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柴垛村 | 隶属:南莫镇 |
区划代码:320621112203 | 代码前6位:32062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苏F |
长途区号:0513 | 邮政编码:22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十三世纪中叶,曾有农民流落到本地,在一块比较高的柴草垛上定居下来,开荒种地,于是后人称此地为柴垛。1984年由海安县人民政府命名设立。
基本介绍:
柴垛村由原邓舍、双高、柴垛于2001年4月村级区划调整合并而成,地处南莫镇东北片,下辖28个村民小组,1128户,人口2870人,从事劳务输出劳动力800多人。村区城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0亩,2016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已经建成的353省道穿村而行,与正在建设的403省道相交叉,交通便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村共有党员1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贫困人口148名,其中五保户26,户低保户51户,一般贫困户23户,因病致贫为主要致贫原因。有村级卫生室1座,村医3名,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0%,新农合参保率98%。村里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少部分
历史沿革:
1958年建队时为柴垛大队;1959年5月,柴垛大队划为柴垛大队和邓舍大队;1961年,柴垛大队划分为高庄大队和柴垛大队;1981年3月,高庄大队改为双高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为双高村村民委员会、柴垛村村民委员会、邓舍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4月三村合并设立柴垛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柴垛村附近有南通珠算博物馆、海安江淮文化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万缘宝塔、广福禅寺、七星湖生态园等旅游景点,有海安河豚、海安桑蚕茧、海安大米、老坝港紫菜、海安糯米酒、海安禽蛋等特产,有海安红木雕刻、糯米陈酒酿制技艺、南通扎染技艺、海安九狮图、冰雪酒酿制技艺、海安面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