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西省 > 赣州市 > 会昌县 > 筠门岭镇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镇

[移动版]
地名:筠门岭镇隶属会昌县
区划代码:360733101代码前6位:360733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赣B
长途区号:0797 邮政编码:341000
辖区面积:约28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8万人
人口密度:约164人/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筠门岭镇交通路113号
下辖地区:2个社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东街社区~001镇中心区
东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西街社区~002镇中心区
西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门岭村~200镇中心区
因村子的东边有羊子寨和彭旱寨两峰耸立,恰如门户,山上又长有茂密的筠竹,缘此得名。1949年前属筠门岭镇第五保;1955年为筠门岭高级社;1957年设筠…[详细]
盘古村~201村庄
因此地地处在山隘处,地势险要,地形像磨盘而得“盘古”之名。盘古村1949年前属筠门岭区盘古乡。1949年后为盘古临时办事处;1951年为筠门岭区盘古乡…[详细]
龙头畲族村~202村庄
龙头畲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黄坌村~203村庄
因村四周多为黄泥土,晴天黄土飞扬,故名。1949年前属筠门岭区石螺乡;1961年黄坌大队属盘古公社;1964年属筠门岭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黄坌为村…[详细]
竹村村~204村庄
乾隆年间称为福村,因此处长有很多竹子,后人至今称为竹村。由原竹村与民范合并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竹村、民范均属筠门岭区羊角乡。1950年,竹村属…[详细]
湖塅村~205村庄
因村四面环山,屋场周围是一片田塅,中间形似一个小湖泊,故名。湖塅村1949年前属筠门岭区盘古乡湖塅保。1949年后属筠门岭区盘古办事处;1950年属盘…[详细]
元兴村~207村庄
因开基者名周元四,原名元四村,因“四”与“死”谐音,为避讳,改名元兴村。1949年前属筠门岭区羊角乡元兴、竹坝第二保;1950年属羊角乡元兴、竹坝第二…[详细]
羊角村~208村庄
此村三面环水,形如羊角,故名。羊角村1949年前为筠门岭区羊角乡羊角保。1949年后为筠门岭区羊角乡;1955年转羊角初级社,同年冬转为羊角高级社;1…[详细]
营坊村~209村庄
此村明清时原是羊角兵营的练兵场所,故原名“营盘”,立村后易名“营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筠门岭第九区管辖,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羊角公社营坊大队,…[详细]
竹子坝村~210村庄
因境内盛长竹子,故名竹子坝。竹子坝村1949年前属羊角乡第六保。1955年为筠园、筠众初级社,同年冬属营坊高级社;1958年成立竹子坝高级社;1959…[详细]
芙蓉村~211镇乡结合区
因此处盛长很多芙蓉树,故名。芙蓉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筠门岭镇第四保。1950年属胜利乡;1954年设芙蓉乡;1956年为芙蓉高级社;1960年设芙…[详细]
荣田村~212村庄
因此地稻田大都是冷水(锈)田,故名庸田,后谐音改现名。荣田村1949年前属筠门岭镇第四保。1950年属胜利乡;1952年属新胜乡;1954年属芙蓉乡;…[详细]
上增畲族村~213镇乡结合区
上增畲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黄埔村~214镇乡结合区
因此处多为黄泥土壤,原大队又驻扎在黄土垇,便取“黄”字与地名用字“埔”组合取名“黄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筠胜利乡,1956年属黄埔乡,1958年…[详细]
州场村~215镇中心区
因三面环水可建州立府之地,故而取名州场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州场乡,1956年设筠州高级社、车心高级社。1959年两地改设州场大队、车心大队,属筠…[详细]
石久村~216村庄
因村在开基时,得一石似狗状,故名石狗,后谐音为“石久”。石久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白埠乡。1953年属州场乡;1955年为筠石、筠久初级社;1956…[详细]
学子村~217村庄
因村前山岭呈白鹤状,故名“鹤子岭”,后谐音为“学子岭”村名逐取名“学子”。学子村1949年前属白埠乡。1953年属州场乡;1955年为筠学、筠子、筠木…[详细]
半照村~219村庄
因村处原长岭乡小照、大照中部,故名。半照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白埠乡。1955年为半照初级社,属周田半岗乡;同年冬与白埠、官厅合并设周五高级社;19…[详细]
白埠村~220村庄
处于湘河两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建有船只码头,船只起航,白帆扬起,一片白色,故取名白埠。白埠村由原白埠和官厅合并而成。1949年前,官厅、白埠均属白…[详细]
长岭村~221村庄
因此地山岭延伸很长,故名。长岭村1949年前夕属筠门岭镇羊角乡;1950年为长岭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0年属筠门岭公社长岭大队;1962年属…[详细]
下阳村~222村庄
村四周高山环抱,形成天然的城墙,太阳光下,村寨,屋舍鳞次栉比,宛然一座小城。因村处小溪的下方,与楠木村的上阳城对应,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筠门岭…[详细]
学形村~223村庄
据老一辈人说,该地方象似一只白鹤形状,故而取名“鹤形”,后当地口音鹤读成学,故而得名。学形村1949年后属筠门岭区小照乡,后属楠木乡;1958年属筠门…[详细]
楠木村~224村庄
因此处有很多楠木树,故而得名。1949年前属筠门岭区小照乡;1949年后成立楠木乡;1958年设楠木作业区;1959年设楠木大队隶属筠门岭公社;196…[详细]
大照村~225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小照公社,1956年小照公社大照村,1958年小照公社大照村,1963年,1970年长岭公社大照大队,1984年长岭乡大照村。2…[详细]
小照村~226村庄
因河道小而名,名小照。小照村由原小照和秀塅合并而成。1949年前至1950年,小照、秀塅均属小照乡。1958年小照、秀塅均属先锋公社小照作业区;196…[详细]
黄陂村~228村庄
据查1956年撤区并乡时我村行政机构驻扎在现在的黄陂小组,故而发展为村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白埠乡;1949年后期属长岭乡;1952年至1956年…[详细]

