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阳县 > 三庄镇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三庄镇

[移动版]
地名:三庄镇隶属泗阳县
区划代码:321323111代码前6位:321323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苏N
长途区号:0527 邮政编码:223800
辖区面积:约113.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5万人
人口密度:约65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史集社区~001镇中心区
史姓地主开集市,而得名史家集,后更名为史集。…[详细]
孙李社区~002镇中心区
由原孙庄、李庄合并为孙李村,故而取二村名之一字而得名。…[详细]
滚坝社区~003镇中心区
由本地自然村滚小坝故而得名滚坝居民委员会。…[详细]
凌城社区~004镇中心区
因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封少于商为泗水国王,建都于凌城县,在村落附近,故而得名。…[详细]
双渡社区~005镇中心区
1958年在京杭运河上新设立渡口,且与原新渡村合并,故名。…[详细]
民主社区~006镇中心区
寓意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故而得名。…[详细]
程道社区~007镇中心区
曾有程氏曾在此设立渡口,又位于大道交叉处,故叫程道口,后慢慢相传为程道。…[详细]
姜桥社区~008镇中心区
因村内姓姜人口较多,村内有座标志性的大桥,故而得名姜桥村。…[详细]
红星社区~009镇中心区
因体现对祖国具有强烈热爱的意义,故而得名红星居民委员会。…[详细]
团结社区~010镇中心区
因当地成立互助会时有十几户率先成立互助组,为了寓意团结合作之意而得名。…[详细]
邵道社区~011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落以姓氏邵居多,所以得名。1958年设立邵道大队;1983年小公社撤销后更名为邵道社区居民委员会;2020年泗阳县部分行政区划变更时划分到三庄镇…[详细]
橡槐村~200村庄
橡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夫庙村~201村庄
明朝嘉靖年间,乡绅朱勋建夫子庙于此以供百姓祭拜,故而得名。…[详细]
杨圩村~202村庄
过去此地有一个土围子,杨姓宗族在此居住形成村落,故而得名。…[详细]
江渡村~203村庄
江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费渡村~204村庄
因此地曾有费姓人家在此设渡口摆渡为生,故而得名。…[详细]
王口村~205村庄
因该地王姓百姓居多,口口相传而得名。1958年设立王口大队;1983年更名为王口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原元东村合并成立新的王口村村民委员会,村部设…[详细]
尤圩村~206村庄
因过去有一尤姓人家,曾为官,家里所筑墙头圩子最高,故而得名尤圩。…[详细]
梨园村~207村庄
梨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黄徐村~208村庄
由此地黄姓和徐姓居民居多,所以得名黄徐。…[详细]
嵇集村~209村庄
因该地以嵇姓百姓为主形成集镇,故而得名。…[详细]
毕滩村~210村庄
因该地毕姓的宗族居多,所以得名。1958年设立毕滩大队;1983年更名为毕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旧称史三庄,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间),史姓地主三兄弟分居三处,此处为老三住地,后老三筑圩兴集,故名为史三庄,后称三庄。乡以集名,故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三庄镇行政区域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辖1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泗阳县辖乡。著名的“丁庄大菜”(金针菜)生产地。1957年设三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8万。宿(迁)泗(阳)公路穿境。辖团结、王李、橡树、槐树、夫庙、三朱、五老庄、黄徐、三李、杨圩、嵇集、双刘、江渡、毕庄、费渡、毕滩、邵道、朱官庄、王口、园东、尤圩、云庄、梨园、顾庄、三庄农场2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特产“丁庄大菜”(又名金针菜、黄花菜)。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三庄镇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名单。

文化旅游:

三庄墓群

三庄汉墓群是古泗水国的重要遗址,分布于东西2500米,南北7500米的范围内,计40余座。古墓坐落有序,并处南北同一轴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模不一,高低起伏,逶迤连绵。距泗水国王陵墓区南

历史沿革:

1950年,属穿城区公所,区公所设在史三庄后,改名为三庄。

1957年,设三庄乡。

1958年,改为三庄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三庄乡。

2020年7月,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变更泗阳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20〕65号)文件规定,原三庄乡被撤销,设立新的三庄镇,以原三庄乡的行政区域和原众兴镇的9个居委会区域为三庄镇行政区域。


还有1个地名与三庄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三庄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