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八里湾镇 | 隶属:红安县 |
区划代码:421122107 | 代码前6位:4211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9万人 |
人口密度:38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八里湾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元朝因此地多朴树,名叫朴树岗。六百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开店经商,后因此地有三座小石桥,更名为三道桥街。明初,中和司有个吴姓巡捡司测得这里距中和司巡捡司驻地…[详细] |
凉亭岗村 | ~201 | 村庄 | 民国时期属太平乡。1951年属八里区;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属八里区太平公社,1975年属八里公社八里管理区;1987年隶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八里湾村 | ~202 | 村庄 | 1951年属八里乡新建社,1956年属八里区新建社,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新建大队,1975年属八里公社新建大队,1987年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王家岗村 | ~203 | 村庄 | 王家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和司村 | ~209 | 村庄 | 清朝时期属罗曲社;明清时期属八里区中和乡。1949年至1958年含三个小大队为中和大队,属中和公社;1980年属八里区中和管理区;1985年属八里公社…[详细] |
卓旺山村 | ~210 | 村庄 | 清朝初期刘姓居民在此山脚定居,因刘姓居民名叫卓旺,后来将此山叫卓旺山。…[详细] |
莲花山村 | ~211 | 村庄 | 清朝初期属罗曲社,民国时期属莲花乡,1949年属八里区红合乡,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属八公社中和管理区,1987年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陡山村 | ~212 | 村庄 | 1951年属八里区中和乡,1958年属八里区中和公社,1975年属八里公社中和管理区,1987年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王家湾村 | ~213 | 村庄 | 王家塆居民点位于村中心地点,历史长久,王姓居民较多。…[详细] |
石门桥村 | ~214 | 村庄 | 本村境内有一座石桥,有一位富裕人家行善,在母亲祝寿这天开工建造过河桥,全部用石头建造而成,取名寿母桥,1949年更名石桥。…[详细] |
大河畈村 | ~215 | 村庄 | 民国时期属仙人乡,1951年八里区,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属中和管理区,1987年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宝剑桥村 | ~216 | 村庄 | 1951年属八里区水岩乡,1958年属幸福公社水岩乡,1975年属八里公社中和管理区,1987年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李东湾村 | ~217 | 村庄 | 清朝初期属太平社,民国时期属方庙乡,1951年属八里区中型社,1956年属八里区水岩乡中型社,1958年属水岩公社,1975年属八里公社中和管理区,1…[详细] |
袁家岗村 | ~218 | 村庄 | 清朝时期属罗曲社;民国时期属袁岗乡。1951年属八里区;1956年为八里区袁岗人民公社;1987年隶属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刘明秋村 | ~219 | 村庄 | 清朝时期属罗曲社,民国时期属袁岗乡,1951年属八里区袁岗乡,1975年为八里公社刘明秋村大队,1987年更名为八里湾镇至今。…[详细] |
旺家田村 | ~221 | 村庄 | 清朝时期已有此地名,民国时期属永河区桃花乡,1949年属八里区五金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八里区袁岗公社,1963年与相邻的千厅大队合并改名为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八里湾村得名。因南距县巡检司八里,故名为八里湾。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八里湾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八里湾镇位于红安县南端,东临倒水河畔,南接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京广、京九铁路汉麻连接线横贯东西,沪蓉高速铁路在这里经过。全镇版图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水田2.5万亩,旱地0.7万亩),总人口3.9万人,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常驻人口1.2万人,民营经济大户800多家。
历史沿革:
1958年,八里湾镇境域属幸福公社。
1959年3月,撤幸福公社,成立八里公社。
1961年,建立八里区。
1987年10月,撤区设镇,建八里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