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圩上桥镇 | 隶属:东乡区 |
区划代码:361003102 | 代码前6位:36100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F |
长途区号:0794 | 邮政编码:344000 |
辖区面积:约70.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魏家村 | ~200 | 镇中心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和初期均属南辽乡。1958年拨归红星综合垦殖场管辖,改为大队体制,以驻地命名。1969年红星下放县管后,拨回邓家人民公社管辖。1…[详细] |
大桥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和初期属军岭、南辽乡。1958年拨归红星垦殖场,改为大队体制,以驻地命名。1969年红星垦殖场下放县管后,划归邓家公社。1973…[详细] |
梧城源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镇梧城源村座落于圩上桥镇中南部,东与南山工业园相邻,呈狭长带分布在庐富公路东西两侧,全村有侯家、老嵇、前族、耦陂、涂坊、梧城…[详细] |
东岗村 | ~203 | 镇中心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军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店前乡辖地。1958年冬建立大队,因驻地东岗得名。1969年划归詹圩公社。1972年拨回店前公…[详细] |
陈揭村 | ~204 | 村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归南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军岭区朱家乡辖地。1958年建立大队,因驻陈揭得名。1969年划归邓家公社,改名永红大队。同…[详细] |
邮路头村 | ~205 | 村庄 | 因驻地在道路三叉路口处,原意为邮差道路的尽头,故名。…[详细] |
何家村 | ~206 | 村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南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军岭区朱家乡管辖。1958年冬成立大队,因驻地何家得名。1969年划归詹圩人民公社,并入永红大…[详细] |
富贵村 | ~207 | 村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南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军岭区富贵乡管辖。1958年冬建立富贵大队。1969年分别并入邓家公社红卫大队和东源公社上李大…[详细] |
后溪村 | ~208 | 村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军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军岭区丁碑乡辖地。1958年冬建立大队,因驻地后溪得名,属店前公社管辖。1968年划归邓家公社管…[详细] |
龙源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军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南辽乡管辖。1958年建立龙源大队。1969年改隶于邓家公社。1973年8月划回红星综合垦殖场…[详细] |
上黄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长寿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普安乡管辖,后改隶长林乡和南辽乡管辖。1958年划归红星垦殖场,改为大队体制。1969年拨…[详细] |
南辽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镇南辽村座落于圩上桥镇东部,紧邻东临一级公路和东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工业园,汝河从该村南部穿境而过。全村有下黄、双溪、古溪…[详细] |
红壤开发管委会生活区 | ~501 | 镇乡结合区 | 红壤开发管委会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畜牧小区管委会生活区 | ~502 | 镇乡结合区 | 畜牧小区管委会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红壤开发管理委员会第二生活区 | ~503 | 村庄 | 红壤开发管理委员会第二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据传临川艺人万国才,在此地捐资建桥,取名为“万富桥”。清雍正年间(1723~1735),朱氏从贵溪河口迁居于此,后随人口繁衍和迁居村民不断增多,辟集开市,遂将“万富桥”改名为“圩上桥”。
基本介绍:
圩上桥镇位于东乡县城郊,距县城6公里。原国家副主席王 震同志的第二故乡--红星企业集团就座落在该镇。2001年与店前乡合并建成新镇,全镇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辖有14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人口20928人,总耕地面积44395亩。1999年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后备镇。
圩上桥镇城区基础设施完善,浙赣铁路、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街道宽畅美观,2000米长、12米宽的水泥主道两边高楼磷次节比,绿树成荫;水电设施齐全,邮电通讯发达;教育卫生公益事业发展较快,镇医院环境优雅,医疗设备先进;风景宜人,秀丽的红苑公园以及电影院?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灯光球场、舞厅等
历史沿革:
1950年11月30日,县公安局在马房建立新东劳改农村(后更名为更新农村)。
1956年下半年更名为红星农场。
1957年12月,创建红星副渔综合垦殖场。
1958年8月1日,改名国营红星综合垦殖场。
同年11月,东乡县将辖区内的岭下、邓家、南辽3个乡25个农业社141个自然村划归红星垦殖场,成立红星人民公社,实行场社合一、政企合一。
1973年8月31日,邓家公社龙源、魏家、麻溪、南辽、艾家5个大队划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