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锦屏镇 | 隶属:海州区 |
区划代码:320706100 | 代码前6位:320706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G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辖区面积:约52.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山社区 | ~001 | 主城区 | 因地处锦屏磷矿东山采矿场范围内,故名。2002年6月得名东山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原锦屏磷矿。2008年10月,移交锦屏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详细] |
中山社区 | ~002 | 主城区 | 因地处锦屏磷矿中心地段,故名。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
西山社区 | ~003 | 主城区 | 因位于锦屏磷矿矿区的西山采矿区,故名。1950年成锦屏磷矿服务公司,2004年11月得名西山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刘顶村 | ~200 | 城乡结合区 | 刘顶村地处于锦屏山凸部,历代以姓氏命名,村里刘姓居多,故名。…[详细] |
新海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取新浦、海州首字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新海大队。1983年改为新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李圩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该地历史曾有组别李氏较多,并有2道圩,故为小李圩,延续至今该村用李圩村命名。…[详细] |
桃花村 | ~203 | 主城区 | 因地处锦屏山南麓桃花涧,故名。1949年新中国设立时,属锦屏区管辖。1952年改属海州区管辖。1958年9月设立桃花大队,1983年改为桃花村村委员会…[详细] |
酒店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因有3户村民酿酒,后来开了一个大的酒坊,故名。…[详细] |
岗嘴村 | ~205 | 城乡结合区 | 因地处山岗嘴岔处,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岗嘴大队,1983年改为岗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狮树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很久以前,在现狮树村狮树庄北侧有一棵大槐树,直径0.8米。夏季雷雨期间,被雷电劈中,枝干上部折断,后期树形生长犹如一头狮子,故取名狮树。…[详细] |
陶湾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陶湾原名淘栗湾,位于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锦屏山东南麓,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详细] |
朐山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因历史曾为朐县,且位于青龙山下,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朐山大队。1983年改为朐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境内有山,景色秀丽,美如画屏,被康熙帝命名为“锦屏山”。1952年磷矿乡更名锦屏乡。1984年撤乡改锦屏镇。
基本介绍:
锦屏镇——连云港市近郊乡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地处北纬37°6′,东经119°09′,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风力3.5—4.2级、降雨量900mm,无霜期200天左右,日照率在50%以上。
锦屏镇镇域面积5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12平方公里,稻麦粮田23400亩,蔬菜10000亩,果树2000亩。山林面积12平方公里,大小山头10余座,最高海拔427.7米,市电视发射转播台设置该处。镇区内桃花涧风景游览区以素有“东方天书”之称的将军崖岩画和桃花涧旧石器遗址闻名遐迩。境内沟渠河道密布,公路铁路纵横,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西盐河和蔷薇河分别纵穿镇东、西两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锦屏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锦屏镇上榜。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锦屏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文化旅游:
桃花涧桃花涧源自锦屏山马耳峰。千回百转汇集成滔滔涧水流下南坡。这里峰峦峻秀,春来遍开桃花,因以为名,现已开辟为新的旅游景点。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颇具中国画的风味。景区的下面,
将军崖岩画镌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郊锦屏山马耳峰的西崖上。马耳峰西崖的形状为椭圆形,长22米、宽15米,面积约330米,表面稍凸,岩石呈黑色。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刻画在将军岩西崖的坡
锦屏磷矿旧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北500米处。锦屏磷矿是我国发现最早和开采历史最长的磷矿,被誉为江苏省化工行业的鼻祖,“全国化学矿山的摇篮”。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其前
刘志洲山宋金交战战场遗迹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和酒店村之间的刘志洲山、夹山、哑吧山。遗址有船画石刻7处,刻船20艘,船的尺寸在30—300厘米之间;有巨石垒成的戍守城垣,残长约500
刘志洲山石刻苑囿图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刘志洲山东南坡。石刻苑囿图刻在刘志洲山东南坡一块20米长的天然石壁上,现残存画面南北长6.3米,南部高0.6米,北部高1.6米,刻面约8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51年为磷矿乡。
1952年更名锦屏乡。
1958年9月改为锦屏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撤乡改置锦屏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