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天门市 > 干驿镇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

[移动版]
地名:干驿镇隶属天门市
区划代码:429006112代码前6位:429006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R
长途区号:0728 邮政编码:431700
辖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2万人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古晴滩社区~001镇中心区
古代,这里是云梦泽中一环水滩涂,晴朗天气常有渔民在此晒网、做饭、修理渔具船只,故名晴滩。为与后来的地名相区别,后人加了一“古”字,成为“古晴滩”。明代…[详细]
文昌阁社区~002镇中心区
明万历年间,周天官在故居旁建一“澄江阁”,后改称朝阳楼,清代改为文昌阁,成为干驿文人祭祀孔夫子的文庙,清末在此建官办学校(建国后,因年久失修,于195…[详细]
八团村~201镇中心区
1984年,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时,依所处八团垸命名。明代属仁平里左垴团。清末属官四里第八团。民国初属干驿地区左团。民国时期属两个保。抗战胜利…[详细]
汪河村~202镇中心区
汪河原系汪家河的简称,既指河道,亦指住在河道边的汪姓湾村。明代,大多处在牛蹄支河南边、沉湖北岸的柴头湖民垸内。清末,属官城村(乡)白北里柴头湖团。民国…[详细]
油榨村~203镇中心区
油榨街是一条以生产、销售食油为主的短小街道。明清时期属钗子团(垸)。民国初,属干驿区钗子团。民国时期分属干驿区53(油榨街)保、54(夹街)保。建国初…[详细]
月池村~204镇中心区
明代,属钗子垸范围。清末,属白北里钗子团。民国初,属干驿地区钗子团。民国时,花园西部与胡家月池属55保,花园东部与杨家湾属56保。抗战时,属河南乡。抗…[详细]
小河村~205镇乡结合区
“小河”指古代流经华严湖、松石湖于此处汇入牛蹄支河的河道,因小于牛蹄支河而得名(后经疏浚改造,又名新河、运河,建国初的新河乡、运河乡即以此命名。197…[详细]
晴滩村~206镇中心区
古代,这里为一环水滩地。常有渔民于晴天在此晒网、做饭,故称晴滩。村为干驿镇城中村,1982年地名普查时,依干驿镇古地名“晴滩”定名。宋代,这里称为干滩…[详细]
夹洲村~207村庄
夹洲是本地最早形成村落的地方,建国初的夹洲乡设于此,故依此取名。明代,此处为湖泛之地,属官城村范围。清代属白南里。民国初年,属干驿地区沉湖团,民国时属…[详细]
周口村~208村庄
明代时,此处为湖泛,属官城村所辖。清朝属白南里。清末明初属沉湖团。民国时期属和平乡,抗战胜利后属干一乡第十一保。1949年后,属蒋周乡周口村。1952…[详细]
鲍夹潭村~213镇乡结合区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鲍夹村、刘潭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鲍夹潭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鲍夹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陈张村~214镇乡结合区
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取冠以陈姓和张姓的二大自然村的姓氏与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命名。此村原名和平大队,有陈姓、张姓两个大的自然村。清道光元年。属官城村白北里下…[详细]
社湖岭村~218村庄
以地形和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综合命名。最大的地片处在社湖岭上,且全村均在古社湖垸内,故依此取名。明清时期官四里(仁平里)社湖团,依此取名。明清时期,属仁平…[详细]
沙嘴村~229村庄
“沙咀”指松石湖边唯一具有沙质土壤的湖嘴,引申为湾村名。明清时期分属白云里(官三里)松石湖团、古老台团。民国初红水堰等湾村属干驿区松拖西团、沙嘴属古拖…[详细]
杨巷村~230村庄
杨家巷居民点较大,且居中心地带,故依此命名。明清时期,属官城村白云里(官三里)拖船埠团。民国初年属古拖东团。民国时期隶属中和乡。1945年抗战胜利后属…[详细]
蒋三台村~231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河心村、蒋寨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蒋三台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河心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团结村~232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苏畈村、刘洲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团结村。办公地点设在原苏畈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红庙村~233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杨台村、卢岭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红庙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杨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界牌村~234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禾呈村、西湾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界牌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禾呈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长湖村~235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朝门村、古老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长湖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古老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华严湖村~236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朱岭村、新堰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华严湖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新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松石湖村~237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史岭村、六湾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松石湖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六湾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中和村~238村庄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陈岭村、九岭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中和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陈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地名由来:

古称干滩、晴滩。隋唐时期,“干滩市”已具相当规模。宋初,干滩设置建制镇,镇名为官陂。后仍称干滩。到了元代,虽无镇的建制,但民间仍沿旧习,称“干滩镇”或简称“干镇”。明成化十三年设置干滩镇巡检司、明成化十七年在古驿道上的干滩镇正式建立驿站,称“干滩驿”,又称“干镇驿”,明正德十六年“沔阳州总图”将地域标为“干镇驿”,由此引申为地名,简称“干驿”,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干驿,古为晴滩,明朝时设为驿站,为干镇驿,简称干驿,沿用至今,为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干驿东接汉川,南滨百里沉湖,西连小板抵竟陵,北临千倾华湖,中贯牛蹄支河。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内地著名的侨乡。现辖1个社区居委会,30个行政村,2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万户,总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5.7万亩。

改革开放三十年,干驿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同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为干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查看详细干驿镇概况>>

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的干驿镇,其地域范围,自秦代推行郡县制以来,一直属竟陵(景陵、霄城)县东乡。

在唐代,地处汉水(北派)之滨的干滩逐渐形成较大的集市。

宋初,朝廷按镇的建制,在此设置干滩镇,简称干镇,元代取消镇的建制,仍称东乡。

明代属景陵县官城村,村址设在干滩(亦称干镇)。

成化十三年(1477)设干镇巡检司。

成化十七年(1481)建干滩驿(亦名干镇驿,简称干驿)。

清沿明制,行政机构和区划没有大的调整,只是在雍正

+查看详细干驿镇历史沿革>>

曹云

曹云(1924—1946),又名树清,湖北天门干驿镇人。幼年丧母,15岁父亲去世后寄养伯父家,随长兄曹志坚读私塾,从事革命斗争的联络活动。1938年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

袁纲

袁纲(1911—1941),湖北天门干驿镇晴滩村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1940年由干驿党组织派任华马乡乡长,1941年在干驿观音庙被日伪军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