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子镇 | 隶属:黄石经济开发区(铁山区) |
区划代码:420222104 | 代码前6位:4202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B |
长途区号:0714 | 邮政编码:435000 |
辖区面积:约152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太子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三国时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来此地赈灾,太子染疾身亡,时人建庙宇并命名为太子庙以作纪念。…[详细] |
德夫村 | ~201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金海公社洪桥管理区红色四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红色…[详细] |
四松村 | ~205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大塘乡;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阳新县金海公社和平四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和平…[详细] |
大洪村 | ~206 | 村庄 | 因2002年小村合大村,原大塘村与洪洋村合并,各取第一个字组成新村名。2002年由县政府审批命名。…[详细] |
朋畈村 | ~207 | 村庄 | 以联名命名。达朋村和舒畈村各取一字为朋畈村。…[详细] |
张畈村 | ~208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设人民公社化时期,属金海人民公社,为向前六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子区向前…[详细] |
樟铺村 | ~209 | 村庄 | 以联村名综合命名,因由原樟树村和明铺村各取一字,组成新村名。…[详细] |
港泉村 | ~210 | 村庄 | 因2002年小村合大村,原港边村与涌泉村合并,各取一字组成新村名。2002年由县政府审批命名。…[详细] |
山海村 | ~211 | 村庄 | 因由原山口村与费海村合并,各取一字组成新村名。2002年由县政府审批命名。…[详细] |
双堍村 | ~212 | 村庄 | 为原向堍村、李冲堍村两村合并而来,故名。…[详细] |
屋李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1950年属第一区太子乡;1951年第一区改为第二区,属阳新县第二区太子乡;1956年1月,以地名命区,改第二区为太子区,属太子区太子乡;1957年属…[详细] |
李姓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1951年属阳新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设人民公社,为阳新县金海公社和平管理区七大队。1961年为太子区和平公社七大队;19…[详细] |
筠合村 | ~215 | 村庄 | 以原周堡村与石井柯村合并综合命名为筠合村“筠”指筠山,“合”指聚集到一起,合拢。…[详细] |
半山董村 | ~216 | 村庄 | 1950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为金海公社筠山管理区半山董大队;1961年属太子区筠山…[详细] |
陈堡村 | ~217 | 村庄 | 1950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属阳新县第三区;1957年属阳新县第三区陶港区筠山乡;1958年属金海公社筠山管理区陈堡大队;1961年属太子区筠…[详细] |
上港村 | ~218 | 村庄 | 以联称及职能综合命名,因2002年小村合大组,原上蔡村与小港李村合并,各取一字组成新村名。…[详细] |
筠岭村 | ~219 | 村庄 | 以两村联合命名,即石塔村与夏清村合并为筠岭村。“筠”指筠山地名,“岭”指筠山地区最高的山峰。…[详细] |
老屋村 | ~220 | 村庄 | 1950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陶港区筠山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陶港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制,…[详细] |
洪桥村 | ~221 | 村庄 | 1950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金海公社红色二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详细] |
刘政村 | ~222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设人民公社化时期,属金海人民公社,称红色一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子区红色…[详细] |
塘埠村 | ~223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阳新县金海公社为红色三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红色公…[详细] |
世英村 | ~224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为金海公社红色一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红色公社六大队;1975年撤区…[详细] |
官路村 | ~225 | 村庄 | 以官与路的传说而命名。相传三国时代,有位东吴王妃隐居于桂峰山,因而管家的桥子经常往返此地,每次都要绕丛林半圈,才能通过,很不方便。为此找来了地方官吏,…[详细] |
官山村 | ~226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为金海公社洪桥管理区红色七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红色公社七大队19…[详细] |
益昌村 | ~227 | 村庄 | 1949年隶属第一区,1951年隶属第二区,1957年隶属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为红色九大队,隶属金海公社洪桥管理区,1961年隶属太子区红色公社,…[详细] |
碧湖村 | ~228 | 村庄 | 1949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海公社洪桥管理区红色五大队。1961年…[详细] |
上庄村 | ~229 | 村庄 | 1952年属阳新第二区;1957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阳新县金海人民公社和平五大队;1961年属太子区和平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为太子公社上庄大队…[详细] |
四门村 | ~230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属阳新县金海公社和平管理区,和平六大队;1961年属太子区和平公社,仍为六大队;1…[详细] |
舒垅村 | ~232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阳新县金海公社和平二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子区和平公社…[详细] |
龙庄村 | ~233 | 村庄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海公社向前管理区,为程汉先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子区向前公…[详细] |
太子村 | ~234 | 镇中心区 | 三国时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来此地赈灾,太子染疾身亡,时人建庙宇并命名为太子庙以作纪念。…[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寺庙名称得名。三国时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来此地赈灾,太子染疾身亡,时人建庙宇并命名为太子庙以作纪念。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 孙权详细信息++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太子,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 孙登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太子镇地处阳新县北部,大冶湖南岸,父子山下。与陶港、韦源口、黄颡口、大王等镇接壤,与大冶市隔湖相望。辖洪桥街、德夫、官塘、茂立、李姓、屋李、双龙、四松、大洪、山海、双堍、港泉、朋畈、张畈、樟铺、半山董、筠合、陈堡、上港、筠岭、老屋等21个村和太子居委会。总人口48000人,其中农业人口39543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31562亩,水田16944亩,山场 8.4万亩,成材林4.5万亩,经济林1600亩。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075万元,财政收入21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500元。
传说,太子庙镇是1800年前为纪念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来此赈济灾民,太子染疾病殁建
历史沿革:
1949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1年隶属第二区,1956年隶属太子区;1958年为跃进公社,同年12月改为金海公社,1961年隶属太子区,1975年为太子公社,1984年改为太子庙镇隶属太子区;1987年设太子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