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市镇 | 隶属:沙洋县 |
区划代码:420822108 | 代码前6位:4208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H |
长途区号:0724 | 邮政编码:448000 |
辖区面积:约92.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85万人 |
人口密度:4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金牛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该地居民向往美好富裕生活,故名金牛社区。…[详细] |
漳湖垸社区 | ~002 | 村庄 | 漳湖垸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城村 | ~200 | 村庄 | 南宋未年(1274),为抗击元军南下,守将都统制边居谊率三千将士修筑城堡,抗击元军。因是新修的军事设施,故名新城。…[详细] |
蒋台村 | ~201 | 村庄 | 该地境内有一蒋家台居民点,故名蒋台村。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新城乡管辖。1955年,成立凤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李市人…[详细] |
新灯村 | ~202 | 村庄 | 该地居民勤劳上进,为当地农业生产模范,故名新灯村。…[详细] |
联盟村 | ~203 | 村庄 | 该地居民盼望团结向上,齐心协力搞好生产,故名联盟村。…[详细] |
董场村 | ~204 | 村庄 | 该地居民多为董姓,且周边居民往来于此进行买卖交易,形成集市,故名董场村。…[详细] |
刘巷村 | ~205 | 村庄 | 该地境内有一刘巷居民点,故名刘巷村。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董场乡管辖。1955年,成立荆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李市人民…[详细] |
工农村 | ~206 | 村庄 | 1931年,由共产党领导的董场农民起义,中心地点就在此地,很多人参加了工农红军。1932年,被国民党反共义务队镇压,大批革命群众被杀害。为纪念工农红军…[详细] |
沿河村 | ~207 | 村庄 | 因居民沿着汉江而居,形成村落,故名沿河村。…[详细] |
蔡咀村 | ~208 | 村庄 | 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沿河乡管辖。1955年,分别成立金沙、幸福、沿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从沿河乡分离,分别成立李市人民…[详细] |
青年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该地居民希望生活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故名青年村。…[详细] |
西荆河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该地境内有一条西荆河,故名西荆河村。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李市乡管辖。1955年,分别成立双岭和联洲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详细] |
光芒村 | ~211 | 村庄 | 该地居民愿生活兴旺发达,故名光芒村。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新河乡管辖。1955年,成立光芒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李市人民…[详细] |
沈桥村 | ~212 | 村庄 | 该地居民多为沈姓,境内原有一座大桥,故名沈桥村。…[详细] |
彭岭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该地居民多为彭姓,且地势较高,故名彭岭村。…[详细] |
张巷村 | ~214 | 村庄 | 该地片内有一张家巷,故名张巷村。民国末期,属荆门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属张马乡管辖。1955年,成立中心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李市人民公社…[详细] |
荆马村 | ~215 | 村庄 | 2003年,荆潜村与万里村合并,因万里村原属张马乡,于是选取荆潜村的“荆”,张马乡的“马”作为村名,故名荆马村。…[详细] |
高丰村 | ~216 | 村庄 | 以美好愿景命名。该地居民希望每年农作物高产、丰收,故名高丰村。…[详细] |
唐垴村 | ~217 | 村庄 | 该地原居民多为唐姓,境内有一大土堆,故名唐垴村。…[详细] |
刘淌村 | ~218 | 村庄 | 该地原居民多为刘姓,且地势较低,经常被水淹,故名刘淌村。…[详细] |
永久村 | ~219 | 村庄 | “永久”取永久长远的意思,寓意该地长远久远。…[详细] |
彭河村 | ~222 | 村庄 | 位于西荆河边,境内有一彭塚湖,故名彭河村。…[详细] |
邓洲村 | ~223 | 村庄 | 邓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唐代末期,有李姓族人再次聚居、经商,形成集市,俗称“李家市”。五代后唐时期,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在此修筑城堡,所在李家市原为小集场,城堡以此命名为李家市城堡。后称李家市、李市,均源于此。李市镇以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李市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19年12月,李市镇被命名为2019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李市镇位于荆门市最南端,国土面积9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24.2公顷,下辖25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8456人,其中农业人口37903人,人口出生率5.15‰。农民年人均收入3021元。
2002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3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8亿元,按照“稳粮棉,扩菜禽,兴果畜”的思路,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功向多元化种植结构转变,以棉花、蔬菜、油料、林果、水产、畜禽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以绿色食品藜蒿为主的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得到扩大,全镇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藜蒿1500万公斤。全年粮食产量7006吨,棉花产量3347吨,油料2225吨,生
文化旅游:
新城遗址位于沙洋城南七公里的李市镇新城村,北临汉江,建于南宋。南宋末年,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公元1274年10月,元军沿汉江南下,兵临新城堡,南宋守城将领、都统制边居谊指挥守城将士,
历史沿革:
唐代末期,有李姓族人再次聚居、经商,形成集市,俗称“李家市”。
五代后唐时期,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在此修筑城堡,城堡以此命名为李家市城堡。
后简称李市。
1934年,李市属荆门县第九区管辖。
1938年,属荆门县第五区。
1948年,属沙洋区署管辖。
1949年1月,李市成立长湖区,同年7月撤销。
1950年9月,成立李市区,10月,改称第七区。
1955年12月,荆门县撤销第十一区(毛李区),所辖八里、古城、凤蛟、
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座落在江汉平原的李市镇,土质肥沃,野
小李子藜蒿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李市镇的特产。沙洋李市藜蒿是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 烹制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有开胃理气、神清气爽的功效,同时 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