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楠市镇 | 隶属:蓝山县 |
区划代码:431127103 | 代码前6位:431127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湘M |
长途区号:0746 | 邮政编码:425000 |
辖区面积:约8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镇东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镇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下洞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下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朱家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朱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梁家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梁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上下村 | ~210 | 村庄 | 上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元井村 | ~213 | 村庄 | 大元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环连村 | ~219 | 村庄 | 环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芹菜村 | ~221 | 村庄 | 芹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正市村 | ~223 | 村庄 | 正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朋佳村 | ~224 | 村庄 | 朋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熊家村 | ~225 | 村庄 | 熊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福兴村 | ~226 | 村庄 | 福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蓝后村 | ~227 | 村庄 | 蓝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甘溪村 | ~228 | 村庄 | 甘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镇西村 | ~231 | 镇中心区 | 镇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竹岭村 | ~232 | 村庄 | 竹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元竹村 | ~233 | 村庄 | 元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塘泉村 | ~234 | 村庄 | 塘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解放前,楠市至祠市一带盛产优质楠木,曾用楠木架桥,故称楠木桥,后在此建市场,改名“楠市”。
基本介绍:
楠市镇位于县境北部,总面积88.9平方公里,人口32341人。镇政府驻楠木桥村。境内盛产花生、黄花、烤烟、茶油、茶叶、大蒜等经济作物,黄花供外贸出口。境东元竹一带产烟煤,主销省内及两广。东北部鸟仔岭为县北屏障,甘溪村为明代五堡之一。蓝连公路、郴道公路穿越其境,规划中的厦成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为湘、粤、桂之交通要道。
楠木桥市场是县内较大市场,为蓝、宁、嘉县民主要交易市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县依靠便利的交通,积极发展以毛织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较好的促进了该镇经济的发展。
境内有文化遗址矮脚岩。岩洞内发现距今300万年的大型草食动物剑齿象化石及其它动物化石,对考古研究有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楠市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第四区同义乡。
1950年,后改为楠市乡。
1958年,后改为楠市公社。
1983年,改为楠市乡。
1986年8月,楠市镇,改为建制镇。
1995年6月,并乡建镇,与正市乡合并为楠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