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口街道 | 隶属:江夏区 |
区划代码:420115002 | 代码前6位:42011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鄂A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200 |
辖区面积:约230.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4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文字港社区 | ~001 | 主城区 | 金口街文字港社区位于金口北部中山舰景区,东至四八九部队,南由金口高中至原金水乡镇府,西至长江,北至过江塔及锅炉厂。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环境优美,宜…[详细] |
闸东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闸东社区位于金水河两岸,辖区范围东起金水农场,南至原省生物制品厂,西邻范湖社区,北至凉亭垸。闸东社区成立的时间是 2000 年 4 月。主要构架为东河…[详细] |
金水闸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金口街金水闸社区位于江夏区堤防管理总段以东,其前身为金口镇金水闸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东起后石湖河岸,南与金水闸棉花收购站、湖北省生物制品厂毗邻,西至江…[详细] |
杨园社区 | ~004 | 主城区 | 金口街杨园社区成立于 2001 年,地处金口中心城区,辖区面积约 1 平方千米,是金口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靠金口文字港社区、南抵金口花园社区、西临…[详细] |
花园社区 | ~005 | 主城区 | 金口街道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经江夏区人民政府审批于 2001 年 2 月 12 日成立。位于金口街道西侧,辖区范围东起金湖大道金口供电所到金江小区,西…[详细] |
范湖社区 | ~006 | 主城区 | 范湖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金口街范湖社区位于金口南部,东与闸东社区相邻,南于金水一村接壤,西至赤矶山村。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亩,…[详细] |
金水社区 | ~007 | 城乡结合区 | 金水社区简介
金水社区位于江夏区金口街的东部,也就是原来的金水乡政府。办公地点在长山镇,交通方便,纸金公路横穿而过,辖区面积 0.65…[详细] |
二道堤社会社区 | ~008 | 主城区 | 二道堤社会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永胜村 | ~201 | 村庄 | “永胜”寓意永远胜利。永胜村,解放初期属金口镇民主乡二片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跃进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跃进大队;1962年属金口区新…[详细] |
凉亭村 | ~202 | 村庄 | 此地位于金水闸凉亭山脚下,故命名为凉亭村。…[详细] |
淮山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据《江夏县志》记载,辖区内有一金矶山,又名淮山。清光绪八年武昌府“禁渔”示碑载名槐山矶,淮山后又更名为槐山。…[详细] |
沿江村 | ~205 | 村庄 | 原位于金水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沿江垸,故取名沿江村。…[详细] |
旭光村 | ~206 | 村庄 | “旭光”指旭日东升,光芒万丈。解放初期属大黄乡新屋公社;1955年合作化为金口、五一两个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取名为金口大队;1961年将后湖大队的…[详细] |
后湖村 | ~207 | 村庄 | “后湖”指金口后湖(原后石湖)。后湖村,解放初期属大黄乡;1955年合作化时为联盟红腾农业社;1956年12月为金口区金口大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详细] |
雷岭村 | ~208 | 村庄 | 此村原为雷家岭大队,驻扎地为雷家岭湾,后更名为雷岭村。…[详细] |
夏山村 | ~209 | 村庄 | “夏山”即“夏家山”的简称。夏山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七一农业社;1956年为和平乡国光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金水公社七一大队;1960年七一…[详细] |
