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六股泉村 | 隶属:洪山嘴镇 |
区划代码:420682105209 | 代码前6位:42068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鄂F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干旱少雨,寸草不生,老百姓取水要去二十里外的汉江河,王母娘娘深感民间疾苦,便派神马下凡在此一片开阔地带踏了六下,随即此地便冒出了六股形似马蹄的泉水,人们称为六股泉。清·光绪《光化县志》胜迹类载“六股泉在青龙山之阳,泉分六股出,昔流自山腰,后移于山足。居人恐更他徙,铸铁筛罩之泉左右。又说六股泉又称锣鼓泉,一次,一个巫婆路过六股泉时,一股邪气把六股泉的水引走了,只见泉水一骨碌的的往下滚,有年老知事的告诉乡民,赶快请十个寡妇唱神戏,以虔心感动泉水,又请铁匠打铁筛子、铁锣罩住泉水,还请石匠打了对石鼓、石锣陪伴六股泉,这样才挡住了六股泉水。现铁筛、铁锣还在六股泉的堰塘里,石鼓、石锣在六股泉下游不远处,用石头敲“石鼓”,可听到“咚咚”声,敲石锣可发出“铛铛”响声。
基本介绍:
洪山嘴镇六股泉村位于老河口市西北部30公里的洪山嘴镇六股泉自然村。距汉丹铁路付家寨车站9公里,离汉江10公里,与丹江口市交界,属山区丘陵岗地,全村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543户,1782人,村党支部有党员47人。耕地面积5470亩,山林面积3700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六股泉村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辖区有大型天然矿泉六股泉,泉口高程163.4米,形成遍布约一平方公里的泉堰,其中心形成六股集中的相对泉水而得名。泉水从堰底涌出,成簇气泡,水深可达3米以上。据矿产水文地质部门对六股泉泉水动态测算,泉水平均自溢量为6004.8吨/日,水温平均为1
历史沿革:
明朝属光化县窑屋社。
清朝年间属光化县正西乡。
民国初年沿用清制。
民国七年(1918),属光化县北乡。
民国十七年(1928),名六股泉村,属光化县三区(屈家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名六股泉保,属光化县二区(巨兴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名称不变,属光化县乾德乡(县城北张庄)。
1948年,名称不变,属光化县爱国民主政府六区(袁冲)。
1949年,名六股泉村,属光化县袁冲区。
1956年,名六股
周边相关:
六股泉村附近有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老河口市博物馆)、清泉沟、袁书堂教育基地、百花山森林公园、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霸王坟墓群等旅游景点,有老河口大仙桃、老河口银鱼、丹河稠酒、老河口汉水梨、汉江石、老河口砂梨等特产,有老河口木版年画、老河口丝弦、老河口赞阳锣鼓、襄阳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