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马山村 | 隶属:柏林镇 |
区划代码:420303101201 | 代码前6位:42030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鄂C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名山白马山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传说一:有一条黄龙兴风作浪,洪水不断,百姓不得安生,苦不堪言。有一年秋洪水过后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仙人来到这里发誓要铸剑降服孽龙。据说孽龙已修炼几千年,功夫十分了得。老人手持利剑与孽龙大战三天三夜仍不得取胜,眼见体力不支,在这紧急关头,只见孽龙突然全身瘫软在地,定睛一看原来一匹白马腾空一跃踢断孽龙脊梁骨,孽龙卧地后使出最后全身之力,顿时洪水滔天,白马为拯救一方百姓化为一座高山堵住了洪水,据说水涨山也跟着长。因此得名“白马山”,由此村得名“白马山村村民委会”。传说二:真武祖师出家后,四处云游想寻找一处理想的修行宝地。一天路过黄龙滩时,远见白马山山势挺拔,高耸入云,朵朵白云似天马行空,令人神往,随骑着白马上山。白马山踏过的石头留下一串串马蹄印(至今还在,得名马蹄沟)。快到山顶来到跑马道见刺架横生没有去路,他就扬起马鞭抽打刺架、葛藤,瞬间拦路刺架葛藤迅速两边分开形成一条五丈宽、三里长的平坦路道(现跑马道)。祖师在此一修就是千年,一夜忽听白马嘶叫震天,山体坍塌,原来经修炼,祖师道行倍增,仙体贵重,白马山已承托不起,压垮山体,祖师舍不得此地,故留下白马驻守,独自依依不舍离开白马山直奔武当山而去。由此得名“白马山”,由此村得名“白马山村村民委会”。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十堰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布,白马山村榜上有名(茶叶)。
基本介绍:
自十堰城区西去20公里,位于张湾区白马村境内的白马山景区,融雄、奇、险、秀、幽为一体,同时饱含浓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入口与十天高速公路、316国道相连,交通便捷,素有十堰“后花园”之美誉。
自黄龙水库大坝乘船约30分钟,渐入山谷深处。下船沿溪上行,但见两岸山峰雄伟,树郁林葱,脚下深潭清澈见底,水可照人。
通过仅容一人的龙门,面前是一片开阔的天然浴场,相传为神仙沐浴之地。再前寻,过仙门关,见10余米高瀑布飞泻直下。忽又见天门关,见瀑布、见潭,再见瀑布……如此反复,饱览龙门、仙门、天门“三关”之胜、九瀑十潭之奇。
沿山上行,可攀上海拔1088米的白马山主峰。这里是是武当七十二峰之一,东望大-当
信息来源:荆楚网
历史沿革:
明清年间属郧阳府郧县管辖。
白马山村清至民国年间属郧县黑虎保管辖。
1950年,属郧县黄龙区财神乡管辖。
1958年属黄龙区财神沟管理区管辖。
1961年为黄龙区柏林公社红旗大队。
1968年为红旗大队革命委会。
1971年为黄龙公社红旗大队革命会。
1984年撤社建区设乡,为花果区柏林乡白马山村村委会。
1981年1月更名为白马山大队管委会,隶属关系不变,1984年5月撤社设区建乡,划归花果区柏林乡政府管辖,同
周边相关:
白马山村附近有十堰市人民公园、黄龙滩旅游度假区、月亮湖山庄、黄龙电厂(黄龙工业游区)、四方山植物园、牛头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张湾汉江樱桃、黄龙鳜鱼、十堰龙须草、安沟嫩香芹、湖北绿松石雕、面面儿干饭等特产,有伍家沟民间故事、武当武术、房县火龙、房县酒文化、竹山民间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