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河镇 | 隶属:宿城区 |
区划代码:321302103 | 代码前6位:32130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N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辖区面积:约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5万人 |
人口密度:7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朱大兴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朱瑞将军是我军炮兵创始人,解放战争时期而牺牲的最高将领,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百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48年牺牲与东北,毛泽东亲自写下:“朱…[详细] |
龙集社区 | ~002 | 村庄 | 传说现在的龙河镇,在历史上遭遇千年不遇的旱灾,地干如裂,庄稼枯黄,几近绝收。托塔天王李靖路过这个地方,目睹旱情后急回天宫向玉帝禀报。玉帝急下圣旨,令东…[详细] |
靳桥社区 | ~003 | 村庄 | 据传说:原来靳氏39世之前从山东省苟县迁到该地居住,当时人烟稀少,有一条河从西北至东南长年流水,阻隔交通,无法耕地,人员无法行走,结果姓靳人在河道上建…[详细] |
罗圩社区 | ~004 | 乡中心区 | 清代,地主罗席村在此筑圩防匪,后又立集兴市,故名。…[详细] |
将军里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以社区辖区内将军里小区命名,将军里小区是标志性景观建筑物。…[详细] |
夹河村 | ~200 | 村庄 | 据传200年前村民迁居此地,因处龙河与东小河之间得名夹河。…[详细] |
双蔡村 | ~201 | 村庄 | 据说,东圩先建,西圩后建,且都是由两家姓蔡创建的,后来的两圩合并,人们为了纪念两家创建圩子的祖先,就取名双蔡圩。…[详细] |
大罗村 | ~202 | 村庄 | 清朝时期罗圩罗姓地主在宿迁城南有大片土地,雇佣佃农种植,后佃户居住村庄得名罗庄,因罗姓在当时有钱有势,闻名乡里,村逐渐演化为大罗庄。…[详细] |
桥庄村 | ~203 | 村庄 | 据传在150年以前,因该村东有座石桥,得名桥庄,蔡建新祖父在清光绪年间由乱庄西北蔡梨园迁居桥庄,改名为守旺圩(守旺儿子出自孟子一书),后蔡建新父考取清…[详细] |
姚庄村 | ~204 | 村庄 | 大约200年前,有几户蔡姓的人家在村南盘窑烧砖,后众称窑庄;2001年因重名改为姚庄。…[详细] |
沈桥村 | ~205 | 村庄 | 据传250年前,沈姓迁居此处,村前有座石桥,故名。…[详细] |
陈圩村 | ~206 | 村庄 | 陈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挑沟村 | ~207 | 村庄 | 据传明朝时期,罗姓村民在村四周挑一道圩沟用于排水防匪,故名。…[详细] |
戚圩村 | ~208 | 村庄 | 300年前(清朝初期)戚姓在村四周挖沟筑土圩防匪,故名。…[详细] |
董王村 | ~209 | 村庄 | 据《宿迁县志》载:“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7年),董、王二姓的两家民间艺人自山西逃荒到宿迁境内,至龙河边落户安家,长期以卖艺为生,其将山…[详细] |
和平村 | ~210 | 村庄 | 据传此庄原属姓吴的小庄,后吴大脚卖给蔡姓,在庄西北有乱莹地,紧靠村庄,得名乱庄,1969年取其反义更名为和平。…[详细] |
祠堂村 | ~211 | 村庄 | 解放前姓陈家有老四房,盖一座祠堂以祭祀祖先,后人们便习惯称为祠堂庄。…[详细] |
联五村 | ~212 | 村庄 | 联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塘圩村 | ~213 | 村庄 | 清朝同治年间四方百姓来这挖沟筑圩,得名安艺圩,后来陈姓在此设立拳堂,教授武术,加之陈姓居多,又称陈堂圩,因“堂”与“塘“同音,人们习惯称陈堂圩为陈塘圩…[详细] |
长庄村 | ~214 | 村庄 | 长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武圩村 | ~215 | 村庄 | 大约在200年前(清乾隆年间),有武姓在村周围筑土圩防匪,故名。…[详细] |
郭庙村 | ~216 | 村庄 | 清朝时期郭姓在此修建堂庙纪念先祖,故名。…[详细] |
古西村 | ~217 | 村庄 | 该村位于古路村西部,故名。解放前为闸塘区三保乡第三、四、六保,解放初为古路村,1953年为古路高级社,1958年为古路大队,1980年从古路大队分出古…[详细] |
古路村 | ~218 | 村庄 | 古时村内有个老路墩标志物,该地一直以""古路墩""为庄名,后简称""古路""。村委会以所在地古路得名。…[详细] |
