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荆州市 > 荆州区 > 弥市镇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

[移动版]
地名:弥市镇隶属荆州区
区划代码:421003105代码前6位:421003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D
长途区号:0716 邮政编码:434000
辖区面积:约16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8万人
人口密度:48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弥市社区~001镇中心区
“弥市”:即弥陀寺,宗教纪念地。1952年,区土改办公室以“寺”与“市”的谐音,正式更名为弥市。…[详细]
沿河村~201村庄
因村民沿虎渡河居住,故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虎南乡管辖。1950年,属江陵县第六区蔡家台乡管辖。1984年,属于弥市区里甲口乡管辖。2004…[详细]
太平桥村~203村庄
太平桥”:1928年,大土匪仇年山,常年在此丢字喊款,不得太平。这年6月,南团农协将仇匪以及13名大小头目全部消灭,从此这里太平无事,恰逢此时修建一桥…[详细]
里甲口村~204村庄
清光绪八(1882)年,此处有一李姓商人在此处虎渡河河段设有拉拉渡,习称“李家渡口”。1948年,将此处更名为里甲口,成立群众自治组织时则以此地域名命…[详细]
刘家桥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刘姓族人聚居此地,形成地片,又修有桥梁,故名。…[详细]
两县街村~206镇中心区
因处于原江陵、公安两县交界处的集市,故名。…[详细]
合兴村~207镇乡结合区
合兴”:寓意期望大家合作、兴旺。故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西乡管理。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合兴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弥市指导组…[详细]
新堤村~208镇中心区
1922年,位于虎西支堤的泰山庙处被洪水冲毁,之后,人们在溃口处再筑一段新堤,故名。…[详细]
弥市村~209镇乡结合区
区域内有一座古庙,名为“弥陀寺”。1952年,根据“寺”与“市”的谐音,更名为弥市,故名。…[详细]
炮台村~210镇中心区
明朝旧臣吴三桂反清复明,路经弥陀寺时与前来围剿的官军交火,在村域内陈家泓地段架设多门大炮,并未筑土填台,人们将架设大炮的位置称为“炮台”。…[详细]
老场村~211村庄
明、清时期,这里先后设预备仓及虎渡口巡检司形成集镇,很古老,人称老场。…[详细]
工农村~212村庄
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西乡管辖。1950年,属江陵县第六区群益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群益乡工农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详细]
陈家湾村~213镇乡结合区
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于虎北乡第8保管辖。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大口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群益乡胜利农业合作社。1958年,…[详细]
新华桥村~214村庄
因由新华村及卷桥村合并而成,故取原两村名中的三个字命名。…[详细]
天保村~216镇乡结合区
因这里原是一处民垸,取名天保垸,故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于虎北乡八保和九保管辖。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由江陵县第六区竹枝乡管辖。195…[详细]
苏家铺村~217镇乡结合区
因清代苏姓人家在此开有店铺,颇有名气,故形成地名。…[详细]
姚家铺村~218村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姚姓人家开设店铺,颇有声誉,形成地名。…[详细]
双马村~219镇乡结合区
因为双柳村、马岗村两村合并而成,便取原村名上第一字命名。…[详细]
普兴村~220村庄
因境内有普安寺和新兴观,各取其中一字,成普兴,寓意当地普遍兴望发达,故名。…[详细]
龙华村~221村庄
境内原有“白龙庙”和“莲花寺”,这里取其中的“龙”和其中的“花”,并根据“花”的谐音演变为“华”,即“龙华”。…[详细]
邱市村~222镇乡结合区
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北乡管辖,且为乡政府所在地。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同心乡管辖。1956年,名为江陵县第四区改口乡大兴农业合作社。1…[详细]
谢家垸村~223村庄
“谢家垸”是一处民垸,即围绕民居耕地修建的防水堤防,因谢姓族人聚居于境内故名谢家垸,属弥陀寺境内十三民垸之一。…[详细]
改口村~224村庄
境内原有一个河的溃口被堵住,在下游另挖一个出水口,故称改口。…[详细]
大桥村~225村庄
因境内横渠上有一石头砌成的桥梁,相比木板桥,甚至藤条桥,则以此为大,故名。…[详细]
里甲口社区~400特殊区域
里甲口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砖瓦厂农业队村~500村庄
砖瓦厂农业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棉花原种场村~501村庄
棉花原种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中洲子渔场村~502村庄
中洲子渔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漳泊湖渔场村~503村庄
漳泊湖渔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弥市”:即弥陀寺,宗教纪念地。1952年,区土改办公室以“寺”与“市”的谐音,正式更名为弥市。

荣誉排行: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弥市镇位列第847名。

2014年7月,弥市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弥市镇地处长江以南,与荆州古城隔江相望。东连武汉,西达巴蜀,南望三湘,北濒长江。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是湖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全镇辖5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八万余人,版图面积166平方公里,随着荆州长江大桥的贯通,弥市镇已成为荆州市重点开发开放区,湖北省重点小集镇,正发生天翻天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各界朋友、客商理想的投资之地。

弥市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能人辈出,游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且各领-。弥市镇属于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湖北省优质油、棉、良种牲猪的生产示范基地。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新一轮开放开发热潮正在到来,弥市镇委、

+查看详细弥市镇概况>>

文化旅游:

弥陀寺秋收暴动遗址

弥陀寺秋收暴-动-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弥市老街。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按照《两湖暴-动-决议案》决定成立江陵区特委,在江陵地区发动秋收暴-动-。江陵区特委决定在毗邻公安的江南重镇

历史沿革:

宋代,此地称弥陀寺。

明代,此地为上、中、下四十八都。

清代,称虎渡汛。

民国19年(1930),撤汛设区,弥陀寺为江陵县第六区。

1949年7月,仍为江陵县第六区。

1954年3月,更名为江陵县第四区。

1956年5月,更名为江陵县弥市指导组。

1958年10月,更名为江陵县弥市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更名为江陵县弥市区。

1968年4月,更名为江陵县弥市革命委员会。

1975年11月,为江陵县弥市公社。

197

+查看详细弥市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弥市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