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流均镇 | 隶属:淮安区 |
区划代码:320803109 | 代码前6位:32080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H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辖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流均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古时因地处射阳湖西滨,淮水东泄,流至此处而均平,因而得名流均。…[详细] |
前哨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前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溪河村 | ~200 | 村庄 | 因村民居住地集中在溪河沿线故得此名。1955年为溪河小乡,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溪河大队,1982年划分为条龙和赵铺两个生产大队,2001并村联组条…[详细] |
马铺村 | ~201 | 村庄 | 因古时候此地有一户马姓人家在此开商铺,名声很响,人们把此处称为马家铺,故名。…[详细] |
都梁村 | ~202 | 村庄 | 寓意村民品行均为优良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都梁大队,1983年体制化改革时称都梁村委会,2001年上级批准设立都良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双河村 | ~203 | 村庄 | 因村庄形成聚落时座落于河的两边故得此名。…[详细] |
黄荡村 | ~204 | 村庄 | 因古时候有大户姓黄的人家靠近芦苇荡故而得名。…[详细] |
沿河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庄形成聚落时居民集中座落于渔滨一线挨着渔滨河故的得此名。…[详细] |
沿荡村 | ~206 | 村庄 | 因村庄形成聚落时地处荡区故名沿荡。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沿荡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沿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二桥村 | ~207 | 村庄 | 因旧时老闸口上游有一座主要桥梁,因下游有头桥,故名。…[详细] |
中桥村 | ~208 | 村庄 | 因旧时老闸口上游有一座桥梁,因东有头桥,西有二桥故名。…[详细] |
严百村 | ~209 | 村庄 | 因以前此处居民以赵姓居多,而赵姓人家声望高,家规教严,其他姓氏均以赵家为榜样,故而得次名。…[详细] |
永兴村 | ~210 | 村庄 | 以取永远兴旺之意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永兴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永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头桥村 | ~211 | 村庄 | 因古代涧河口有座桥,因桥在流均最东边为前桥故得此名。…[详细] |
中心村 | ~212 | 村庄 | 因地处方位于中心的位置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中心生产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中心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溪南村 | ~213 | 村庄 | 因村庄形成聚落时座落于溪河以南故得此名。…[详细] |
合心村 | ~214 | 村庄 | 以取同心协力之意而命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合心生产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合心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渔业村 | ~215 | 村庄 | 因此村以渔业为主故得此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渔业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渔业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古时因地处射阳湖西滨,淮水东泄,流至此处而均平,因而得名流均。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流均镇为2021年江苏省卫生镇。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流均镇上榜。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流均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流均镇位于淮安市楚州区东南,地处里下河地区射阳湖畔,为扬州、淮安、盐城三市四县区(宝应、建湖、阜宁、楚州)交界处。全镇有18个行政村(居),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2万人;面积为88.6平方公里,有粮田面积4.3万亩,盛产小麦和水稻,年产大米2000万吨,是淮安市“吨粮田”基地。全镇有水域面积6万多亩,已开发利用搞水产养殖3.6万亩,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主要养殖甲鱼、青虾、鲫鱼、黄鳝、螃蟹等;水产长植2万亩,以荷藕、菱角、茭白、茨菇、水生蔬菜为主,年产量达2万吨,农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流均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解放思想
历史沿革:
1955年流均乡隶属泾口区,1957年撤区并乡,流均划出为乡,1959年由乡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人民政府,1988年撤乡建镇改为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