三胡村 | ~219 | 村庄 | 1789年有为胡姓从洋河逃荒到此地,依靠朱家为生,后生三子,生活日趋富裕,家庭成员逐渐增多,后人员和财势超越朱氏家族,当时人们称胡氏三兄弟居住的村庄为…[详细] |
秦祠村 | ~220 | 村庄 | 清朝时期秦姓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
平楼村 | ~221 | 村庄 | 1930年当地有地主武续平,为了防匪修建五间底砖,上面土墙结构的楼,众称武平楼,简称平楼;村以平楼得名。…[详细] |
地名由来:
由流经境内的河流“龙河”而得名。龙河:传说在历史上龙河镇遭遇千年不遇的旱灾、庄稼枯黄。托塔天王李靖路过这个地方,目睹旱情后急回天宫向玉帝禀报。玉帝急下圣旨,令东海一条水龙前去降雨救灾。相传水龙到达龙河镇境内时,落地翻身打滚,天空大雨倾盆,地面上便神奇地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致使当地庄稼复苏,从此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为感谢上苍恩泽,百姓就把这条长约10千米河道尊称为“龙河”。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龙河镇(蔬菜)榜上有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龙河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龙河镇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龙河镇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名单。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龙河镇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龙河镇上榜。
2014年7月,龙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5月,宿迁市市级重点中心镇名单公布,龙河镇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由流经境内的河流“龙河”而得名。建国前隶属泗宿县潘山区。后归宿迁县埠子镇,1958年成立龙河公社,1984年改龙河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距市区28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4.5万。徐宁公路穿境,徐洪河流经乡境。辖夹河、双蔡、陈大-庄、大新庄、桥庄、姚庄、朱王、朱大兴、龙集、陈楼、挑沟、沈桥、戚圩、董王、秦圩、大卢、和平、戚圩18个村委会。农业种植以粮棉为主,种养业以家禽养殖为主。鲜蛋、面粉、饼粕、毛条、地毯、烹调油等为主要出口产品。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之一朱瑞将军是龙河乡朱大兴村人。
文化旅游:
朱瑞故居与朱瑞纪念馆朱瑞将军是我军炮兵创始人,解放战争时期而牺牲的最高将领,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百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朱瑞故居位于将军里小区内,是我镇为纪念朱瑞将军,丰富小区内涵品
龙河镇位于宿城区西南苏皖两省结合部,西与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毗邻,西南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山头镇接壤,南与泗洪县归仁镇相连,素有“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之称。全镇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辖13个
历史沿革:
清朝,属宿迁县孝义乡。
民国,属宿迁县埠子市孝义乡。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属泗宿县潘山区。
解放后,属宿迁县埠子镇。
1956年,属埠子区。
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龙河、蔡圩、新生、戚圩等乡的部分村庄组成龙河乡[4]。
1958年,成立龙河人民公社。
1961年,受“文革”影响,龙河人民公社改称农河人民公社。
1981年,恢复龙河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乡村制,称龙河乡,属宿迁县领导。
1987年,撤销宿
朱瑞(1905-1948),朱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05年生,江苏宿迁人。早年积极参加进步。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