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关口镇 | 隶属:浠水县 |
区划代码:421125105 | 代码前6位:42112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22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0万人 |
人口密度:4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夏冲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早年有夏姓人家来到此地,在一山冲处建房居住,后人丁兴旺,逐渐形成村落,称为“夏家冲村”,2010年被省称为“夏冲村”。…[详细] |
盐港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早年邻浠水河,在河旁建有一港口,清时当地官盐靠水运。用竹排从长江兰溪码头进浠河在此地河港上岸,运往各地,故得名。…[详细] |
华咀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早年有华氏家族来到此地,在一处山咀上建房居住,繁衍生息,当时称为“华家嘴村”,2010年更名为“华咀村”,故得名。…[详细] |
横山村 | ~204 | 村庄 | 因有座山的山体坐北向南横向,故取名“横山”,村庄位于山下,村以山得名。…[详细] |
腊树村 | ~205 | 村庄 | 早年内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白腊树,在树旁有陈姓人家开设的杂货铺,当时称为“腊树铺村”,1986年又更名为“腊树村”,故得名。…[详细] |
策山村 | ~206 | 村庄 | 此地有座山名为策山,相传三国时期,吴国孙策曾在此山顶建寨,后在山周围人口聚集,逐渐形成村落,村以山得名。…[详细] |
陈桥村 | ~207 | 村庄 | 因村内以陈姓居民为主,且早年在村内浠水河上建有一座石桥,周围村庄的百姓都从此桥过河,故得名。…[详细] |
马旧村 | ~209 | 村庄 | 早年该地有座马旧寺,据传寺庙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前来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后有居民陆续迁来此地,形成村落,当时称为“马旧寺村”,后随着时间流逝,寺庙毁坏…[详细] |
凡冲村 | ~211 | 村庄 | 早年有樊姓人家居住在此山冲中,后人口繁衍,形成村庄,取名为“樊冲村”,后樊姓人家逐渐搬迁它地居住,新来的村民希望生活繁荣富强,又更名为“凡冲村”。…[详细] |
河畈村 | ~212 | 村庄 | 因依浠水河而居,且村内分布着大块平坦的田地,故得名。…[详细] |
快岭村 | ~214 | 村庄 | 此村庄紧靠浠水河旁的一条山岭,取名“挂河岭”,后被村民别称将“挂河”叫作“快活”,又因与散花镇“快活”同名,故改称为“快岭村”。…[详细] |
石畈村 | ~215 | 村庄 | 早年村落田畈中间有一石条铺成的道路,是连接附近村庄的主要道路,故得名。…[详细] |
长流村 | ~216 | 村庄 | 因浠水河流经,取渊源流长,经久不息之意,故得名。…[详细] |
龙井村 | ~219 | 村庄 | 因一个居民点内有口水井,四季不竭,水质清澈,人称“龙井”,塆故得名,村以该居民点得名。…[详细] |
太平寺村 | ~222 | 村庄 | 传说早年该寺菩萨显灵,能使求神拜佛者终身太平无事,故取名“太平寺”,村以寺得名。…[详细] |
周大祠村 | ~227 | 村庄 | 早年周氏家族联合建有一座周氏大祠堂,村民都为周氏族人,故得名。…[详细] |
青台阁村 | ~228 | 村庄 | 内有一座古庙,名为青台阁庙,历史悠久,来此祈福的乡民众多,村以庙得名。…[详细] |
新庄冲村 | ~229 | 村庄 | 早年村内有一堰,曾被洪水冲溃多次,未予以修补,故得名“破堰口”。后人们重新建村庄,且位于山冲之间又更名为“新庄冲”。…[详细] |
铺咀村 | ~230 | 村庄 | 早年有家店铺开在此地的山咀处,后有村民陆续搬来此地,逐渐形成村庄,称为“铺儿咀村”,2010年更名为“铺咀村”。…[详细] |
八卦门村 | ~242 | 村庄 | 早年曾建有一寺庙,寺门用八卦装饰大门头,建筑奇特,成为村内的标志性建筑,故得名。…[详细] |
三店村 | ~243 | 村庄 | 早前该地有三户人家开设店铺,因此地交通便利,有人家陆续来此定居开店,逐渐形成当地出名的小集镇,故得名。…[详细] |
豹龙庙村 | ~244 | 村庄 | 因村内两座山,一座像一头昂首嘶鸣的豹子,一座酷似一条蜿蜒爬行的巨龙,两山之间有座寺庙取名“豹龙庙”,村以庙得名。…[详细] |
宝月庵村 | ~245 | 村庄 | 早年有座宝月庵庙,据传祈福极为灵验,信徒众多,村以庙得名。…[详细] |
黄土坳村 | ~246 | 村庄 | 黄土坳是内出名的地片,故得名。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高潮社,属豹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大…[详细] |
大王坳村 | ~247 | 村庄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群丰高级社,属三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灵公社,设立群丰大队;1961年…[详细] |
四鸡山村 | ~248 | 村庄 | 据传此地山上有四只金鸡,人称“四鸡山”,村庄位于山下,以山得名。…[详细] |
胡河村 | ~253 | 村庄 | 早年此地有胡姓人家居住在一条小河两旁,小河取名“胡家河”,后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村庄,得名“胡家河村”,2010年更名为“胡河村”。…[详细] |
双河村 | ~254 | 村庄 | 为两条河的交汇处,东边是胡河,西边是方庙河,故得名。…[详细] |
方庙村 | ~255 | 村庄 | 早年建有方姓家族的祖庙,村庄为方姓人家聚集地,故得名。…[详细] |
李河村 | ~256 | 村庄 | 李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学院村 | ~263 | 村庄 |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丰胜社,属学院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设立丰胜大队;19…[详细] |
官桥村 | ~265 | 村庄 | 相传早年有一大官经过此地时,被河水挡住,他命当地官府五日内修建一座石桥,不然就得问斩,后在村民日夜赶工下,终于石桥建成,此地得名“官桥畈村”,2001…[详细] |
龙畈村 | ~268 | 村庄 | 早年内田畈边有口泉水井,水质清澈,四季不涸,人称龙井,故得名。…[详细] |