地名由来:

筠门岭,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曾叫“军门岭”。因盛长筠竹又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遂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改名为“筠门岭”。

汉仙岩
汉仙岩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筠门岭镇被授予第十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筠门岭镇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南部,武夷山脉西麓,赣江贡水上游。全镇地域面积29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2个),2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党员795人,有39个党支部,辖区内聚居着蓝姓和雷姓畲族人口1650人,长寿老人年龄高达103岁。全镇林地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4%,活立木蓄积26万立方米。已探明有莹石、石膏、锡、岩盐、高岭土、陶土等10多种矿产资源。该镇水电充裕,已建有羊子岩等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000千瓦。206国道、会(昌)武(平)省际公路穿镇而过,成为闽、粤、赣三省通衢之地。故有东汉驻兵、明代战场、清兵水寨、会寻安中心县委等胜迹,素有虔南第一山之称的汉仙岩

+查看详细筠门岭镇概况>>

文化旅游:

羊角水堡

羊角水堡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的会昌县 筠门岭镇(距县城56公里,东毗福建,南临广东,扼闽粤赣三省咽喉,为交通要冲)羊角堡村。该村距筠门岭10多公里,处湘水上游,紧邻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 羊角水

历史沿革:

1567年,设军门岭。

1644年,改名筠门岭。

1933年7月设门岭县苏维埃政府,下辖10个区苏维埃政府。

1940~1946年设特别区公署,直属宁都专署。

1949年8月设门岭区辖3个乡。

1950年3月,设区辖15个乡。

1952年设第九区驻门岭辖16乡。

1957年设区辖12个乡。

1958年设门岭人民公社。

1962年复设门岭区,辖5个公社。

1964年撤区复为门岭公社。

1983年易名筠门岭公社。

1984年

+查看详细筠门岭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筠门岭镇面积相当: