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杜市镇 | 隶属:丰城市 |
区划代码:360981105 | 代码前6位:36098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赣C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2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杜市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杜市原名杜家围,明朝中后期有杜氏从丰城鹤村杜家迁此围园守墓种菜。清嘉庆十五年,杜墓三在此开市,定三、六、九为集市日,故名杜家围。…[详细] |
水口庙社区 | ~002 | 村庄 | 因地处水口庙前,故名。2015年元月成立杜市镇水口庙居民委员会,原是杜市居委会管辖,是从杜市居委会划出来的。…[详细] |
固庄村 | ~200 | 村庄 | 因固庄范家人口多与土地面积最大,以固庄命名。…[详细] |
徐家村 | ~201 | 村庄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淘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属淘沙、杜市乡。1950年徐家大队归斗溪乡管辖;1958年为莲塘、徐家二个大队,徐家…[详细] |
邹家村 | ~202 | 村庄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杜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属杜市、新华乡,1958年为邹家、澄源两大队,归淘沙公社管辖,1968年两大队并邹家…[详细] |
朱揭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原是三个大队组成,以所辖朱家、揭家二大村人多,是中心,大部分村民姓朱、姓揭得名。…[详细] |
茂溪村 | ~204 | 镇中心区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分属杜市乡、秀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杜市乡,1958年为红色大队,1961年分为红色、茂溪、官塘三个大队,19…[详细] |
田溪村 | ~205 | 村庄 | 意即座落于槎水溪上部的农田中的村委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瓘山乡,1950年叫田溪乡,归杜市六区管辖;1958年为田溪、土枧两个大队,1…[详细] |
南溪村 | ~206 | 村庄 | 意即位于槎水渠南部的村委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分属瓘山、杜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杜市乡。1958年为南溪、杨家二个大队。1958…[详细] |
兰溪村 | ~207 | 村庄 | 驻地附近有溪流名为兰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杜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光明乡。1950年叫范家大队,属光明乡管辖。1958年为光明…[详细] |
横岗村 | ~208 | 村庄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杜市乡,1950年开始建立乡政权,成立横岗乡;1958年为东湖、朱坪两个大队。1961年全县设区分社成立横岗公社;1…[详细] |
门前村 | ~209 | 村庄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杜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属长宁、横岗乡,1950年门前农会归横岗乡管,1958年分门前、程家两个大队。195…[详细] |
长宁村 | ~210 | 村庄 | 意即长久安宁,历求和谐之村民委员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分属杜市、上点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属长宁、雷埠乡。1950年,杜市建立乡政…[详细] |
口前村 | ~211 | 村庄 | 意即座落于坑头村,建于山坑口前面的村委会。…[详细] |
后岗村 | ~212 | 村庄 | 意即原大队驻地设立在后靠山岗上的村组织。…[详细] |
地名由来:
隋开皇元年(518)便有曾姓在此落户定居。明朝中后期,有杜氏从丰城鹤村杜家(今剑南街道华光杜家)迁此围园守墓种菜。另清嘉庆十五年(1810),杜荩三在此开市,并确定农历逢三、六、九日为集市日,以后逐渐形成集市,故名杜家围。
基本介绍:
杜市镇为明朝爱国将领邓子龙的故乡,位于丰城市东南部,距市区25公里,距京九铁路丰城北站15公里,丰抚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3万余名群众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力创建生态强镇。全镇农副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杜市冻米糖有800多年历史,丰城市冻米糖总厂生产的“子龙”牌冻米糖为省名牌产品畅销全国。骨干企业有丰城市荣丰活性炭有限公司和江西华丰运输有限公司,今年利税有望突破100万元。今年,又引进了福建省辉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生产绿色节能墙体材料。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境内江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投资2亿元,占地3000亩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杜市镇荣获第十一届“江西魅力乡镇十强”殊荣。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杜市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杜市镇历史悠久,隋开皇元年(518)便有曾姓在此落户定居。
原名杜家围,坐落在本镇东部朱揭村委会境内,位于槎水南岸的狗崽脑山脚下。
明朝中后期,有杜氏从丰城鹤村杜家(今剑南街道华光杜家)迁此围园守墓种菜。
由于地处丰城、樟树等地通往抚州、福建的交通要道,清嘉庆十五年(1810)杜荩三在此开市,并确定农历逢三、六、九日为集市日,以后逐渐形成集市,故名杜家围。
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