胡岭村 | ~210 | 村庄 | “胡岭”指村民委员会设在胡家岭湾。解放初期属和平乡;1955年合作化为新民、新光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和平大队。1960年分为胡岭、国光、红星…[详细] |
艾岭村 | ~211 | 村庄 | “艾岭”指艾家岭湾,此湾地势较高,从原胡家岭大队分出后,村民委员会设在此湾。…[详细] |
三湖村 | ~212 | 村庄 | 东邻三门湖,故取名三湖村。三湖村解放初期属和平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民、新光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为七一大队。1960年分为胡岭、国光、红星三个…[详细] |
姚湾村 | ~213 | 村庄 | 辖区内姚家湾位于纸金公路旁,属中心地带,故以此湾名命村名。…[详细] |
同升村 | ~214 | 村庄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有几个人合股开了一座榨房叫同济榨房,解放后以美好寓意将此地命名为同升村。…[详细] |
关山村 | ~215 | 村庄 | 关山坐落在村内,故取名为关山村。关山村,解放初期属新屋乡;1955年合作化时为同升三社;1956年为新屋乡同升大队;1961年新屋公社同升三大队;19…[详细] |
长山村 | ~216 | 村庄 | “长山”指位于长山山尾。长山村,解放初属新屋乡四片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同升第四农业社;1956年为新屋乡同升大队;1963年从同升划出,后改名长山…[详细] |
金水一村 | ~225 | 村庄 | 此地村庄沿金水河西,由北至南,分别取名为金水一村、金水二村、金水三村、金水四村,该居民点排在首位,为金水一村。…[详细] |
金水二村 | ~226 | 村庄 | 此地村庄沿金水河西,由北至南,分别取名为金水一村、金水二村、金水三村、金水四村,该居民点排在第二位,为金水二村。…[详细] |
金水三村 | ~227 | 村庄 | 此地村庄沿金水河西,由北至南,分别取名为金水一村、金水二村、金水三村、金水四村,该居民点排在第三位,为金水三村。…[详细] |
金水四村 | ~228 | 村庄 | “金水”指金水河,“四”指序号。1961年金水四村管理委员会成立,辖2个生产小队,形成一个自然村;1965年行政组织变动,有3个生产队;1971年为南…[详细] |
长江村 | ~229 | 村庄 | 意为位于长江边的村庄。长江村,1956年建立致富乡致富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建立范湖人民公社致富大队(武昌县金口区辖);1971年撤(金口)区并社…[详细] |
赤矶山村 | ~230 | 村庄 | 赤矶山村座落于长江南岸,村附近有一座红色矶石耸立于江中,得名赤矶山,后因开山采石,矶石被毁。以山名命村名。…[详细] |
红灯村 | ~231 | 村庄 | “红灯”寓意为红红火火。1960年分属和平公社一、二、三大队,中湾为和平一大队,四行湾和谭塔湖湾、洋灯头为和平二大队,双沟湾、单沟湾、废堤湾为和平三大…[详细] |
中湾村 | ~232 | 村庄 | 中湾村,1950年初至1957年底属金口区洋灯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和平一大队,属范湖公社管辖;1969年10月与和平二大队合并为和平大队;1…[详细] |
前进村 | ~233 | 村庄 | “前进”寓意村民的生活向前进。前进村,1950年为莲湖墩湾;1958年属于范湖乡南岸片;1962年南岸片分开,成立前进大队;1969年前进、三合、西湖…[详细] |
南岸一村 | ~234 | 村庄 | 围堤开荒,南堵嘉鱼水而得名。南岸一村,解放前属梯垱湾;解放后1957年称新建大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大城公社新建大队;1971年与五四大队、南岸…[详细] |
南岸二村 | ~235 | 村庄 | “南岸”即指在嘉鱼水的南岸,“二”是序数词,与南岸一村、南岸三村相呼应。…[详细] |
南岸三村 | ~236 | 村庄 | “南岸”即指在嘉鱼水的南岸,“三”是序数词,与南岸一村、南岸二村相呼应。…[详细] |
联合村 | ~237 | 村庄 | 沙湖湾和双窑湾两个自然村合并,故取名为联合村。…[详细] |
大罾口村 | ~238 | 村庄 | “大罾口”指原位于一个搬罾码头附近。大罾口村,1950年为群建大队;1969年与东湖大队、前进大队合并为三合大队;1979年三合大队解体,恢复为群建大…[详细] |
青菱村 | ~239 | 村庄 | “青菱”指青菱湖。青菱村,1958年为大城公社东湖大队;1969年与大罾口大队、勤建大队合并为大城公社三合大队;1979年三合大队解体,恢复成东湖大队…[详细] |
西湖村 | ~240 | 村庄 | “西湖”指靠近西湖。西湖村,1950年为金口区大城公社西湖大队;1969年西湖大队、群建大队、前进大队合并为三合大队;1979年三合大队解体,恢复为西…[详细] |
大罾埠村 | ~241 | 村庄 | “大罾”指所在地以前是金水河边搬罾的渔码头,“埠”旧指码头。…[详细] |
西湾村 | ~242 | 村庄 | 鲁湖修筑西湾堤后,村民由鄂城、新洲等地搬迁而来,便取名西湾村。…[详细] |
马蹄口村 | ~243 | 村庄 | 据传形为马蹄状,而正好在一条老港口的附近,故得名马蹄口村。…[详细] |
