湾镇东部,距集镇5公里,版图面积23.11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46户,770人,耕地面积1440亩,山林面积20441亩。…[详细] |
白峪沟村 | ~209 | 村庄 | 因此地有条沟,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白梨树,得名白梨沟。为了简化记忆,改为白峪沟。以白峪沟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白峪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三汊河村 | ~210 | 村庄 | 因其地形是东沟、西沟、杨桥沟三沟交叉,故而得名叫“三汊河”,后改为三汊河。以三汊河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三汊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
龙洞村 | ~211 | 村庄 | 石槽沟边,有一自然山涧,同一洞口里面分为风洞和水洞,水洞泉水常流不竭,很早以前在洞口建有龙王庙,遇到天旱,人们常来求雨,非常灵验,故称龙洞。以龙洞命名…[详细] |
西梆村 | ~212 | 村庄 | 西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以驻地“过渡湾”命名。解放前,这里没有桥和渡船,每逢河水暴涨,两岸人民隔河相望,原称“隔渡湾”。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开峰峪乡政府做专用渡船,解决了过河困难,改称“过渡湾”,沿用至今。
荣誉排行:
2013年7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过渡湾镇为2012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保康县辖镇。1975年析清溪河公社建过渡湾公社,1984年更名过渡湾区,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55.3平方公里,人口1.4万。316国道穿境。辖过渡湾、中厂、石灰垭、清滩、罗家坪、草坡、郭家湾、彭家岭、白云寺、倒座庙、梅花、方家坪、三汊河、万连山、邓家坪、西梆、曾家铺、白峪沟、二堂、龙洞、茶庵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电力、商贸、饮食服务为主。土特产有木耳、香菌、板栗。农业以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烟叶种植为主。开峰峪有神龙封地和省级保护古迹“洞庭庙”遗址。镇东刺滩沟为腊梅基地。
文化旅游:
张湾墓群位于过渡湾镇梅花村,年代为汉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1912-1949)为安正乡、光迁镇所辖。
农业合作化时为开峰峪乡。
1975年7月,撤区并社前为城关区开峰峪公社;撤区并社后为过渡湾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设,过渡湾人民公社改为过渡湾区,各管理区改为乡人民政府。
1987年9月,进行体制改革,撤区建乡镇,过渡湾区改为过渡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