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珠山镇 | 隶属:宣恩县 |
区划代码:422825100 | 代码前6位:42282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Q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辖区面积:约16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工农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由原江西街改建而成,解放后因此街主要为城镇工人和菜农聚居,取名工农街。居委会驻地工农街,故名。…[详细] |
上湖塘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清雍正年间属施南宣慰司(宣抚司);乾隆元年(1736)属施南里;民国二十二年(1933)属贡珍乡联保;民国三十年(1941)属城关乡2保;1949年为…[详细] |
双龙湖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清县志记载:此处有一大洞,流出清浊两大股泉水,如龙喷吐,誉称双龙伏洞,简称龙洞。有诗歌曰:“崆谷两石洞,果伏神龙否?此洞自千年,不雨泉声吼”。1992…[详细] |
白鹤井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驻地境内有一深井约6米,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树木高大茂盛,夏天浓郁常有白鹤栖息于树冠之中。人们在树下打了一口井,传说用此井水烧水泡茶,茶杯中升腾的热气象…[详细] |
兴隆街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兴隆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莲花坝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传说明朝末年,冉家坳遍地芦苇,平坝中间有一口大水塘,半夜长出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故名。…[详细] |
猫儿堡社区 | ~007 | 镇乡结合区 | 境内一山堡地形象猫伏卧状,故名。清雍正年间属东乡土司;乾隆元年(1736)属东乡里;民国二十二年(1933)属贡珍乡联保;民国三十年(1941)属友爱…[详细] |
宝塔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境内明珠山顶建有宝塔(凌云塔),亦名宝塔山,故名。…[详细] |
和平社区 | ~009 | 村庄 | 和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玉龙社区 | ~010 | 镇乡结合区 | 玉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融城社区 | ~011 | 镇乡结合区 | 融城社区:由原卸甲坝、岩堡、七里桥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
东门关村 | ~210 | 村庄 | 境内山峦蜿蜒,山峰陡峭,悬崖壁立,形成自然关隘。清雍正年间,土司分据,常在此地设关堵卡,为东乡土司(今宣恩县城)东南门户,故名。…[详细] |
狮子关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境内有大小山堡五座,形似狮子捧河,为宣恩通往长潭河、椿木营等乡镇的要道,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明珠山下得名。明珠山,又名官山,系石灰石地质,红色土壤。山峦呈椭圆状,山上的树木、野生杜鹃及各种群生藤蔓在曙光晨露中泛出五光十色,犹如明珠闪烁,故名。
基本介绍:
珠山镇位于宣恩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原珠山镇与和平乡撤并而成。现辖区面积161.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9人,辖19个村4个居委会,现有人口40986人,209国道纵贯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城郊经济稳镇,民营经济富镇,科技教育兴镇,开放开发强镇”的发展战略和“一线串珠”的经济发展思路(即以财政增收、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开发一场: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稳定两叶“烟叶、茶叶;丰富三子:菜蓝子、果盘子、花盘子;壮大两户:个体私营经济大户、庭院经济示范户为串珠),已巩固发展蔬菜基地5000亩,林果基地5000亩,优质烟叶基地4500亩,花
荣誉排行:
2021年10月,珠山镇上榜2020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名单。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珠山镇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巴子国地。
隋朝,属清江郡。
元明朝,属施南宣抚司。
清代,始属宣恩县。
民国时期,为城关乡。
1950年1月,属城关区。
1961年10月,为县辖城关镇。
1983年6月,城关镇更名为珠山镇,为宣恩县人民政府驻地。
贡水白柚属于湖北省所独有的特色水果,宣恩李家河乡即为它的原产地,贡水白柚凭借酸可口、耐贮藏等优良特质,而享誉全国,宣恩县并于零一年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了“中国白柚之乡”的光荣称号。贡水白柚果实倒卵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