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山县 | 隶属:十堰市 |
区划代码:420323 | 代码前6位:42032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县 | 车牌代码:鄂C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辖区面积:约35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61万人 |
人口密度:约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镇、8个乡 |
![]() | 人口 | 面积 | 简介 |
城关镇 | 7.07万人 | 69km2 | 在汉江最大支流堵河之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钟灵毓秀的上庸古镇----竹山县城关镇。
城关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载,竹山县城曾为上庸古…[详细] |
溢水镇 | 2.49万人 | 166.9km2 | 溢水镇位于竹山县城以西27公里处,305省道穿境而过。全镇版图面积166.9平方公里,耕地12211亩,其中水田6101亩。辖17个村93个村民小组,…[详细] |
麻家渡镇 | 2.31万人 | 208km2 | 在竹山,有这样一个乡镇:既浸润着女娲炼石补天美丽动人的传说,又孕育过一代工运先驱施洋大律师,还出现了“十星级”文明伟大创举,她就是竹山西部重镇——麻家…[详细] |
宝丰镇 | 5.31万人 | 191km2 | 宝丰镇座落在美丽的人类始祖圣地女娲山脚下,素来享有中国绿宝石之乡之美誉,是著名劳工大律师施洋烈士的故乡。东接竹山县城通十堰、襄樊、武汉,西靠竹溪直达陕…[详细] |
擂鼓镇 | 1.98万人 | 100.6km2 | 独特的区位优势。擂鼓镇位于竹山县西部,距县城54公里。跨东径109°48″—109°57″、北纬32°16″—32°24″。东南与宝丰接壤,西南与竹溪…[详细] |
秦古镇 | 1.73万人 | 97km2 | [概况]秦古镇位于竹山县西北部,东临得胜,西接竹溪县水坪镇,南抵擂鼓,北枕竹坪、大庙,距县城74公里。全镇版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47亩,…[详细] |
得胜镇 | 1.95万人 | 298.8km2 | 得胜镇地处鄂陕交界的竹山县西部,与陕西省白河县接壤,是著名的省际“口子镇”。全镇版图面积29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79亩,其中水田7139亩,…[详细] |
上庸镇 | 1.02万人 | 207.49km2 | 上庸镇原为田家坝镇,曾是上庸古国都城所在地,2010年2月5日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上庸镇。上庸镇位于堵河中上游,距竹山县城12公里,版土面积200平方公里…[详细] |
官渡镇 | 1.32万人 | 330km2 | 官渡镇位于鄂西北边陲,巴山东麓,是入川达渝之咽喉,秦巴文化古驿,堵河水道上的璀璨明珠。官渡镇距十堰市竹山县城64公里,东与房县中坝接壤,西与竹溪兵营相…[详细] |
潘口乡 | 1.75万人 | 78.92km2 | 地处竹山县城西郊的潘口乡,因境内的潘口河而得名,东与城关镇相邻,西与溢水镇毗连,南与田家坝镇接壤。全乡版图面积78.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15…[详细] |
竹坪乡 | 1.57万人 | 163.93km2 | 竹坪乡位于竹山县西部,与陕西省旬阳县交界,素有“朝秦暮楚、西楚门户”之称。竹旬、竹大路交汇于此,构成了竹坪乡小“Y”型经济走廊。
全乡辖15个行…[详细] |
大庙乡 | 8867人 | 125km2 | 湖北省竹山县大庙乡位于鄂陕交界,地处两省三县八乡镇结合部,双边群众毗邻而居,一脚跨两省,乡政府距离竹山县城101公里,距离旬阳县城77公里,自古就有朝…[详细] |
双台乡 | 1.27万人 | 413km2 |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碎石、汗水洒落十星发源地------竹山县的北大门,演化成蜿蜒曲折的圣母山、枇杷山和奔腾不息的北星河、南峪河。山水之间,…[详细] |
楼台乡 | 1.58万人 | 121km2 | 竹山县辖乡。1949年为龙台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7年改置楼台乡。位于堵河北岸,距县城东北31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 公路…[详细] |
文峰乡 | 8688人 | 175km2 | 文峰乡是竹山县“东大门”,全乡版图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726户15071人。区位优越。文峰紧邻县城,距县城12公里,谷竹高速、346国…[详细] |
深河乡 | 7152人 | 155km2 | 深河乡位于竹山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3005户12031人。2016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1…[详细] |
柳林乡 | 7815人 | 475km2 | 山清水秀堵河源,人杰地灵柳林乡。柳林乡位于竹山南部,为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东与房县毗邻,南与巫溪县、神农架林区为邻,西与竹溪县接壤,北与…[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县境地处黄竹岭(一称黄竹山)故名。黄竹山,因为山上的竹叶呈黄色,故名。
基本介绍: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十堰市西南。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竹山县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
竹山县,古称“上庸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西魏废帝元钦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名单公布,竹山县上榜。
2023年12月,竹山县被认定为2023年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3年12月,竹山县被认定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23年10月,竹山县被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12月,竹山县被公布为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3月,竹山县被确定为2021年湖北省茶叶主产区。
2021年6月,竹山县被授予“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称号。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竹山县人口数量为34.61万人,位列十堰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第76位。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
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安城为竹山。
北周时,改上庸县为孔阳县。
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4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
唐初沿隋制。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县,属山南东道
区划: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