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淮安市 > 金湖县 > 闵桥镇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已撤销]

[移动版]
地名:闵桥镇隶属:金湖县
区划代码:320831102代码前6位:320831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苏H
长途区号:0517 邮政编码:223001
辖区面积:65.83平方公里

闵桥镇位于金湖县境东南部。东部、南部濒高邮湖,西界淮河入江水道,北界范坝河,连塔集镇。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相传为尧的故里。清代属高邮县昌平乡。民国年间,为高邮县第八区。1958年4月改属宝应县。同年9月成立闵桥人民公社。1984年析出横桥乡。2000年3月,撤乡并镇,兼并横桥乡。现辖闵桥、双庙、药王、太平、施尖、甫坝、金桥、小桥、横桥9个村及古镇、庙沟2个居委会。全镇73个村-组,8352户,23241人口(非农业人口4825人)。总面积65.83平方公里,耕地2594公顷,水面733公顷。政府驻闵桥集镇,在县城东南25公里处,镇区水陆交通便利,金闵公路与盐金国防公路短距相接,水路直达高邮市。

闵桥镇历史上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清道光年间的欣澹庵擅诊疑难重症,疗法卓越,医术超群,被世人称为“欣半仙”,名振苏皖。诊务之余,著有《四诊秘录》、《集试秘览》等书,光绪年间的欣哲夫遵循老师教诲,师古而不泥古,敢于探索,在高邮湖西行医,屡起沉疴,声誉鹊起,盛名40余年,撰有《欣哲夫医案医话》一书。

民国期间,镇域有寺庙10余所,因遭连年战祸,仅存西安寺、双庙寺、十方庵至今香火未断。这里受维扬文化的影响,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矿藏,特别是这里的秧歌小调和秧田锣鼓更是独树一帜,曾吸引许多人文墨客来此“采珠探宝”,许多外国留学生来此寻古探幽,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瑛曾率团来此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

由于紧傍美丽富饶的高邮湖,镇境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荷花荡”旅游风景区依托万亩荷藕种植优势,兴建了葡萄长廊、荷荡牌楼、荷花仙子、咏荷碑廊、曲桥观荷、风车木屋等20多个旅游景点,被江苏省旅游局评为“国家A-旅游风景区”,填补了淮安市乡村旅游景区的空白。

镇境为沿湖圩区,三面环湖,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地面高4.2~6.8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劳力充裕,集约化生产水平高。水产业和三禽养殖发展迅猛,除八大家鱼系列外,银鱼、鳝鱼、龙虾、甲鱼、螃蟹是这里的特产,古时即有“白臂菰浆剥黄珠,其厨到处是行厨,烩残二寸银丝滑,可抵鲜鱼入馔无”的美溢之辞。


以下地名与闵桥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