歇树村 | ~269 | 村庄 | 相传早年有棵覆阴面积较大的枫树,过往行人常在树下歇息,故得名。…[详细] |
蔡桥村 | ~271 | 村庄 | 因蔡姓人家为主,且居住在河边,河上有座小桥方便出行,故得名。…[详细] |
熊寨村 | ~272 | 村庄 | 熊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范坳村 | ~273 | 村庄 | 内以范姓人家为主,且村落位于一山坳处,以前称为“范家坳村”,2010年被省称为“范坳村”。…[详细] |
求山村 | ~274 | 村庄 | 求山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牧岭、仰天窝、向阳养殖场等3村合并而来。面积5.10平方公里,487户,2068人。…[详细] |
向阳村 | ~275 | 村庄 | 向阳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胡桥、张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5.70平方公里,640户,2447人。…[详细] |
黄山村 | ~276 | 村庄 | 黄山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黄祠、丰山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57平方公里,580户,2210人。…[详细] |
朝阳村 | ~277 | 村庄 | 朝阳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华冲、城隍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69平方公里,633户,2291人。…[详细] |
金马村 | ~278 | 村庄 | 金马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金冲、马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24平方公里,437户,1568人。…[详细] |
青山村 | ~279 | 村庄 | 青山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杨岗、歇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93平方公里,437户,1473人。…[详细] |
大灵村 | ~280 | 村庄 | 大灵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马冲、失剑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6.17平方公里,571户,2117人。…[详细] |
联合新村 | ~281 | 镇中心区 | 联合新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曹门塆、谈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84平方公里,552户,2108人。…[详细] |
五福兴村 | ~282 | 村庄 | 五福兴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游路口、盘龙山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80平方公里,606户,2192人。…[详细] |
金庙村 | ~283 | 村庄 | 金庙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大王庙、张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86平方公里,555户,1875人。…[详细] |
白洋新村 | ~285 | 村庄 | 白洋新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白洋河、二圣庙、牌楼塆等3村合并而来。面积7.57平方公里,703户,2555人。…[详细] |
神龙村 | ~287 | 村庄 | 神龙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黄龙尖、神仙冲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6.81平方公里,430户,1664人。…[详细] |
双跃村 | ~288 | 村庄 | 双跃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孙家湾、茄子铺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3.14平方公里,365户,1390人。…[详细] |
高峰新村 | ~289 | 村庄 | 高峰新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余岗、周坳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04平方公里,539户,2376人。…[详细] |
坡儿岭村 | ~290 | 村庄 | 坡儿岭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芦山、黄畈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4.07平方公里,665户,2325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南北朝刘宋时收税关卡的蕲水县府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关口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版图面积 222.1平方公里,辖74个村,2个场,598个村民小组,21886户,总人口10万人。耕地67186亩,山林30000亩,水面5350亩。
二、主要资源
1、矿藏资源。境内可开采利用黄砂1000万吨,铁砂10000吨,铁矿10000吨,优质黑、白花岗岩石亿吨,钾钠长石矿储量100万吨。
2、旅游资源。境内浠水河中游至四级电站的策山、陈桥段水面宽阔,河流长10余里,拥有自然沙滩,又紧临策山主峰,策山寨仍保留三国时期吴国孙策在此扎寨的石坡城古迹,适宜旅游开发项目。
三、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优质粮油,优质稻面积97000亩,产
历史沿革:
明、清代,关口镇境域属蕲水县开源上乡。
民国时期,属浠水县第二(蔡河)区。
1949年,为关口区。
1958年10月,改为关口(红旗)人民公社。
1987年10月,分属关口镇、大灵乡、胡河乡、三店乡。
2001年2月,撤乡设关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