南阳村 | ~244 | 村庄 | 南阳原是南窑,地处江南,祖先们以烧窑为生,古时称南窑五咀,每个咀子都有一座窑,后因官府禁令关闭窑门,不再烧窑。…[详细] |
枫树村 | ~245 | 村庄 | 村内有枫树高达20米,深黄褐色,枫叶色泽绚烂,形态优美,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为纪念这颗稀有的古树便取名为枫树村。…[详细] |
前湖村 | ~246 | 村庄 | 该居民点环前湖而居,故命名为前湖村。前湖村,1956年隶属省农科所联乐大队,部分属同乐大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金口区贺岺公社前湖大队;1971年…[详细] |
白衣庵村 | ~247 | 村庄 | 清朝年间,铁锦山有名胜古迹“三台、八景、九庙、一庵”,“一庵”即为白衣庵,位于区域内。…[详细] |
白马头村 | ~248 | 村庄 | “白马头”指此地位于传说中清朝年间鲁湖之滨白色神马死去的地方。…[详细] |
三门口村 | ~249 | 村庄 | 清朝年间,东沙咀与西沙咀对湖相望,过湖客人使用木船往返,太平王有个王氐老爷为了东西两咀连接,用树打界桩,湖内北边水域取名为三门湖,此后该湾与三门湖湖口…[详细] |
洞山村 | ~251 | 村庄 | “洞山”指洞山桥。洞山村,1950年至1953年属新屋管理区大黄片;1955年合作化时更名为红光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红光大队;1971…[详细] |
铁锦村 | ~252 | 村庄 | “铁锦”即指铁锦山。解放初期为铁锦乡;1956年由新春、新国两乡合并为为双新大队;1959年又由双新大队改为双共大队;1961年为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详细] |
畜牧所金水基地村 | ~500 | 村庄 | 畜牧所金水基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果茶所金水基地村 | ~501 | 村庄 | 果茶所金水基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金口古称为涂口,以金水河(古称涂川、涂水)入长江之口得名。涂口为雄踞长江中游之要冲,赤矶山(古赤壁)与纱帽山(古百人山),槐山与大军山,上下夹江相峙,扼守大江,形成军事上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到唐宋之际,在涂口发现金矿,因之改名为金口。
基本介绍:
金口街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办事处驻金口,人口80728人,面积230.68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50个村委会:花园、杨园、文字港、金水闸、闸东、金水、范湖、二道堤、永胜、淮山、沿江、凉亭、旭光、后湖、洞山、夏山、雷岭、艾岭、胡岭、三湖、姚湾、同升、关山、长山、杨咀、余岭、虎山、海口、东振、勤建、横堤、严家、金水一、金水二、金水三、金水四、赤矶山、长江、红灯、中湾、前进、南岸一、南岸二、南岸三、联合、青菱、大罾口、西湖、大罾埠、西湾、马蹄口、南阳、枫树岭、白衣庵、白马头、三门口、铁锦、前湖。
-
概况
金口以金水河入长江口得名。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武汉经济开发区西部,南与嘉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金口街道被命名为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2年11月,金口街道被命名为2022年度武汉市市级生态村镇。
文化旅游:
一代名舰中山舰在其26年的服役过程中,经历了众多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山舰与日军飞机激战75分钟后,被炸沉于长江金口。1997年,经国
淮山碉堡群,位于金口淮山村江家岭、桂园、赵家祖堂等地带。现发现有碉堡6个,它们间隔不远,分别置于岗地与山顶。碉堡全用混泥土砌建,十分坚固。这批碉堡的发现,对研究近代战争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留云亭在江夏区金口镇北长江南岸槐山顶部。传说为菩提达摩“一苇航江”处,故古称达摩亭。菩提达摩(?一528或536),亦作达磨,古印度僧人。南朝宋末(一说梁普通元年或大通元年)航海抵广州,后入
历史沿革:
公元前350年东周楚置沙羡(羡念“邑”音)于金口(涂口);清同治八年(1869),设金口镇及金口台驿;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金口为武昌县所辖;1927年(民国16年)大革命时期,金口镇属第十三区;1935年(民国24年)在金口设第一区,区治金口镇;1936年(民国25年),金口镇属第一区署;1941年(民国30年)武昌县废区改乡,改金口第一区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乡;1945年(民国34年
区划: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