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桥镇 | 隶属:武穴市 |
区划代码:421182102 | 代码前6位:42118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99万人 |
人口密度:5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33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花桥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花桥镇原名“花官桥”,东汉时期官府悬银50两,当地一位名叫花子的石匠揭榜修建一座石桥,取名花官桥,后简称花桥。…[详细] |
郑公塔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团山河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陈巷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陈其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吕谷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洋西港村 | ~205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罗皮塘村 | ~207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郭德元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塘角头村 | ~210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饶垴村 | ~211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吴文贵村 | ~212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毛仁山村 | ~213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杨二岭村 | ~214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上屋何村 | ~215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下屋郭村 | ~217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樊祥村 | ~218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王祥村 | ~219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童司牌村 | ~220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马塘村 | ~221 | 村庄 | 相传系一马姓人家,家境殷实,为一员外,一日观一水塘,风水绝佳,遂迁居于此,并扩塘筑岸,又购得周边田地数亩,取名为马家塘。后历经变迁,马家日渐败落,逐渐…[详细] |
项坝村 | ~222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喻格村 | ~223 | 村庄 | 相传在过去此地西北方的小山坡上,地势基本上呈北高南低,雨水只是流经此地,因此导致干旱,无水进行农业灌溉,庄稼收成低。后举附近几个自然塆之力,在喻家塆附…[详细] |
下彭村 | ~224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向垸村 | ~225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柏树林村 | ~226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枫树林村 | ~227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兰杰村 | ~228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胡曹坊村 | ~229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刘六西村 | ~231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曹塘村 | ~232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雨场山村 | ~233 | 村庄 | 因北有雨场观(现已拆毁)境内,颇为名气,故而得名。…[详细] |
刘常村 | ~235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赤湖桥村 | ~237 | 村庄 | 因原赤湖桥横跨境内的湖泊赤脚湖,旧时水面数千亩,长有野生的菱角和莲藕,后水面渐退,被围垦成良田,桥因此被拆。因该桥原是村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知名度较…[详细] |
郭大垸村 | ~238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戴文义村 | ~239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详细] |
菱角塘村 | ~240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戴伯彰村 | ~241 | 村庄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详细] |
地名由来:
花桥镇原名“花官桥”,东汉时期官府悬银50两,当地一位名叫花子的石匠揭榜修建一座石桥,取名花官桥,后简称花桥。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花桥镇被评定为2022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花桥镇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14年7月,花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千年古镇,将军故里
花桥镇,位于武穴市东部,是红四方面军重要组成部分红十五军的发祥地。陈康、蓝侨、陈金钰、杜国平、张春森、郭锡章等六位共和国将军;原0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郭超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国家电影局局长陈播等文化名人都出生于花桥。全镇版图面积150平方公里。辖38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八万余人。
沪蓉路口,紧靠京九
花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位于太白湖畔,是沪蓉高速公路的口子镇,西距京九铁路武穴站8公里,东距九江市40公里,南距长江港口20公里,石松公路北接106国道贯穿全镇。花桥农业在总体上已形成北部沿山林果产业带、中部沿路粮油瓜菜产业带、南部沿湖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花桥镇境域属广济县太东乡。
民国时期,属广济县第三区(1930年前后为红色福盛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广济县花桥区。
1958年,改称花桥公社(区级公社)。
1959年,恢复花桥区。
1975年2月,撤区并社,分为花桥、丰收两个政社合一体制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合并为花桥区。
1986年,撤销花桥区,设立花桥、郑公塔两个镇,属武穴市。
2001年2月,花桥、郑公塔合并为花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